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氯化混凝技术 ,有效地抑制了游泳池水中藻类生长。经此技术处理后的游泳池水清澈透明 ,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既节约水资源 ,又避免污染环境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路平  袁涛  冯启言  李敬  孙悦  李庭 《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822-2826
隐孢子虫是常见的球状寄生虫。接触含有隐孢子虫卵囊的水体可致隐孢子虫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严重者可致死。游泳池是主要的传播场所。采用容积为5 500 L的游泳池,进行隐孢子虫卵囊替代物的修复模拟实验,研究在游泳池条件下絮凝沙滤技术对直径为4.5μm隐孢子虫卵囊替代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铝剂量为0.1 mg/L,沙滤料高度为30 cm,内循环流速为11.5 L/min,对隐孢子虫卵囊替代物去除率在90%以上。该技术对浊度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进水浊度降低且接近于出水浊度时,系统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对虫卵囊替代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6%。  相似文献   

3.
采用臭氧法水处理系统对地上游泳池的循环水进行灭菌消毒,研究了臭氧用量、循环水流量和运行时间等因素对臭氧法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PEM臭氧发生器应用于21.2 m3的地上游泳池,在4 m3/h的循环水流量下运行12 h后,水中的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群数达到国家标准,去除率均在99%以上。与盐电解法水处理系统相比较,臭氧法水处理系统的优势在于:杀菌快速高效、出水水质的理化指标较好和运行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4.
第 1期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农业管理实践对除草剂环境行为的影响叶常明 (3)…………………………………………室内环境污染研究进展袁中山 张金昌 吴迪镛 王树东 (9)……………………………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研究进展王 军 朱鲁生 林爱军 李文海 (17)……………………热排放对湘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影响胡德良 杨华南 (2 5 )…………………………游泳池循环水抑藻方法研究铁 力 (2 8)……………………………………………………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混合污泥的絮凝脱…  相似文献   

5.
干法烟气同时脱除技术优于联合脱除技术和湿法烟气脱除技术。将国内外现有的干法烟气同时脱除技术按分离剂分为3类,即多种污染物的吸附剂脱除技术、催化剂脱除技术和光催化剂脱除技术。其中,吸附剂脱除技术主要采用炭基材料;该技术可脱除多种污染物,但脱除效率一般,吸附剂消耗量大,且吸附剂的再生困难。催化剂脱除技术主要集中于以CO、NH_3、CH_4等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和SCR同时脱硝除汞;该技术脱除效率高,但存在催化剂中毒问题。光催化剂脱除技术主要采用TiO_2光催化剂,该技术操作温度低,但对浓度高的废气处理效率较低,以及光催化剂对一般光源利用率低等,使其在工业应用中受到很大制约。最后,对干法烟气同时脱除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对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作一简述,介绍了含油污泥的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高温处理技术,溶剂萃取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中有机污染物超声强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技术在化学、环境、制药以及生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 ,超声强化氧化技术有一定优势 ,降解效果显著 ,符合绿色环保技术的要求。超声强化氧化技术主要可分为超声空化技术、超声强化化学 (催化 )氧化技术、超声强化电化学 (催化 )氧化技术、超声强化光化学 (催化 )氧化技术、超声 生物降解等几大类 ,本文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再造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污染土壤的面积在迅速扩大,迫切需要修复、治理;随着土壤污染组分的日益复杂化,等待着全面、高效的修复技术的研制。对污染土壤修复相关技术现状进行剖析表明,现有的各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由于存在着许多技术上难以克服的问题,需要从技术的现有进展和技术构想进行整体意义上的创新,即如何把现有的技术进行参数优化、改造后进行最佳组合与综合,才能取得该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污染土壤的生态化学修复,其实质在于技术的再造,代表了21世纪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污染企业向沙漠地区地下排污造成地下水污染这一问题,以腾格里沙漠地区某化工厂地下水污染为研究案例,提出适合沙漠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优选方法。在综合考虑修复技术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修复技术优化指标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中的消去和选择转换法(ELECTREII)对修复技术组合进行优选排序,确定适合该地区的最优修复技术方案。结果表明,5种地下水修复备选技术中可渗透反应墙、抽出-处理、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较为理想,综合考虑该污染场地特征以及地下水治理要求,得出最佳修复方案为:对高污染浓度区域采用抽出-处理技术+可渗透反应墙技术联合修复;对于低污染区域采用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该优化方法可为沙漠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LCA的POPs控制技术系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OPs控制的技术举措是各行业削减POPs排放的重要手段。为了在众多POPs控制技术中筛选出更可靠、更经济可行的技术,将POPs控制技术分为替代技术、入料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及末端处置技术四个大类,并结合综合指标法和生命周期法建立了POPs控制技术系统评估框架。同时,以山西某焦化厂出焦除尘布袋技术作为案例进行定量评估,系统地给出了布袋除尘器在经济运行、环境保护以及技术效果三方面的指标值。评价结果显示布袋除尘技术在技术稳定性、去除POPs污染物效果等技术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并且不会产生额外的环境影响负荷。  相似文献   

