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垃圾单组分(蛋白类和糖类)厌氧降解初期的产气动态规律和恶臭特征。结果表明,糖类物料厌氧降解的累积产气量大于蛋白类物料,各物料的气体排放动态曲线不同,酪蛋白和淀粉物料呈现Monod型曲线,而纤维素物料呈现2次Monod型曲线;蛋白类物料降解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更丰富,且动态变化曲线有多种形式:硫化氢、磷化氢和硫8的浓度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聚硫醚浓度曲线呈S型,挥发性脂肪酸(VFAs)呈Monod型曲线;臭气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蛋白类物料产生的臭气强度高于糖类物料。单组分垃圾产气规律和恶臭特征的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恶臭原位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市的售后公房、高层公寓、商业酒店、别墅、办公与公寓混合楼宇、高档小区、菜场、农村和低密度小区内垃圾箱房开展臭气浓度、含硫化合物、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获取了上海市典型垃圾箱房恶臭气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垃圾箱房内外臭气浓度总体接近,箱房内略高于箱房外,且箱房内臭气浓度均超过了上海市《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非工业区周界监控点臭气浓度限值(10);垃圾投放时间和收运时间对垃圾箱房内臭气浓度及恶臭气体组分日变化有重要影响;含硫化合物在所有垃圾箱房内均有检出,其中甲硫醇是未来垃圾箱房恶臭控制的首要关注污染物。配备就地生化机的垃圾箱房应做好必要的除臭措施,管理部门应提高郊区的垃圾箱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基于关键致臭物质浓度的臭气浓度预测模型,评价了关键致臭物质的愉悦度。2016年6—7月,在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共检出挥发性有机物59种,其中硫化物的质量分数最大。通过气味活度筛选出关键致臭物质为硫化氢和甲硫醇。由硫化氢、甲硫醇的气味活度(分别记为OVA_1、OVA_2)预测臭气指数(N)的模型为N=1.68OVA_1-0.89OVA_2。硫化氢和甲硫醇的愉悦度与臭气指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由此得到10.50mg/L硫化氢和9.93mg/L甲硫醇的可接受臭气浓度分别为15、19倍。  相似文献   

4.
对磷矿石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反应器净化挥发性脂肪酸臭气的净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空床停留时间、进气浓度和进气体积负荷等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在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停留时间越长,废气的净化效果越好。进气浓度控制在205.80~677.40 mg·m-3的条件下,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97 s时,废气所获得的净化效率为99%;停留时间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反应器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净化效果随进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空床停留时间65~97 s条件下,臭气的进气浓度为224.29 mg·m-3时,去除率达到100%;臭气进气浓度增至1 345.71 mg·m-3时,去除率降到98.60%;当臭气浓度进一步增至4 934.29 mg·m~(-3)时,去除率降至67.40%;在停留时间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废气的净化效率随进气的体积负荷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空床停留时间65~97 s条件下,当臭气的体积负荷为3.14g·(m3·h)-1时,去除率约为99.20%。当体积负荷增至18.08 g·(m~3·h)~(-1),去除率降到97.6%。当进气体积负荷继续增至39.25 g·(m~3·h)-1时,去除率降到89.25%。总之,磷矿石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填料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系统臭气污染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臭气来源和特征的分析 ,系统地阐述臭气产生的原因和测定、处理方法 ,指出对臭气控制是今后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系统臭气污染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臭气来源和特征的分析,系统地阐述臭气产生的原因和测定、处理方法,指出对臭气控制是今后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成分及产量.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结合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产生臭气的新技术--腐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简介:氨与苯酚及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催化,可生成兰色的靛酚,颜色的强度与氨浓度成比例,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钙、镁及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可用EDTA掩蔽消除。测定范围为0.01—0.5毫克/升氨氮。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酸度计 (3)恒温水浴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成分及产量。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现状。结合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际,重点介绍了一种不产生臭气的新技术——腐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产生恶臭气体并因此导致空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臭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处理.阐述了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成分、浓度及分布特点,分析了生物除臭技术的4个关键影响因素(微生物、营养液、pH和填料),并结合影响因素剖析了3个工程应用典型案例,总结了生...  相似文献   

