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六七十年代环境法概况兼完善我国环境法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环境法包括联邦、州与地方的法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对这些法规的解释和实施这些法规的司法判决。对美国六七十年代环境法状况作了介绍,并分析了这期间美国环境法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如在环境诉讼中对原告举证要求过高、环境管理权分散且地方性强等。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的党和国家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知识教育之际,本刊特开辟“国外环境法规”一栏,以期能向环保战线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干部,介绍国外环境立法和环境司法情况,从而探索一下从环境法的控制技术一面来达到改善环境面貌,创造优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尝试,欢迎广大读、译者踊跃投稿,把这栏的内容办得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学对环境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谦 《环境保护》2003,(11):4-6,16
环境问题的出现带来环境法和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在环境法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中,环境科学揭示的规律构成环境法的科学基础,无论是环境立法,还是环境行政执法以及环境司法,环境科学都将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瑞林     
正金瑞林教授(1931年-2011年),是中国环境法学科的奠基人、环境法学术研究的拓荒者、环境法领域杰出人才的培养者以及中国环境法制的推动者。1959年金瑞林教授以全优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7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牵头起草我国首部环保法草案,时年46岁的金瑞林教授参加立法,从此他与环境法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法学教育在中国的法学院  相似文献   

5.
美国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谦 《世界环境》1999,(3):17-18
公众参与原则是目前各国环境法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原则。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宣言》明确提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应当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度”。美国环境法在很多方面都是走在世界前列,其中普遍规定在各种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公民诉讼条款更是美国环境法的一大特色。该制度赋予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揭发企业违反法定环保义务或督促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积极执法,是公众参与原则在立法上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对美国环境法上的该…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的中国环境法的发展与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包括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和约翰内斯堡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在内的重大国际环保活动或重要国际环境会议,无不对中国环境法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其环境法的发展与成就对推进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立斌  张霞 《城市环境》2002,16(5):27-28
章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环境法体系,指出现行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实施和执行存在的问题,整体体系存在的问题,环保制度和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2,(13):58
6月28—29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环境司法论坛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环境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论坛开幕式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顾问吕克勤主持,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致开幕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曾晓东对首届环境司法论坛的成功举办做了充分肯定,同时,他指出本次论坛的重要时代意义:进一步呼唤  相似文献   

9.
当代环境法的全球化和趋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市场和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国环境法之间以及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日益增强,国内环境法因越来越多地吸收国际环境法规范而出现了国内环境法国际化的现象,国际环境条约因越来越多地吸收传统上由国内环境法规调整的内容而出现了国际环境法国内化的现象,各国环境法因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日趋加强而出现了相互协调的现象。本文将上述现象,简称为当代环境法的全球化和趋同化。在可持续发展时期环境法的全球化、趋同化趋势,有着深刻的世界历史背景。目前,许多有关人类共同未来和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已超越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环境法体系存在的缺陷,介绍了我国在环境立法体系、环境权利体系和环境立法体例的不断完善,提出了环境法建设中应把握的合理尺度.  相似文献   

11.
现行环境法律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正东 《环境》2001,(10):20-21
一、现行环境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环境法的实施和执行上看,我国环境法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性".首先,我国的环境法多为"主体法",未涉及到"行为法",注重"实体法",涉及到程序法方面偏少,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具体.其次,法治不健全,在众多的环境民事责任中,绝大部分都靠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来解决问题,很少用司法手段来解决,司法机制不明朗.第三,对环境执法的规定不够具体,由于过多的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这样弹性大,操作性不强,在执法中容易走样,常常出现"相同案件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很好的让行政手段处于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限制下,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3,(15):75
2013年7月20—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第三届环境司法论坛在贵阳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共同主办,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国内外的环境法学专家、法官、律师约100人出席了论坛。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在致辞中说,环境司法要起到保障和保驾护航作用,严格执法,发挥司  相似文献   

13.
郭伟 《城市环境》2002,16(4):33-35,32
通过研究公共利益观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公共利益观较生态中心主义更适于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环境行政机关的失职是对公共利益的直接损害,公民环境权应服从公共利益等观点,探讨了公益论作为环境法基础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市场和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国环境法之间以及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日益增强,各国环境法因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日趋加强而出现了相互协调的现象。本文将这类现象,简称为当代环境法的“趋同化”。当代环境法的趋同化体现在环境法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表现是:强调只有一个地球的观点,承认环境问题的公害性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性,重视环境一体化或人类环境综合性的思想,突出共同关心环境问题、环境法的公益性和国际环境合作;强调和促进国际环境条约之间、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之间、各国环境法之间的协调,提倡各国自愿采纳国际通用的环境标准;遵循某些共同的环境法原则,采取某些共同的环境法律措施,建立某些共同的环境法制度;在环境法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环境工程》2012,30(5):38
<正>第二届环境司法论坛2012年6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国家法官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此次论坛采用高端讲坛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共分为三个专题论坛,即"社会管理创新与能动司法"、"环境能动司法的现状与问题"、"环境能动司法的完善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栏目题目作者期次{页码环境管理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试论我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上海钢渣综合利用途径探i寸加强区域环境规划,提高环保管理水一平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综合治理,加强监督管理,更富有创造性地搞好环保工作环境法中行政处阴形式的探讨山东农业环境保护战略问题关于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大恻环境科研项日的管理模式探讨夕艾国环境法比较(一)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及;.万地的可能途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吸的法律保证土海f业废水处理设施效益分析六国环境法比较(二)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的…  相似文献   

17.
纪念6·5环境日隆重推出系列图书、录像带图书《21世纪不是梦》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普读物,由徐刚编著。该书文词隽永,语霎秀丽,用散文的形式,诗的语言,将环保知识溶于行云流水之中,给人以启迪。该书定价6.5元。邮购加汇元邮寄费。录像片《臭氧层的忧思》...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环境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理论基础、主要诉讼类型、主要救济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美国环境公共利益司法保护制度建立在公共信托、私人检察总长、环境法私人实施、环境权以及公妨害理论基础之上。主要形成了公民诉讼、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环境行政行为司法审查以及公妨害诉讼四种诉讼类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四种有特色的救济方式——禁止令、民事罚金、和解协议以及附加环境协议。通过上述分析为我国环境公共利益司法保护提供借鉴:尊重司法与行政的分工;探索建立针对环境保护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强化环境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建立专门的环境基金制度及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多元化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生态环境立法活动极其活跃。与此同时,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立法及司法解释等也变动较大。本文着眼于提高环境法执行效率,为达到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就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衔接、生态环境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衔接、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司法证据的衔接等方面的若干重要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13,(14):57
7月7—10日,由重庆大学、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环境法学院、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主办,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承办的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全球环境法教学与研究高级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提升中国环境法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共同推动环境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