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太阳辐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珍 《重庆环境科学》1992,14(3):45-48,63
前言1989年12月15日至1990年1月15日,重庆"雾害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综合观测.本文根据珊瑚坝和广阳坝两个测点的辐射定时观测资料,对两地在雾日和无雾日的辐射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珊瑚坝作为重庆市区的代表点,广阳坝作为郊区的代表点.两个观测点均位于长江中心小岛,珊瑚坝海拔167m,测点下垫面以河沙、鹅卵石为主;广阳坝海拔187m,测点下垫面为沙质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礁群的大多数珊瑚死亡之后3年,对30m水深以浅珊瑚的侵蚀和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北部环礁15m水深以浅、中部和南部环礁>35m处的珊瑚差不多全部死亡.由于密集珊瑚丛的损失,一些礁体"表面"下降了1 5m.珊瑚的生物侵蚀情况严重,减少了三维礁体"结构"并形成松散的碎石.幼年珊瑚数量众多,尽管大部分是在侵蚀的或不稳定的基底上,并且稳定种较少.在15m的深度,礁体间鱼类丰度和多样性仍旧较高;依赖于珊瑚生存的物种减少,而一些食草动物和食碎屑动物则增加.一个新的海面温度(SST)数据集表明,平均SST自1950年以来升高了0.65℃.造成查戈斯珊瑚礁死亡的临界SST是29.9℃.  相似文献   

3.
<正>发表在Nature上的最新研究称全球气候变暖对大堡礁珊瑚的恢复能力造成破坏。?"2016-2017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大堡礁成年珊瑚罕见的大量死亡造成了新珊瑚着床数量下降89%"。这项独特的研究评估了2018年在极端高温压力下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中存活的  相似文献   

4.
速读     
正气候变化触发大堡礁白化澳大利亚标志性的大堡礁在近5年内经历了3次珊瑚白化。2020年的这次白化比之前的更严重,范围也更广。"2020年3月,我们从空中观测了1036个珊瑚礁来评估整个大堡礁这次珊瑚白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詹姆斯·库克大学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泰瑞·休斯教授说,"这是第一次严重的白化现象席卷  相似文献   

5.
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对海洋生物(包括珊瑚)健康产生危害,然而,目前有关微塑料对珊瑚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其造成影响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因此,选取海洋环境中常见的微塑料PA,对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进行7 d的微塑料暴露模拟实验,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塑料暴露不同时间对珊瑚共附生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α-多样性随微塑料暴露时间的变化先降低后上升,β-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分析皆表明:微塑料暴露引起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并且随着暴露时间不同,细菌群落组成也随之变化.共检测到49个门、 152个纲、 363个目、 634个科和1 390个属.在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在所有样品中都是优势类群,但在各样品的相对丰度不同;微塑料暴露使Proteobacteria、 Chloroflexi、 Firmicutes、 Actinobacteriota、 Bacteroidota和Acidobacteriota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Ralstonia、Acinetobacter和Delftia是微塑料暴露后珊瑚共附生细...  相似文献   