11.
微污染水源水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传统净水工艺都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更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文中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主要技术,强化混凝处理技术,臭氧活性炭联用深度处理技术,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法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吸附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等,并给出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废水中金属离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技术 ,功能高分子吸附技术 ,生物吸附应用以及电渗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制药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以制药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好氧消化技术、PAM絮凝技术以及污泥制作活性炭技术开展小试研究,以污泥减量、资源化利用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各项技术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费用估算,筛选适合制药污泥处理的最优技术。研究发现,在各项技术最优条件下,PAM絮凝技术可将污泥含固率由6.32%提高至46.89%;臭氧氧化技术和好氧消化技术分别减少污泥挥发性固体质量(VS)50.55%和26.59%;制备的污泥活性炭饱和吸附量可达28.57 g COD/kg。结合经济预算结果,PAM絮凝技术在高效提高污泥含固率的同时,处理费用最低,是制药污泥处理工程应用经济可行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技术被研发和应用在村镇污水处理领域。但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如过度参考城镇经验、技术选择缺乏标准指导和规范、技术装备缺乏标准化等。基于我国村镇污水处理常用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分析,梳理了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目前,我国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在适应性、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未来,村镇污水处理技术需要在标准化、低耗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突破,应强化技术设备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公开的691项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专利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进展,同时对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热脱附技术、淋洗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专利技术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今后开展相关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相关专利于2010年后开始快速发展,研究创新点基本集中于高效技术的开发、节能以及二次污染的防治;热脱附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广泛;氧化修复技术的开发是2017年的技术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而联合多种修复技术更能灵活地适用于实际场地修复的需要,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污水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 ,并就目前研究的污泥热解制油技术、制取燃料技术、堆肥土地利用技术和热解制取吸附剂技术等主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洪喜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3):30-31,78
农村的生活污水,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针对中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介绍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和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等,以及几种工艺先进、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适用条件以及工程应用实例,为农村地区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污水处理满足再生水品质的需求日益提升,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也逐渐向极限技术(LOT)发展,亟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选择方式。基于现有技术成熟度法(TRL)通过算法矩阵构造改良的集成系统成熟度(SRL)评价法,对依托“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LOT备选技术、组合及国内外其他满足LOT备选技术组合,进行综合定量评估,梳理我国LOT技术发展现状、并筛选出12项LOT备选技术组合。其中,“A2O+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A2O+MBBR+混凝沉淀技术”、“A2O+活性自持深度脱氮技术+BAF技术”的SRL可达0.8~1,达到生产、操作和维护阶段,可直接进行生产应用并面向市场产生较高应用效益,但3项技术组合的TN、TP单位质量去除成本较高,其核心处理功能工艺主要为传统反应器类技术。大部分单项技术TRL的等级大于7,改良SRL为0.6~0.8,处于系统发展验证阶段,相关技术组合正在为真正的市场推广进行产品稳定性提升,且大部分备选技术组合充分利用了植物和湿地等生态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PRB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PRB技术是一类就地修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新型技术,主要由注入井、浸提井和监测井3部分所组成。污染地区的水文地质学研究,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化学活性物质的筛选、注入的部位、浓度、速率以及是否均匀分布,是该技术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胶态零价铁PRB技术,被证明是一项修复由卤代烃、卤代芳烃和有机氯农药以及一些有毒金属(如铬、硒、铀、砷和锝等)引起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技术。尽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病,但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其技术上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可以预料,这一技术在我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PRB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RB技术是一类就地修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新型技术 ,主要由注入井、浸提井和监测井3部分所组成。污染地区的水文地质学研究 ,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 ;化学活性物质的筛选、注入的部位、浓度、速率以及是否均匀分布 ,是该技术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胶态零价铁PRB技术 ,被证明是一项修复由卤代烃、卤代芳烃和有机氯农药以及一些有毒金属 (如铬、硒、铀、砷和锝等 )引起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技术。尽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病 ,但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 ,其技术上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可以预料 ,这一技术在我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