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最近,来自17个国家的100位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在英国米德兰兹不列颠地质调查局集会,讨论了元古代火山作用的性质。伦敦地质学会的这次特别会议是由英国皇家学会(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委员会)、IGC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27项计划(元古代地球化学)和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23个州的地质调查局汇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仍旧是煤炭资源的填图和估算;通过合作计划把资料汇集于国家煤炭资源资料系统(NCRDS):勘探性钻探;评价煤层气(甲烷);通过煤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测试(有的还经过计算机填图)来鉴定煤层,以及鉴定煤层和与可洗性研究有关的岩相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喀拉拉金绿宝石和猫眼石的产出最早见于1948年地质调查局的一个报告中,但是它在伟晶岩中的存在是Arogyaswamy于1957年首先报道的。以后由印度地质调查所和由联合国援助矿产发展计划对南喀拉拉金绿宝石伟晶岩进行研究的结果尚待发表。  相似文献   

4.
应国家海洋局邀请,美国内务部地质调查局水资源处美籍华人程大顺(R.Ta-ShunCheng)博士于一九八三年七月九日至十三日访问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十一日至十二日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讲学。  相似文献   

5.
<正> 地球化学家关心的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和宇宙)中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再分配。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各个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中所发生的物质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对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地壳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就地球的外部(包括我们的环境)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惊人的增加,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6.
<正> 业已完成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43号项目清楚地表明,关于遥感的地质应用的国际合作极待加强。这个项目的开展,使得地质学家和其他科学家能够在一起交流有关遥感飞行、数据使用、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仪数据处理技术和获取等方面的情报资料。现在由国际地科联(IUGS)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资助,又发起一项新的计划,即遥感的地质应用(theGeologic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计划。这个计划的提出是适时的,因为现在可以从陆地卫星热制图仪和航空探测器日益获得多种新型资料。这些资料用于地质勘探,从而为地质遥感提供了新的  相似文献   

7.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66-274
宁芜地区产有与中基性陆相火山岩有关的"玢岩型铁矿"和多个铜金多金属矿床(点)。通过选取的4个典型矿床,讨论该类矿床(点)的成矿作用、勘查方法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总结该类矿床(点)勘查方法的组合与流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地质找矿标志。建立了宁芜北部深部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型,为下一步选择找矿靶区和成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小规模地(岩石成因问题)以及大规模地(地质力学问题)探索地球的化学演化过程,业已证明,放射成因同位素是极其有效的工具。近年来,利用钕同位素作为地质追踪剂的结果表明,多追踪剂技术比单一的追踪剂技术优越得多。Nd和sr同位素之间的负相关性与Pb—Sr同位素之间的非相关性不同,因而给地球的化学演化提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需要有更多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质追踪剂,以便对地球演化方面的普遍性问题提供新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就是锇同位素。~(187)Re通过β~-衰变为~(187)Os,其衰变常数约为1.6×10~(-11)年~(-1)。铼与锇都是亲铁-亲铜元素,因此有人认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矿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系统“改造、改组、改制”的不断深入,石海系统将有相当部分的职工离开石油勘探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近几年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紧抓海上油气勘探的同时,逐步分流人员涉足海洋运输、船舶修理、桩基施工、宾馆服务等行业,并已初具规模。对于长期从事海洋石油勘探的人来讲,陌生的行业带来的新的困难、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尤以安全问题最为棘手。船舶修理是一个强体力、高风险、多隐患、物流量大、立体交叉作业多的综合性作业。对于从石油勘探转为船舶修理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讲,如何掌握船舶修理安全工作特…  相似文献   