11.
在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工艺段设置采样点,采用在线监测仪,检测空气中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明确主要恶臭物质和排放源,研究恶臭及VOC在不同季节的逸散特征。结果表明,恶臭和VOC的排放主要集中在进水区,浓度与进水水质相关。粗格栅间是主要的恶臭源,其恶臭、TVOC、硫化物和胺类的浓度分别为3 458.54~5 028.03OU、120~221 mg/m3、253~464 mg/m3和15~36 mg/m3,占各个监测点浓度总量的80.6%、93%、90%和89%。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氢和氨,其浓度对应的臭气强度超过4级。恶臭与VOC的排放呈现季节变化,夏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冬季。相关性分析显示,恶臭浓度与TVOC、硫化物、胺类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在以焦炭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对挥发性脂肪酸臭气的处理研究中考察了空床停留时间、臭气浓度、体积负荷以及进气温度等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床停留时间较长时对臭气降解有利。在停留时间超过97 s时,能实现完全降解;此外,净化率随臭气浓度和体积负荷的不断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臭气浓度为24.29 mg/m3即臭气的体积负荷为3 g/(m3·h)时,去除率约为96%;当臭气浓度增至1 345.74 mg/m3即体积负荷增至18 g/(m3·h),去除率达100%;然而,当臭气浓度增至4 934.38 mg/m3即体积负荷增至66 g/(m3·h)时,去除率降至73.1%。另外,进气温度对净化率也有一定程度影响。当进气温度较低时,净化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环保政策极其关注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排放并制定了排放标准。本实验依托3个并联的中试生物滴滤塔对污水提升泵站的H2S臭气展开研究,考察不同H2S进气负荷、停留时间、压降和填料填装方式(竹炭-陶粒分层填装、完全混合及全竹炭填装)等因素对H2S去除率的影响。对生物滴滤塔的出气浓度、滤出液p H、SO2-4离子等进行测试分析,建立传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在停留时间为25 s连续进气条件下,考察进气负荷在0.59~5.00 g H2S/(m3·h)范围内生物滴滤塔对H2S臭气的去除表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生物滴滤塔的去除率(RE)都维持在98%以上,而且出气浓度达到厂界废气排放三级标准;相较于完全混合填装方式,分层填装在去除H2S臭气时略显优势。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生物滴滤塔的去除表现,表观半饱和常数Ks和最大表观去除速率Vm分别为5.92 m L/m3和5.84 g H2S/(m3·h)。  相似文献   

14.
将万州区牌楼段的长江水与金属离子混合,通过测定荧光光谱得出,在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较低(1.0×10-7 mg/mL)时,长江水中的腐殖质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而使荧光强度降低,而在更高浓度时,则由于吸附/解吸作用而使荧光强度增强.三维荧光谱图的测定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浓度的大小决定了其与腐殖质的基团反应类型.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方法采用充填1ml二甲基甲酰胺的吸收管吸收采集大气中的多氯联苯,经石油醚(或正己烷)萃取浓缩后,以GC-ECD对浓缩液进行分析,采用PCB_3特征峰进行定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六六六等农药对特征峰的测定无干扰,对大多单一PCB_3污染气体样品,可免去碱解、色谱管预分离等麻烦的前处理操作。采气体积为1201时,方法检出限可达2×10~(-3)g/m~3,本方法适用于污染源及污染区域环境空气中PCB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将电镀污泥作为混合材料掺到水泥中,取代部分水泥熟料制备电镀污泥基胶凝材料。测定了胶凝材料试样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流动度、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同时分析胶凝材料试样的微观水化性能与累积孔体积,测定了胶凝材料的重金属浸出浓度。结果表明,在电镀污泥掺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时,制备的胶凝材料试样强度达到《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的52.5R级水泥强度标准;在掺量为1.5%、2.5%时,制备的胶凝材料试样强度达到GB 175—2007规定的42.5R级水泥强度标准,且重金属浸出浓度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要求。微观测试表明,电镀污泥的掺入使得水化放热总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分别应用管式炉反应器和热重分析手段对印刷线路板废弃物的热解行为和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管式炉中,研究不同的热解温度:700~950℃,对产物分布和气体成分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B热解气体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2,气体的热值较低,仅为2.09~5.41 MJ/m3,PCB不适合以气体产物为目标的能源利用方式.应用Friedman方法对PCB的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得PCB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分别是:表观活化能190.92 kJ/mol,反应级数5.97,指前因子lnA47.14 min-1.  相似文献   

18.
复合微生物菌剂强化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生活垃圾的接种堆肥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反应器出口O2、CO2与H2S气体浓度及对堆肥样品扫描电镜照片分析,比较了3个接种组与1个对照组中堆料中微生物总数变化、种群结构演替及堆肥腐熟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成分为:生活垃圾/成熟堆肥=80/20,有机物约为60%,初始含水率为55%,初始C/N-30时,对于不同接种量的复合微生物接种系统堆料中分别接种0.2%、0.3%、0.5%(质量百分含量),与加入0.3%灭活菌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堆肥系统不仅微生物总数高于对照组,而且其种群结构合理,能明显提高堆肥效率,有效控制臭气的产生,提高堆肥腐熟度。  相似文献   

19.
汽车排出气中的氮氧化物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排出气中包含着多种成分,因发动机的种类及运转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一般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N_2,O_2,H_2,CO_2,H_2O等无害成分;另一类是NO_2,HC,CO,SO_2微粒,臭气等对人体有害成分。世界各国,尤  相似文献   

20.
土壤生物过滤去除畜禽养殖臭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土壤生物过滤去除畜禽养殖臭气,旨在为土壤生物滤体除臭装置主要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及其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建立能同时进行多个处理的生物过滤除臭实验装置,分析影响土壤生物过滤法除臭效果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活性滤料组合草腐土75%,珍珠岩20%,黑炭5%,滤层高度1 000 mm,滤料表面负荷18 m3/(m2.h),滤料湿度55%的条件下,主要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释放物NH3、CH4、H2S和CO2去除率>95%,CO和NO2去除率>85%,与畜禽臭气共同扩散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物(TSP)去除率>95%,系统排出气体的臭气浓度7.5~8.0,均符合达标排放要求。系统加湿策略应控制滤料湿度(52±3)%,不会出现气道"短路"现象,除臭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