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根据我国近50年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因素(耕地资源、化肥施入量、农机动力、农用水资源、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有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江苏省粮食灾损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括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自然灾害对这两个因素均有影响。根据灰色预测理论,提出了一个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评估模型,利用实际粮食产量资料,对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灾损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近30年来江苏省自然灾害粮食灾损明显,粮食灾损率年际间波动较大,农业生产的减灾投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业生产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风险主要受耕地生产潜力、播种面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政策保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甘肃省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在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类风险因素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应是提高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丽  安萍莉 《灾害学》2011,26(1):48-53,59
分析了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台风灾和农业病虫害、草害、鼠害8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了其造成的历年粮食减产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2020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自然灾害对我国各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旱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在黄淮海区、西北区等;涝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等;风雹灾风险区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青海;台风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农业病虫害风险区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分布在华南沿海区和西南区等;而霜冻灾、农业草害、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我国粮食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损失强度的关系,建立了产量易损弹性系数模型,并用产量易损弹性分析方法,对我国粮食生产对自然灾变的承受能力进行了评价,较好地解释了我国近十几年来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但粮食产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指出产量易损弹性系数模型也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生产中关于自然灾害的易损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对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敏  王慧军 《灾害学》2014,(1):115-119
利用1985-2010年统计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种自然灾害对河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人口、受灾面积对河北省1985-2010年粮食产量影响较强,风雹灾受灾未成灾率,粮食风雹灾成灾率、粮食旱灾受灾未成灾率对河北省1985-2010年粮食产量影响较强。提出稳定和提高河北省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以保证河北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明亮  陈百明 《灾害学》2000,15(4):78-85
从我国近年来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出发,通过粮食产量的时间趋势项与波动项与波动项的分解,探讨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区域差异,并分析了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于受灾状况并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脱钩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脱钩理论,对全国和粮食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90%以上的19个省(市、区)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时段来看,全国粮食生产和自然灾害之间表现为扩张耦合的关系;19个省(市、区)粮食生产和自然灾害之间均表现为耦合的关系,其中湖北、浙江、广东表现为负向耦合关系,其他省(市、区)表现为扩张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如  殷善福 《灾害学》2013,(1):41-44,64
粮食丰歉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与生活质量,而粮食生产受到播种面积、化肥、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发现,在影响粮食生产的10个因素中,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对其生产的影响最大。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这三种因素与粮食生产之间存在长期与短期关系。状态空间模型表明在不同时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对其生产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邬舒静 《灾害学》2016,(4):65-69
根据2005-2014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粮食生产的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的交替发生,是导致安徽省粮食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的两个最主要因素;②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但安徽省粮食产量依旧保持着持续上升趋势;③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每扩大1000hm2,全省粮食产量将会减少370kg,并且各地级市的粮食安全自我保障能力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六安市、滁州市、安庆市、合肥市、淮南市、阜阳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池州市、宣城市、铜陵市、黄山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  相似文献   

11.
基于TM与MODIS遥感数据的农业旱情监测——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域为研究区,基于TM和MOD IS遥感数据,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确定了研究区旱情等级。首先,将其与遥感解译获得的冬小麦空间分布图叠加得到受灾冬小麦空间分布图;然后以1 km的距离在受灾冬小麦周围做缓冲区,并与通过人口密度模型获得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叠加,得出受灾人口空间分布;最后基于光能利用率改进模型构建粮食产量回归统计模型,得到粮食产量。目的是从粮食产量和作物受灾影响人口两个方面对农业受干旱影响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和定量评价,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抗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4年研究区:(1)春季受灾面积小,仅占16.4%;(2)旱情较轻,以轻旱为主,占受灾面积的89%;(3)冬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3 965.0 km2,受灾面积约606.3 km2,主要位于唐山市和保定市;(4)粮食产量回归统计模型精度达到了87%,冬小麦产量约为11939247 t,单产约为498.8 t/km2。  相似文献   

12.
邓先瑞  吴宜进 《灾害学》1998,13(3):28-32
通过分析大量的气象灾害资料,并与其它自然灾害相联系,将发生在湖北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归纳,将其划分为6大类18种,并对其影响作了简要的描述.同时,根据历史上湖北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气象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了湖北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最后,从减轻自然灾害的角度出发,针对湖北减灾工作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1999年遭受到了连续第三个年关的旱灾,粮食总产量比上年下降了2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减产幅度最大的年份。本文对旱情、旱灾进行了分析,对抗灾自救中的呈些具体作法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最后用粮食生产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了抗旱效益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阮小明 《灾害学》1993,8(4):37-40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局部地区自然疫源变化及疾病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对地氟病、血吸虫、疟疫、乙脑及其它水源性疾病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析1920年湖南瘟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湘容 《灾害学》2001,16(3):65-69
1920年湖南省省多事之年,兵灾、水灾、疫灾同时并发,有如雪上加霜,本文从是年湖南瘟疫产生的原因、特点、后果及防治各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天灾与人祸互为因果,不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和科技是无法战胜瘟疫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2000年来的历史资料,对湖北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的统计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历史时期的洪、旱灾害经历了"少灾时期、增多时期与多灾时期"3个阶段,灾害出现的频率和影响的范围均呈增大趋势;洪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呈现"洪水连江,干旱依山"的特点;洪旱灾害发生的季节集中性较强,中、大区域性洪水灾害集中在6-7月的梅雨季节,具有"梅汛"的特点,而旱灾以夏旱为多、春秋旱次之,严重的旱情多具有跨季节性的特点;总的来看,历史时期的洪旱灾害系交替进行,洪灾多于并重于旱灾.  相似文献   

17.
水旱灾害是宁波市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台灾害已成为该市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增长最快的自然灾害。依据宁波市历史上水旱灾情资料,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分析研究宁波市水旱灾害基本特征,并揭示了水旱灾害发生的时间性和区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水旱灾害发生频率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1965~1992年粮食产量和气象资料,采用组合因子处理气象资料方法,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干旱灾害的农业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宏平  张汝鹤 《灾害学》1998,13(4):57-61
分析了陕西干旱发生的时空规律,以缺水率划分干旱标准,评价陕西各季农业干旱状况,并对1949~1990年共42a粮食产量序列进行滑动平均模拟,以粮食减产百分率评估全省干旱灾害等级,得出干旱损失评估模式,使陕西干旱灾害的评估由定性到定量,为其它灾害的定量评估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