6.
惠婕 《世界环境》2021,(1):12-13
气象学家发现,全球范围内,大火的发生率是40年前的4倍,火势持续时间也比40年前要延长3个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强烈的暴雨袭击次数增加了70%. 国际"世界天气归因"项目发现,从2016年开始建模的5个极端天气事件中的4个,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有联系,包括太平洋中的珊瑚褪色,欧洲的春季暴雨,路易斯安那州的夏季洪水以及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1998年肯尼亚沿海珊瑚脱色事件后的珊瑚补充情况.2001年记录下了代表来自13科的31属石珊瑚的补充,在所有现场的优势科为杯形珊瑚科、滨珊瑚科和蜂巢珊瑚科.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1998年肯尼亚沿海珊瑚脱色事件后的珊瑚补充情况.2001年记录下了代表来自13科的31属石珊瑚的补充,在所有现场的优势科为杯形珊瑚科、滨珊瑚科和蜂巢珊瑚科.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当前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珊瑚中239+240Pu的研究现状,首次对已研究的10个珊瑚中239+240Pu比活度和240Pu/239Pu原子比值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并探讨了其来源和对环境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珊瑚中的239+240Pu主要来源于大气核试验的全球性沉降和太平洋核试验的近地局部沉降。岸礁和环礁珊瑚生长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其骨骼中239+240Pu比活度也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1952-1958年,太平洋大规模的核试验使得近地局部沉降的Pu核素成为海洋中珊瑚可富集Pu核素的主要来源。因此,珊瑚中239+240Pu比活度与全球大气Pu核素沉降有着不同的时间序列模式。太平洋珊瑚中239+240Pu比活度的时间序列(主峰时间为1954年)与大西洋珊瑚的时间序列(主峰时间为1964年)也不同。海洋珊瑚中的Pu核素可能对大尺度海水流动的方向、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大洋中潟湖海水小尺度的波动周期等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6至2009年采用断面监测法对三亚蜈支洲、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和西岛这5个区域的珊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东海、西岛、亚龙湾活珊瑚覆盖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死珊瑚覆盖率则逐渐升高。鹿回头活珊瑚覆盖率处于较低水平,团块状珊瑚优势度高于枝状珊瑚,群落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分析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包括海洋工程、生活污水排放、旅游活动造成了这些区域的珊瑚退化,但这些区域新生珊瑚的补充量相对较高,说明珊瑚生长的自然环境基本没有改变。只要控制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区域的珊瑚还具有恢复的可能性。蜈支洲活珊瑚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死珊瑚覆盖率较低,珊瑚补充量较高,分枝状珊瑚的优势度高,珊瑚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这说明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旅游活动可以促进珊瑚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2005~2006年三亚鹿回头珊瑚礁现状调查共记录石珊瑚13科24属69种,礁坪以滨珊瑚占绝对优势(重要值百分比>50%),礁坡以鹿角珊瑚最占优势(28.33%).Pielou、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均高于礁坪.对比历史资料发现近50 a来该岸段珊瑚礁呈衰退趋势:七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岸段珊瑚种类繁多、群落垂直分带,生物多样性较高;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礁坪已不见成片的活珊瑚,礁坡繁茂程度降低;20世纪90年代珊瑚种类虽仍比较丰富,但总体多样性下降;本次研究显示澄黄滨珊瑚已成为礁坪优势种,鹿角珊瑚在礁坡的优势度降低,物种多样性继续缩减.过度捕捞、大规模挖礁、海上和沿岸养殖等人类活动是造成该岸段珊瑚礁现有衰退的主要原凶,三亚河和近海上程建设带来的泥沙和污染物以及正向鹿回头扩展的潜水旅游可能是影响其发展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在广东徐闻海域采集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分解获得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温度、pH、盐度渐变单因子对照试验,观察其在环境因子渐变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三种珊瑚的骨骼密度平均值变化在(1.563~2.137)g/㎝3之间,差异显著(P0.05)。温度和pH梯度的变化对同一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显著(P0.05);盐度梯度的变化对同一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三种环境因子对不同规格珊瑚小穗间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获得最大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因子梯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pH和盐度比较一致,均为7.8和32.5;而温度差异较大,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为29.5℃,大管孔珊瑚最大的生长率为25℃,最大的组织延伸度为28~29.5℃。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珊瑚砂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及进展。对影响珊瑚砂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为高孔隙渗透性导致的内部结构筋腐蚀,以及珊瑚砂自身强度较低。针对以上两方面,重点总结了珊瑚砂混凝土用加强筋材料及珊瑚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珊瑚砂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分析结果可为珊瑚砂制备混凝土在远海岛礁建设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海洋中,八射珊瑚相当繁盛,研究也较详,但其化石并不多见:在古生代,是否有八射珊瑚化石尚有争议;公认的八射珊瑚化石首见于中生代,但只国外有零星报道,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八射珊瑚化石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70年代初,笔者于西秦岭中泥盆统上部的Stringocephalus层顶板中,采得一块构造罕见的化石标本,根据其构造特征(见下文),命名为海绵管珊瑚属Spongopora。稍后,西安地矿所晚古生代地层组又于该属模式种产地之西约10公里的较低层位上(相当于艾菲尔阶)采到该属另一个种的标本。当时笔者初步研究后,认为其与八射珊瑚亚纲的笙珊瑚属Tubipora Linnaeus颇为相似。但后者首见于新第三纪,两者的地质时代相  相似文献   

