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整产品结构是解决我国干电池污染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干电池年消费量达70亿只,大部分是含汞电池。由于国内城市生活垃圾还处于混合收集、简易处理阶段,含汞电池随普通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厂、堆放场后,会折出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近两年,社会各方面对此比较关注,提出各种解决办法。作者认为,运用经济手段调整电池产品结构是最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日本废电池再生利用简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一)前 言电池被人们称为“电的罐头”,它可产出光、声、力、热和信息处理等5种能量,给人们的生活以很大方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池的使用量和废电池的产生量亦随之大幅上升。以干电池为例,我国年用量约20亿支,它的废品中既含有镍、锰、锌等有用金属,又含有铝、铜、汞等有害金属。抓好废电池的再生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亦有利于改善环境,故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早在“七五”期间,在原国家经委和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南工业大学和北京冶炼厂共同完成了“从废电池及镀锌渣中综合回…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宣布:废旧无汞碱锰电池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可以随生活垃圾一并填埋处理。  相似文献   

4.
李文辉 《环境》2011,(1):44-45
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有一个读幼儿园的女儿,放学回家后要求响应学校的号召——“低碳生活,从我家做起”。在童心感染下,作者将家里的干电池全部改为充电电池,经过千挑万选,最终选择购买了价格不菲的某品牌充电电池,一同购买的还有若干电池转换桶、大电池盒和若干小电池盒,以及一个节能的充电器。此番“折腾”下来,作者直呼“低碳生活付出的成本太高,似乎已经背离‘低碳生活’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电池消耗的日益增加使得由废电池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电池进行回收,不仅有利于资源再生,缓解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的现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宜昌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尤其应重视这一点。主要介绍了该地区及国内电池使用和废旧电池回收情况,分析了电池回收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有关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我国电池的消耗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回收率却非常低。国家目前只鼓励收集充电电池和扣式一次性电池,其它电池则随垃圾填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针对废旧电池的危害,公众的自律是难以达到效果,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需要政府立法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池生产用汞量及潜在汞散失量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含汞电池的生产与消费、单位电池含汞量的估算、电池生产用汞量及潜在汞散失量的估算3个方面,对1992~1999年我国电池生产用汞量和潜在汞散失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2~1999年期间我国电池生产用汞量先减后增再减,其中2个高峰分别为1992年的679.5t和1997年的974.3t;潜在汞散失量呈上升趋势,1999年达801.7t。因此,我国电池引起的汞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4,29(6):26-26
长期以来,在我国生产的干电池中,要加入一种有毒的物质——汞或汞的化合物作为缓蚀剂,以提高电池的储存寿命和防止电池漏液。我国的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达0.025%,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之多。  相似文献   

9.
废干电池浸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锌碳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为实验对象,通过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探讨废电池在不同破坏程度、不同pH值和不同浸取级数条件下的浸出规律。试验发现,锌碳电池中Pb、Cd、zn、Mn浸出浓度相对较高,碱性锌锰电池中Cu、As、Hg浸出浓度较高。对于锌碳电池,中性浸取剂和酸性浸聚剂影响不大,而对于碱性锌锰电池,酸性浸取剂条件下浸浓度反而较低。锌碳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都是在完全破坏条件下浸出浓度高。在实际中,电池外壳腐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诱发条件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和燃烧特性,科学认识海洋工程和装备领域储能电池的安全性,为海洋工程的消防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模拟三元锂离子电池机械滥用和热滥用场景,分别用针刺和加热方式触发锂电池热失控,对不同带电状态(0%、25%、50%、75%、100%SOC值)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温度、电压、质量损失进行测量,对热失控后的电池进行拆解,并分析极片残余物的宏观和微观变化特征。结果 随着电池SOC值的增加,热失控反应强度增加,电池表面最高温度、温升速率和质量损失率均增大。针刺和加热触发电池热失控后极卷形态变化特征不同,分别呈“贝壳”和“月牙”形状。极片残余物的热重分析表明,50%SOC值和100%SOC值电池在针刺和加热后,极片残余物氧化分解后的质量损失比例分别为36.73%、18.75%和38.28%、30.38%。结论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随电池SOC值和诱发条件的改变而变化,高SOC值时,电池热失控反应更剧烈。一定条件下,针刺比加热更易触发电池热失控,而加热触发的热失控反应速率更快。热失控后的极卷形状变化和残余物热重分析可为火灾原因调查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1):38-40
燃料电池以氢或富氢气体为燃料,以空气中的氧为氧化剂,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几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00W-1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电极、Naf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用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电池,融熔碳酸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池。  相似文献   

12.
电池业变革中孕育商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飞 《沿海环境》2000,(3):29-30
小电池大污染已是众所周知。人们遗弃在大自然中的废旧电池经大自然风吹雨淋、风化等作用,废旧电池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如汞、镉、铅等有毒有害物质,会慢慢泄漏到环境中.对饮用水源、土壤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1998年电池的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40亿粒,合起来约重达49万吨,如此庞大数量的废旧电池无异于人们身边的“重磅炸弹”。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和南宁等地都开展了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北京的各大商厦和首都高校学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回收活动,有关单位还专门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热线电…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企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企业高管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当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流向及管理现状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主要来源于锂离子电池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动力电池及民用废旧电池,占比分别为10.4%、48.6%和41%;生产废料和废旧动力电池流向电池回收企业,经处理、加工得到循环利用;大部分民用废旧电池随便丢弃,回收处理较少;欧盟和美国对废旧电池的管理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而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政策及回收体系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阳光计划”旨在对中国本土内的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森林能源、地热能、小水电、海洋能、燃料电池和氢能等进行全面的开发利用.这对于我国消除贫困、减灾防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及能源工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于中国资源持续发展及全球环境保护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阳光计划”包含的大多数项目均属高新技术.它是由国家计委牵头,会同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电力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国际机构合作实施的.在2000年将初步形成中国新能源工业体系.我国的“阳光计划”…  相似文献   

15.
产业     
《环境》2007,(6):10-11
扬州生活污泥发电项目启动;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落户天津;我国生物固沙技术获得新进展;可再生能源及节能产品技术博览会将在京举行;我国今年前4月关停小火电已过340万千瓦;中国水工业网书讯;  相似文献   

16.
高峰 《环境》2010,(3):40-42
<正>如今的电池早已突破了只是圆柱形干电池的传统样貌,它们已经开始变化多端,应用于生活的多种领域。如今技术专家们正在绞尽脑汁用各种各样方法让电池更新换代,一场电子设备的革命正悄悄来临。从最早我们熟知的铅酸电池到后来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再到如今手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废二次电池回收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废二次电池回收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申立庆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61-161
我国每年有废弃电池近百亿只,大多数混入生活垃圾后被填埋或焚烧,成为污染地下水和大气的隐患.针对我国废旧电池处理现状,应加强对废电池的源头管理,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及管理体系,尽快确定一条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有关废电池环境政策法规有望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政府部门制定废电池环境管理法规政策,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心举办的“废电池环境管理研讨会”日前在清华大学召开。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加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刻不容缓,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废电池的回收、再生、处理和处置,使废电池做到资源化和无害化。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1998年电池的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40亿只,但锌锰电池、镍镉电池的回收基本上还是空白。另据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介绍,我国每年干电池生产所耗费的锌达13~14万t,占我国年锌产量的13%左右,而废电池再生利用每年能回收锌皮4万t。…  相似文献   

20.
成亮通 《环境》2003,(2):42-43
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就体积和重量而言,废电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处却非常大,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疾——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