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板材弯曲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外表面的切向拉伸变形程度最大,当外表面的变形程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时,板料就会破裂。板料弯曲时的极限变形程度可用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来描述。通过对板料弯曲变形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几种近似计算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此文阐述了对小弯曲半径管坯弯曲首先应进行工艺计算,如延伸率、强度计算等。然后选择合理工艺方案,以建立合理应力状态,提高材料塑性为目的。尤其应合理选择填充物。此文推荐采用低熔点合金作为填充物及全封闭挤压弯曲工艺。此文提供及推导了系列计算公式供计算工艺参数时参考。此文最后展望了小弯曲半径管坯弯曲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实际工作中 ,常常会发现有的弯曲件经模具弯曲后的实际尺寸与预先计算的展开料尺寸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 ,从中性层弯曲半径的计算公式及中性层的位移、几种弯曲工艺方案的比较和不同弯曲模具结构的选择等方面 ,分析了造成这种偏差、影响弯曲件展开料尺寸计算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管材制件在弯曲半径很小的情况下进行弯曲,极易发生凹瘪甚至破裂,此文介绍了一种成功的冷态弯曲模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河冰三点弯曲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河冰弯曲试验的试验方法,分析了河冰弯曲破坏的机理,提出了河冰弯曲破理论,给出黄河冰三点弯曲强度试验结果,分析了应力速率和冰温对弯曲强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冰三点弯曲强度随应力速率的增加呈马鞍型分布,随冰温的降低出现极值,在T=-1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弯曲线不重合且其精度要求较高的V形件的弯曲,是一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顶板侧壁的斜面,迫使下模框内摆块转动,从而克服工件回弹,并确保弯曲精度的V形弯曲模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U形弯曲件的回弹是弯曲工艺研究的重要课题,此文从分析引起弯曲回弹的有关因素入手,提出了控制回弹的措施和相应的模具结构及其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 -DYNA ,对于圆形钢管的弯曲加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圆管弯曲加工模型是常见的回转引伸弯曲加工方式 ,并在分析模型中考虑了阻止钢管在弯曲加工过程中起皱和截面扁平化的芯轴 ,以及为了防止钢管弯曲的外侧的壁厚过分减薄在钢管的末端加上压力。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管壁的最大减薄和增厚部位 ,并讨论了芯轴的摩擦系数和钢管末端的压力对管壁厚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开口圆管非对称弯曲时,在尺寸、形状均有较高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弯曲有一定的难度。此文介绍了一种成功的开口圆管非对称弯曲冷态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四个典型实例,对生产中因超过材料的加工极限,错误的排样方式、不良的边缘加工状态和零件形状而造成的弯曲件开裂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原材料供应等因素对弯曲开裂和制件质量的影响。介绍了生产现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防止弯曲开裂的一般措施.根据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有关弯曲件开裂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1.
对U型截面弯曲件失稳起皱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板材成形性能实验及起皱模拟实验,对失稳起皱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类似的异型截面弯曲件起皱的预防提供了可行的实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 ,介绍了双斜面刃口切舌弯曲模的设计方法及单面切舌零件的卸料及防止垂直切口撕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弯管工艺是指将平直的管子按选定的半径和弯曲角度弯曲成形。管子冷弯的方法有好几种,此文讲述的是旋转拉伸弯管法。文章主要介绍旋转拉伸弯管法的原理,所用的基本工具及其功能,弯管的操作步骤等等。对如何生产合格的冷弯管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盖板的弯曲工艺 ,对普遍存在的钛合金难成形这一科研难题进行了分析 ,并实施了改进措施 ,对同类材料的成形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预测钢制全表面轮毂易产生疲劳破坏的危险区域,并分析其弯曲疲劳寿命。方法 针对全表面轮毂的弯曲疲劳试验工况,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螺栓拧紧方式、螺栓预紧力以及材料非线性特征的影响,通过在加载轴末端建立局部坐标系,实现载荷的分解,并最终实现弯矩的动态加载。在此基础上,进行轮毂的受力分析,然后构造适用于轮毂的应力寿命曲线,并使用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 动态弯矩的加载方向变化会显著影响轮辐表面的应力分布特点,螺栓预紧力施加后,螺栓孔附近区域的应力显著增大,在计算中应考虑其影响。在获得各节点载荷历程后,以高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为标准,筛选出了轮毂的危险节点。结论 基于数值仿真的本型全表面轮毂弯曲疲劳试验,危险节点位置均位于轮辐通风孔的内圆角附近区域,可有针对性地对该区域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提高轮毂的弯曲疲劳寿命。分析得到当前轮辋弯曲疲劳寿命约7.6万次,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宽板塑性弯曲原理论解[1]和实验值[2]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解法,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二者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板材塑性弯曲时的校正压力与弯曲力矩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校正压力对减少板材回弹的作用.这对校正弯曲的工艺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改善块体非晶合金的弯曲力学性能,同时考虑航空结构材料选材的经济性,研究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对工业级Zr49.7Ti2Cu37.8Al10Er0.5块体非晶合金弯曲变形和缺口韧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低纯原料和低真空制备条件获得工业级Zr49.7Ti2Cu37.8Al10Er0.5块体非晶合金试样,考虑到弯曲条件下试样受到拉伸和压缩2种正应力状态,研究不同处理工艺和激光处理表面对试样弯曲变形和缺口韧性的影响。结果 当激光处理表面位于弯曲试样的2个侧表面时,其对试样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会显著降低试样的缺口韧性,从(56.4±3.4)MPa·m1/2降低到(26.2±4.8)MPa·m1/2;激光处理表面位于弯曲试样的受拉侧时,试样的弯曲断裂强度从2 150 MPa降低到1 800 MPa;当激光处理表面位于...  相似文献   

19.
板材的激光弯曲成形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束扫描金属板材表面产生非均匀分布的热应力 ,从而使板材发生塑性变形的金属板材柔性成形新工艺。数值模拟已逐渐成为板材激光弯曲成形研究中的热点内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激光弯曲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及变形场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并对其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Laser forming, a novel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ending sheet metal first reported in 1985,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hot brake forming (industry standard) of titanium sheet parts for the aircraft industry. Laser forming involves scanning a focused or partially defocused laser beam over the surface of a titanium workpiece to cause localized heating along the bend line and angular deflection toward the beam. The main advantage that laser forming has over conventional brake forming is increased process flexibility.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is process (primarily designed experiments) met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identified the response variables related to change in geometry (bend angle) and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ed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 variables (scanning speed, beam diameter, laser power) on these response variables; determined the degree of controllability over the process variables; and evaluated the suitability of laser forming for the aircraft industry (most important), all with respect to titanium sheet. It has been determined that laser forming with an Nd:YAG laser is a controllable, flexi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itanium sheet bending. Unfortunately, these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hot brake forming are overshadowed by the fact that, with regard to forming with titanium, laser forming is significantly slower and more labor and energy intensive, and results in unaccept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at the bend line according to aircraft industry standards. These findings cast doubt over the assertions of some researchers that laser forming may be a vi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parts made in small batches. Instead, it appears that it may be best suited for rapid prototyping of sheet metal pa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