15.
利用ICP-MS测定了永兴岛4种珊瑚骨骼中重金属Cd、Zn、Cu、Ni、Mn的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珊瑚骨骼,永兴岛珊瑚骨骼中Zn、Mn、Cu的污染比较严重,Ni与Cd的污染较轻。重金属在珊瑚骨骼中的浓度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ZnNiMnCuCd。重金属Cd在不同珊瑚种类间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余4种重金属种间差异不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珊瑚骨骼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船舶侵蚀以及生活污水、岩石自然矿化溶出、大气沉降。珊瑚对重金属具有富集效应,帛琉蜂巢珊瑚(Favia palauensis)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ZnMnNiCdCu,其余3种珊瑚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ZnMnCdNiCu。  相似文献   

16.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4,(1):6-6
<正>《自然》2014年1月2日夏威夷深海金珊瑚《自然》杂志本期封面展示了潜水器一次下潜过程中获得的夏威夷深海金珊瑚及其生活环境图景。这种珊瑚是一种非常长寿的物种,甚至能活数千年。它们会将下沉的浮游植物和其他微小颗粒转化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珊瑚骨架,因此在其数千年漫长的生命周期中能提供一个独特的地球化学时间序列。因为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初级生产力在最近几十年有所提高,尽管营养供应下降了。研究者利用来自金珊瑚  相似文献   

17.
富营养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最新文献,综述了富营养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这些进展主要包括:(1)对珊瑚生长及其共生虫黄藻的影响(如对珊瑚钙化作用、组织生长、虫黄藻的密度及其光合作用等的影响);(2)对珊瑚繁殖和补充的影响(包括对珊瑚的生育、受精、胚胎和幼虫的发展及其幼虫的附着等的影响);(3)对珊瑚疾病的影响(如对白化现象、疾病的易感性和病菌的适应性等的影响);(4)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如刺激造礁藻的生长或者促进珊瑚礁不常见的营养性藻类变成优势种)。同时指出了一些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包括(1)珊瑚共生系对富营养化的长期性响应机制;(2)结合同位素技术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外部富营养化对珊瑚共生系碳、氮循环的影响;(3)富营养化对珊瑚繁殖和补充不同阶段的影响机制;(4)加强珊瑚病毒细菌的种类、结构研究,从基因这个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富营养化对珊瑚疾病的影响机制;(5)富营养化与草食动物对珊瑚礁群落结构产生的耦合效应研究;(6)指示珊瑚礁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生物化学指标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浅水珊瑚受到海岸排放污水中日益增加的洗涤剂的威胁。本文旨在探究洗涤剂主成分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对近海软珊瑚的影响,实验将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 )与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急性暴露于不同浓度的LAS和AEO环境中,测定在此过程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部分关键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LAS环境胁迫下,珊瑚Chl a含量在高浓度LAS环境下显著升高,不同LAS浓度下两种软珊瑚的SOD与CAT活性均显著升高,GST与AKP活性受LAS环境影响不明显。AEO环境胁迫下,两种软珊瑚的CAT活性均显著升高,高浓度的AEO环境对两种软珊瑚的叶绿素含量与GST活性影响显著。说明LAS与AOE对两种软珊瑚抗氧化功能产生影响,本实验为研究洗涤剂对珊瑚礁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涠洲岛珊瑚礁分布特征与环境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年来对涠洲岛珊瑚礁所观测的资料,初步研究了该岛珊瑚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珊瑚礁的形成及发育过程,并提出了涠洲岛珊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ENN精粹     
正亚热带珊瑚如何应对寒冷?Enn环境新闻精粹2018年5月23日研究发现,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珊瑚可以调节其内部化学物质,从而促进自身在低温下生长。该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是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报告指出,海洋变暖可能不会促使亚热带珊瑚礁珊瑚在较冷(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