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全球环境恶化问题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作用,环境保护问题已提上全球人类长远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工程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其最主要改革内容为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促进意义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只有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协同发展,才能使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V.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经济政策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及主要经济手段的实施现状与特点,指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不足与问题.以流域控制单元为对象,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分区、分类、分级、分期"为基本理念,研究了适合我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与构建思路,并对环境财政、环境投融资、排污收费与污染税、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等具体手段进行了阐述,提出环境经济政策的综合实施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政策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及主要经济手段的实施现状与特点,指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不足与问题. 以流域控制单元为对象,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分区、分类、分级、分期”为基本理念,研究了适合我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与构建思路,并对环境财政、环境投融资、市场化、排污收费与污染税、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等具体手段进行了阐述,提出环境经济政策的综合实施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4.
常用环境与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评价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确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对系统间协调度的研究,完成对区域环境的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建模思想、建立模型,完成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优化模型的实现.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式建立的定量分析优化模型,打破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改善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之间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战略中,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也不例外.文章初步研究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共生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概念、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意义及目前我国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介绍了核算绿色GDP的内容和常用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循环发展,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的关注.一个绿色环境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建立绿色环境体系也是一个国家在环境问题上意识提高的表现.绿色环境体系构建内容包括:绿色环境的策划、绿色环境的实施、绿色环境的管理,实施以上步骤从而达到经济循环、改善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相悖的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生存环境、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四生环境"相互包容、共生发展,对促进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论述了"四生环境"共生理念和重要意义,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四生环境"共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政策已逐步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而对我国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理论上更深入的认识以及我国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国内国外新问题,一方面越发凸显了作为连接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全面协调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切入点的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努力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访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环境与贸易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焦点问题,也是WTO新一轮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目前,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成就与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并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