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1数据审核程序与内容环境监测数据经分析人员自查后,须经过组审、室审、站审后方可报出。组审过程中,如发现疑难问题,组内无力解决,在上报到室时,要注明可疑之处。一般性技术问题均需在室内解决,对于重点疑难问题和特别重要的监测数据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报请站技术负责人审核处理。审核过程中,可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程序。组、室、站所处的位置不同,审核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同。有些监测站要求三级审核人员对监测结果均进行全面的审核,即从采样、分析原始记录的计算、数据处理,直到结果报出等。表面上看,对数据审核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分析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此项工作对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有一定影响。简述了环境监测超标数据审核确认的必要性以及超标数据的审核确认方式,针对目前存在的监测指标定性定量不准确、标准物质存在衰减状况、评价标准选择不准确等问题,提出,监测部门对于超标数据必须严格审核和把关,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正服务于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数据审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监测工作的质量,做好数据审核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数据审核的方法有许多种,本文从水质监测数据中各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发,探索加强数据审核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5.
试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机制的建立及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对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内容,依据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几点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监控,把监测数据差错率消除在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7.
8.
以地面水环境监测数据为例,对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的可行性以及审核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是完全可行的,环境监测数据计算机辅助审核不仅能减轻数据审核人员的工作量,也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浅谈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异常数据的判断与分析发现和判别异常数据,首先要用污染时空分布及其变化来进行判断,如排污口污染物浓度低于远离污染源地区的浓度,污染物浓度明显超越常年水平,浓度时空分布出现反常现象等。因此,采样时要对采样点周围环境状况、气象条件、样品感观及样品采集等情... 相似文献
10.
11.
夏京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4):8-9
阐述了环境监督性监测与行政执法的关系,指出环境监督性监测属于行政执法的范畴,环境监测人员进行监督性监测时,应遵守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统一着装,携带证件,并做到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环保行政执法与强制执行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我国现行的行政执法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现行环保法律法规把强制执行的权力主要配置给法院,环保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很少有自行强制执行手段,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环保违法行为的发生,降低了环保行政执法的效率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威慑力,使环保行政执法的目的不能顺利和完全实现。提出环保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必须改革。改革后的环保行政强制执行的模式应该是:环保行政强制执行权全部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即自行执行;同时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强制执行权从程序制约、指导原则和救济保障措施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环境法制的不断完善,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给环境监测工作明确“定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法学原理,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针、主要任务、在诉讼中的作用以及技术鉴定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环境监测应定位于“技术鉴定”及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执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在中国,快速有效的环境监测执法需求越来越急迫,特别是在出现疫情与地质灾害等特殊时期,便携式快速监测仪器能更好地保证执法的时效性,但应用上却在执法环节一直受到监测数据合法性及标准方法等问题的困扰。笔者首先采用关键词频统计法研究了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基于执法机构实践,调研了解了中国现行常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质控和认证流程,指出便携监测与常规流程不匹配之处,以空气和废气中颗粒物和SO2监测为例系统梳理了方法标准、质控、论证等内容,分析论证便携式设备在环境执法中数据有效性的问题,并针对便携监测设备的型式批准、强检、监测方法和数据合法性认定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环境监测历史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将历史数据重新整合、纳入统一的数据库实现集中管理的方法策略,以达到数据资源共享,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