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定地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明确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和框架,积极兑现承诺、加强合作,与各国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气候投融资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气候投融资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为持续有序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我国需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标准体系,助力"一带一路"绿色低  相似文献   

2.
葛慧  廖原  杨林  白红春 《环境保护》2022,(15):18-20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目前国际最重要、最紧迫的议题之一。气候投融资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在支持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碳市场是气候投融资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为参与碳市场交易企业低碳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碳价作为碳市场的关键要素,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融资过程中进行风险和收益评估的基础要素。本文通过分析碳价对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及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进而研判碳价对气候投融资资金流向的影响,提出形成合理有效的碳价格预期、推动碳价融入投融资决策过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轶颋 《环境保护》2023,(Z1):38-41
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在23个地区开展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构建促进气候投融资的创新协同政策体系是开展试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建议从以目标为导向制订低碳发展规划、以战略为导向打造低碳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以特色为导向布局低碳产业和产业集群、以精准为导向推出促进气候融资的金融政策、以效率为导向运用好财政政策和公共资金、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组合、以质量为导向建立气候项目产融对接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气候投融资相关地方立法、以投资者为导向优化气候投融资的营商环境、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气候投融资评价体系、以规范为导向提升气候信息披露水平等方面发挥政策对气候投融资的引领作用、激励作用、服务作用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高 《环境保护》2022,(15):15-17
气候投融资工作既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具体抓手,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工作举措。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应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积累经验,推动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做好气候投融资试点,需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即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突出重点、坚持协同推进;三个统一,即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任务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的统一、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的统一;一个观念,即全局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切,以投融资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为切入点,推动投融资决策中气候影响管理的主流化和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梳理并对比分析了国际相关机构在气候投融资活动中气候影响管理的实践路径和工具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现状,探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气候投融资活动中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为加强黄河生态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11月7日,主题为"构建共谋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在济南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解振华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是做好"水资源保护"这篇大文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绿色低碳转型。我刊特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启动地方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探索构建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是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基础,也是气候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核心。本研究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市场和价格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地方层面现有的气候投融资政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明确重点支持领域,构建更加稳定的气候投融资财政支持机制;推进绿色税收制度改革,探索地方税收优惠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协同利用价格机制减污降碳;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加速器作用,探索地方低碳转型支持模式;强化政策协同,构建高效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是我国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深化开发区绿色低碳改革创新,对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导向及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按照“双碳”新要求、新部署,着力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强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的综合性,建立健全开发区产业绿色准入和绿色激励机制,形成支撑绿色低碳转型的投融资机制,建立绿色低碳发展考核机制,以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开发区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是重要举措之一。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电力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地位与要求,分析了东京电力公司、西班牙国家电力公司等国际电力企业的气候投融资实践;面向国内,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气候投融资实践;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电力企业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提出明确定位、制订战略、创新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萍 《环境保护》2023,(13):62-63
<正>推进黄河流域山东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保护黄河、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3,(23):60
11月28-29日,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熙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论坛涵盖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碳交易、适应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5个方向,包括华沙会议后的气候谈判与国际合作、中国低碳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与低碳发展示范行动、中国碳交易元年、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建设等11个分论坛。本次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北京市  相似文献   

12.
气候金融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所出现的金融解决方案,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趋势。文中主要就气候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研究指出,从全球来看,气候金融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而形成,也必将伴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深入而发展。气候变化减缓化、适应化和气候友好技术市场化将是气候金融支持的三大领域。未来10年是中国气候金融业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碳强度减排的投融资需求肯定超过"十二五"期间投融资规模;如果考虑到气候变化适应化的投融资需要,资金规模将会更大。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也是气候金融发展的良好机遇。总而言之气候金融日益发展和壮大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过程中的大趋势。相关金融机构和综合决策部门需要顺应这一大趋势,开拓金融可持续发展思路,创新金融政策和工具,服务发展绿色经济,服务建设环境友好、气候友好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气候工作基金会(Climate Works Foundation,简称“CWF”)是一家全球性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公益慈善力量助力解决气候危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工作基金会于2008年3月26日在美国注册成立,总部位于旧金山市。自成立以来,气候工作基金会已向全球50多个国家750多家组织提供了超过13亿美元的慈善捐款,用以推动这些地区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中国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进程中的重要战略伙伴,也是气候工作基金会关注的重要国家。目前,气候工作基金会正在积极筹备中国办公室组建。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3,(2):64
2013年1月10日,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3)》在北京发布。该报告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完成,对中国低碳发展的政策执行和制度创新进行了全面评估、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中国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帮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已经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为加快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从绿色金融试验区主要经验着手,关注气候投融资试点的自身特性,从试点选取、试点内容、试点工具创新、标准体系建设、国际共识等方面提出绿色金融试验区经验对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开展的启示,创设出特点鲜明、针对性强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三五"是我国推动绿色转型的窗口机遇期,如何在环境与发展的新常态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促进绿色增长是未来一段时期的迫切任务。近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绿色增长研讨会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2014年年会,旨在就我国绿色增长存在的机遇、挑战和优先领域进行研讨,为"十三五"期间的绿色增长战略与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7,45(12)
正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将环保、节能、低碳作为投融资决策的考虑依据,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推动经济社会和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目标;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  相似文献   

18.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成为我国第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本文分析了武汉市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结合发展现状与实施情况,从资金来源、重点投资领域、政策支持方向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武汉市气候投融资试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将稳定性更强的气候投融资财政支持机制建立起来;二是明确政策支持方向,为市场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三是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对与气候投融资要求相符的项目清单做出清晰界定;四是明确配套工作机制,做好气候投融资创新的风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环境》2019,(8)
<正>"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中强调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黄河流域下游省份之一,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明确要求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山东省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