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污水磁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磁装置对城市污水进行磁化试验的研究,发现磁化能引起BOD_5、COD_(Cr)、藻类生产力和细菌总数等一系列污染指标呈周期性异常变化。对变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是由于磁场力的直接作用使有机污染物矿化引起的。试验结果表明,磁化引起污水耗氧特性的改善和促进藻类生产力提高的后期效应,可应用于研究开发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强化传统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磁化处理对水体的复氧速率及生物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试验证明,磁化处理不仅可引起水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而且还强烈影响水体的生物性质(刺激藻类生长、抑止异养菌数等)。磁化处理引起藻类生产力显著提高的特殊生物效应,对加速水体的复氧能力,提高自净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DC型吸附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工业排水COD高、色度深,对环境污染严重,特别像印染、焦化等污水处理难度大,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办法。本研究利用盐场下脚料,经多种配方、制作工艺的改进,研制成功两种吸附剂—DC—Ⅰ型混凝吸附剂及DC—Ⅱ颗粒吸附剂。经实验室和污水处理现场试验,对上述二种污水均有良好的脱色和去除COD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东北制药总厂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处理装置中的微型生物观察结果,根据微生物出现种类的百分比来确定污水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大于90%,纤毛虫占其它原生动物和藻类的30%以上;COD去除率在82%-90%之间时,纤毛虫出现率为20%;COD去除率在71%-82%之间,纤毛虫出现率为11%.  相似文献   

5.
应用藻类防治河水黑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育藻类小群体,通过在模拟河床中及小段河道内的试验结果表明,黑臭河水中的DO有明显的增高,COD,MH3-N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水质显著改善。可见应用藻类-生物工程法,是防水河水黑臭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芝罘湾夏季表层溶解氧过饱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DO生成原理,结合其它生物、理化指标,通过对芝罘湾夏季营养状况的评价,对芝罘湾夏季表层DO过饱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芝罘湾属富营养型水域,DO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湾内初级生产力高、藻类光合作用强烈而导致了海水表层DO过饱和。  相似文献   

7.
磁化处理污水的生物效应试验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论文通过磁化处理污水的试验分析 ,研究了磁化对好氧微生物的活性、灭菌及促进藻类初级生产力等的生物效应 ,并进一步分析了磁化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在海湾扇贝生长的生态过程中,出现了来源于自身新陈代谢产物的有机和无机氮污染,即自身污染。导致pH和DO的降低,COD和BOD的增加,以及病原生物弧菌的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普兰店湾海水中BOD5、COD和高锰酸盐指数三种污染指标的大量监测分析,研究了它们着临界关系,即COD/BOD5的临界值为6.82,并具体分析了三种污染指标的大小是由海水中不同污染物性质和数量确定的,这对普兰店湾环境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天然气脱硫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环丁砜法脱除天然气中硫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生物水解酸化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较适宜。当进水CODCr和BOD5浓度分别为465mg/L和195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12h,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塔停留时间5h时,连续动态试验出水CODCr和BOD5分别为42mg/L和16mg/L,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91%和92%  相似文献   

11.
苏南大运河水体反射光谱与污染参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野外光谱仪与航摄同步对苏南大运河水体进行水质测定的17个同步采样断面进行光谱测试,以TM波段与水体有机污染参数DO,CODMn,BOD5,NH3-N,NO2-N,石油类和有机污染综合评价A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体反射光谱与有机污染参数高度相关,并以A值,BOD5,DO,CODMn对R,TM2,TM1的贡献最大,为水遥感研究,解译,分类和水质遥感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有机硅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接触氧化法用于高浓度有机硅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8.2%,90.6%,达到国家二极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地面水监测COD铬法与锰法合理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水监测COD铬法与锰法合理选择的探讨高登好(云南省开远市环境科研监测所开远市661000)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江河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确定有机物对江河污染轻重程度,地面水通常选用COD作为主要指标进行监测。COD监测方法有:“高锰酸钾法”,(简...  相似文献   

14.
水解酸化—气浮—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义  张兆昌 《环境工程》1998,16(5):19-21
分析了水解酸化时间对CODCr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SBR池内CODCr去除率、溶解氧、生物相的变化规律。对实际的生产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浓度为1860~2740mg/L,常温条件下,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4h,SBR池排出比为1∶3,反应时间为8h,CODCr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藻类群落变化与污水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沽生物稳定塘建成后的藻类调查结果表明,随污水的净化,藻类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入水口至生态塘出口,藻类的种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d值不断上升,出水口平均达26.8种,累积达56种;d平均为1.42;优势种由耐污种逐渐变为中污种;藻类的数量随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上升,平均为41155.6×10^4个/L。水中的SS,BOD5,COD,NH3-N,PO4-P等的浓度与藻类的种类数呈直线相关,与藻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COD仪器测定法及其消化试剂的配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COD仪器测定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的COD值与COD铬法之值相符,专用COD消化试剂可参照OCD铬法原理配制。  相似文献   

17.
对博贺港、水东港、鸡打港及水东湾以及其30m外海海域进行四个典型潮期的浮游藻类叶绿素的调查,得到海域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大小的区域性及潮汐性差异;同时在四个水层进行连续24小时的原位挂瓶培养,得到以氧计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毛光合产氧率(GOP)及净光合产氧率(NOP)大小,以及生物体呼吸、有机物分解耗氧率(R)的大小。计算水域以碳计的总碳生产力(GCP)及净碳生产力(NCP),从而推算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固定化及其净化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不同的包埋载体和方法,将光合细菌包埋固定,分别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不同方法固定菌体的活性,各种载体的优缺点及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海藻酸钙为载体,较易操作,球体物理强度较好,菌体亦表现良好活性,对污水处理96h后,CODcr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钻井废水酸化中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钻井废水悬浮物和COD含量高的污染特征,对其酸化中和预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任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浓H2SO4调节废水的pH值至1.5,加入石灰乳中和使pH为9,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50%,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80%。预处理可在废水池内进行,给下一步利用装置进行混凝处理创造了条件。钻井废水中粘土颗粒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连有强亲水基团:-O^-、-SO3^-和-COD^-。在酸  相似文献   

20.
对九江炼油厂污水处理现有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该装置采取两级生化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炼油废水。两级生化法COD负荷率在0.20~0.52kg/(kg.d),COD去除率在60%以上,酚负荷率≤0.08kg/(kg.d),酚去除率在99%以上。生物膜法COD、NH3-N去除率均在60%以下。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COD、NH3-N去除的稳定性,提出改进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