11.
微激光烧蚀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多元素分析环境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激光烧蚀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环境物质中的11种元素(镁、钾、钙、铁、镍、铜、锌、铷、铯、钡、铅)。将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认证标准物质(CRM)No.3小球藻(chlorella),No.7茶叶,No.9果囊马尾藻(sargasso)及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参考物质(SRM)1573西红柿叶和1568小麦粉,分别用基体相似的NIESNo.1胡椒藤和No.10-c小麦粉校准各元素测定灵敏度。让薄薄一层粉末状样品紧紧粘在一小块粘胶纸上,不需要另外的样品制备。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其分析过程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2.
<正> 美国地质调查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是受美国内政部领导的一个政府地质工作部门,故又称联邦地质调查所。该所现有一万二千多名职工,每年完成3700多份专著、论文和报告,10000多份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图件。其工作成果对美国的经济建设和世界地质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该所是美国最大最重要的地质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3.
此书是新近问世的同位素地质学领域内综述性专著之一。作者根据大量的文献和分析资料(截止于1971年)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应用锶同位素研究地球各岩类、陨石、月球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演化历史、形成年代等方面的现状和各学派的一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系统的介绍。可供从事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生产、教学、科研人员参考。对于研究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板块构造、深部地质、地球及陨石、月球演化等问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造山运动过程,包括褶皱、变质和花岗岩化等多个阶段,它的主要化学结果是某块大陆壳的形成。由于花岗岩类是大陆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岗岩类的成因问题就和大陆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提出两种极端的理论: (1)大陆壳是在整个地质时期里通过连续的分异作用由地幔形成的。 (2)大陆壳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由地幔一次分异形成的,以后这种物质便不断再循环到新的地壳中去。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美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巡测船S3-77在白令海阿留申盆地取得7个一套的重力岩心,岩心近表层有一薄层浅红褐色氧化层,其它均为绿灰色还原型沉积物。这个氧化层明显地代表了第四纪晚期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影响了白令海深部的沉积物,但不影响白令海大陆架的沉积物。本报告的目的是提出数据和解释这个事件的模式。氧化层由褐色硅藻软泥组成,夹有灰绿色到橄榄色硅藻软泥。氧化层厚约8—10厘米,位于沉积物-水界面之下0—8厘米处。氧化层通常位于岩心5—10厘米  相似文献   

16.
过剩Ar~(40)是K—Ar法年龄测定和其它地质应用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过剩Ar~(40)的存在,常导致测得的视年龄值较地质体的实际年龄偏离许多,有的甚至异常到高出地球年龄。过剩Ar~(40)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对地质体年代的正确判断,但另一方面,它又提示了与地质体有关的许多有用的地质作用信息,特别是有关岩浆的生成、演化、物质来源以及后期的地质作用方面的信息。过剩A~(40)的存在和演化,受多种地质作用因素的影响。许多近代玄武岩中的深源捕虏体都有高含量的过剩Ar~(40),因而使玄武岩视年龄较其实际年龄高出许多。它们代表了上地幔的残留体,这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中酸性岩浆中是否也有深源捕虏体,其中过剩Ar~(40)的性状如何,它们反映了哪些有意义的地质事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见诸于文献的还不多。本文以我们近年来的实际工作和其它有关资料为依据,从中酸性岩浆中的深源捕虏体的角度,试对过剩A~(40)及其有关的地质问题作一讨论,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7.
<正> 早在第17届国际地质会议(莫斯科,1937年)上,Л.И.Стёпапов就提出过成煤带和成煤中心的概念,他把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强烈堆积含煤沉积物和煤(泥炭)的地表带称为成煤带。Л.И.Стёпапов只是根据植物质的堆积强度,即作为地理统计对象,勾画和圈定出成煤带的。他在这些带内,特别是在研究程度最高的碳酸盐带范围内追索了成煤物质的分布,发现  相似文献   

1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93-198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深边部找矿项目和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超大型钨钼多金属矿体群(W216、W1)。本文对矿山基础地质资料和前人的科研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式,认为矿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是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并探讨本区的下一轮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质向海洋输移的主要途径有: (1)河川径流冲刷; (2)大气输移; (3)沿岸地区的污水排放等三种形式。为了探讨污染物质在大气及海洋环境中的稀释扩散问题,世界各国均对污染物质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与海洋污染扩散有关的几种数学模型,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污染物质从大气向海洋输移的数学模型 1.根据1977年10月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市召开的研究大气——海洋间杂质交换的工作会议精神,重申必须重视从大气中降落到海水中的一系列污染物质(世界气象组织通报,1978年4月,27卷第2期,160-161)。现已查明;海洋动物体内DDT的大量富集即和污染物质通过大气向海洋环境的输移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 模式的数学方程由于化学分馏,U、Th 和 Pb 主要积累于地壳中,因此,U/Pb 和 Th/Pb 以及μ=~(238)U/~(204)Pb 和 W=~(232)Th/~(204)Pb 等比值在地质过程中均分别增长。如果假设温度是决定化学分馏和壳、幔不同层位之间物质交换强度的主要因素,那么可以从逻辑上假设:μ和 W 的变化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