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演变、湖泊主要污染指标的历史变迁、抚仙湖水环境功能区划变化和湖泊环境管理的前瞻性与科学性,从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保护抚仙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经济承受能力、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旅游发展与地方经济和行政法规的协调性6个方面进行抚仙湖水质保护目标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抚仙湖水质保护目标为GB3838-2002《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有机毒物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富营养化控制一直以来是太湖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但太湖流域的有机毒物污染也不容忽视,已对饮用水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从分析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现状入手,提出了化工、印染为太湖流域有机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阐述了对太湖流域进行有机毒物污染控制的重要性,总结了太湖流域有机毒物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湖流域工业污染源有机毒物控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和水质保护目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确定为超标项目。  相似文献   

4.
淮南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积水区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煤塌陷水域是淮南矿区一种特殊的地表水体。文章选择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的塌陷水域,监测分析其水质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塌陷水域环境状况因塌陷年龄和周边环境差异而不同,具有季节性变化。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理化指标随时间增长有累计效应。与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比较,水域重金属元素除了Hg严重超标外,其它As、Se、Cd、Cr、Cu、Pb、Zn等均不超标,未对塌陷水域构成重金属污染。通过对不同塌陷水域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流域老工业基地企业生产排放的有机毒物已对生态安全造成了污染危害。有机毒物的治理是松花江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之一。污染治理技术主要从工业污染源治理入手,减少和消除工业污染排放,从而减少进入松花江水环境中有机毒物的量,减少其造成污染的程度和范围,这是松花江有机毒物治理的重点,本文从工业废水这个方面探讨松花江有机毒物的治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优化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宏斌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24-226
通过对地表水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合理性、数据获取率、可操作性等指标的分析和论证,对设置欠合理的点位进行了调整,对存在漏设监测点或监测点不足的水域增设了点位,全面考虑了全省饮用水源地和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地表水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干季滇池水质与盘龙江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池水域和盘龙江下游水质进行采样,分析了水中pH值、浊度、溶解氧(DO)、电导率、叶绿素、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态氮(NH3-N)等8个指标。研究表明,滇池近岸水域中pH值偏碱性、浊度大、叶绿素含量和化学需氧量高、总磷量高、溶解氧过饱和;在滇池外海水域,除溶解氧、叶绿素较高外,其余指标大多在水质标准(Ⅲ类)范围内;而在盘龙江下游区域内,水质差,各项指标都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这一事实可能会加重滇池的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8.
对"十一五"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河流水质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湖库氮、磷污染较为突出,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总体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地表水质呈现一定的区域流域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质污染也相对较重。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力度,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加速器质谱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研究.地表水(河流、湖泊)有机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探究地表水环境有机碳循环,不仅能定量识别有机碳的来源贡献率,还能提供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的信息.本文综合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原理,比较了溶解...  相似文献   

10.
实践     
《环境保护》2020,48(13)
正江苏明确重点保护水域《江苏省水域保护办法》8月起施行6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江苏省水域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江苏省将对五类重要水域实行特别保护。《办法》将于2020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对五类重要水域实行特别保护,包括:列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河道、湖泊水域以及注册登记的水库水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内的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和自然保护区水域;清水通道维护区和重要湿地的水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重点保护水域。  相似文献   

11.
探明土地利用方式与水质的关系对改善地表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年天津市16个国家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的月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尺度缓冲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为主,对河流水质影响显著.除水温(WT)和pH外,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与各水质指标均呈负相关;林地和草地与溶解氧(DO)和总氮(TN)呈正相关,与其他水质指标均呈负相关.②水质指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pH、DO与TN浓度在旱季较高,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NH4+-N)与总磷(TP)浓度在雨季较高.③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800 m缓冲区土地利用对旱季水质变化具有最大的解释能力(50.4%),而3 000 m缓冲区土地利用可以最大程度解释雨季水质变化情况(49.6%);从旱雨季的平均解释率来看,3 000 m缓冲区是天津市土地利用对水质指标的最佳影响尺度(50.0%);④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可知,3 000 m缓冲区内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是影响地表水水质变化最显著的地类.旱季大多数水质指标PLSR模型的预测能力比雨季强.在旱季,除WT和pH外,其余水质指标均受耕地的影响最大.在雨季,建设用地对WT和NH4+-N浓度的影响最大,其余水质指标的最重要影响因子仍是耕地.研究表明合理规划河流或湖库3 000 m内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改善地表水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其三致毒性和遗传效应,在一定区域内准确筛选出优先控制的有机毒物名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化工园区为例,参考有关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方法,通过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污染源现状调查,优化了针对性的优先控制有机毒物筛选方法,并在该开发区进行应用,同时对区域有机毒物控制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初步调查了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水域水质状况,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对石洞口附近水域各站位的多维度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排污对周边水域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大部分水质指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水质标准,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排污口附近部分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站位,同时,上游存在部分指标的高浓度区。从统计学角度看,石洞口处理厂排污口排污对周边水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源有机毒物污染及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饮用水源中的有机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 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综述国内外饮用水源有机毒物 污染现状,介绍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膜分离及光 催化氧化等饮用水源有机毒物处理技术的典型应用及 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水域的基本含义,详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水域保护工作的现状,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域保护的相关策略。提出了加强水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性。在此角度上,号召人们不断强化水域保护的意识,引起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其对于目前的水域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具有冰封期较长,江水中有机毒物难降解、迁移距离长等环境特点.为了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结合松花江特点,研究并制定了松花江氯苯类有机污染物水质标准.本标准已列为地方标准(GB23/T901-2005).  相似文献   

17.
导言近来,封闭水域的富营养化和水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是摘清污染问题的重要指标。最为理想的是总有机碳和总氮能快速同时测定。Miyagi等人采用气体分析法同时测定了总有机碳和总氮,水中的总有机碳和总氮在900℃分别被分解为CO_2和氮气,这些气体则由热导性检测器测定。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是为了对水域实行分类管理,把不同的环境目标体现于对不同水环境功能的保护,对全省6大水系的497个水域进行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功能类别可达的占73.2%。难以达到的占19.7%。后者多为流经城市的河流,城市附近的湖泊及较大污染源的纳污河段,应从6个方面采取对策,促进地表水水环境功能达标。  相似文献   

19.
1 黑龙江省地表水水域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我省地表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全省共设置85个水质监测断面,分布于16条河流、19个湖泊。这些地表水水域,除兴凯湖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几乎所有的监测断面都有超标准现象,个别河流的个别污染物超标倍数达几十倍。多年来,随着我省水污染防治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已基本控  相似文献   

20.
湖泊(包括采矿塌陷积水水域),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东部平原河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人类活动日趋频繁,污染矿区湖泊水质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