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铬在污水中存在的形式不同,三价铬以阳离子Cr~( 3)形式存在,而六价铬以阴离子Cr_4~(-2)和Cr_2 O_7~2的形式存在,可分别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分离。将污水经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动态交换分离Cr~( 3)后在溶液中测定Cr~( 6)。用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静态交换分离Cr~( 6)后在溶液中测定Cr~( 3)。用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Cr~( 6)在酸性条件下可直接  相似文献   

2.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较常采用的方法是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该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和较低检出下限等优点。总铬的测定则系先将三价铬氧化,使成为六价铬离子后,再用二苯基碳酰二肼显色。三价铬的测定通常是以水中总铬量减去六价铬量的差值计算而得。  相似文献   

3.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有关,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100倍,是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但混浊水样中六价铬的测定需用锌盐沉淀分离法后取滤液才能测定。 我们根据三价铬不干扰六价铬测定的原理,选择适当的还原剂,将混浊水样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后加显色剂的溶液作为参比,测定了混浊水样中六价铬,浊度的影响能被参比溶液自动扣除。方法简单、实用,测定结果较为满意。1 实验方法1.1 仪器 722型分光光度计。1.2 试剂 还原剂:盐酸羟氨10%,碘化钾10%,抗坏血酸10%,亚硫酸钠10%;  相似文献   

4.
本人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即CTC)富集、测定六价铬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证明,CTC完全可以用于痕量六价铬的富集、分离,并以二苯碳酰二肼分光比色测定。现将实验结果介绍如下,并对富集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碱式氯化铝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用于河水的净化、工业废水的处理等各个方面。为了检查碱式氯化铝的质量,必须分析其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测定总铬的含量是一个常见的重要分析指标。目前总铬的测定一般都采用硝酸一硫酸前处理,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三  相似文献   

6.
对水中六价铬和三价铬的测定,常常是在清水中进行。然黄河水体中含沙量多且含沙量经常变化。因此,必须确切了解铬离子在水和砂中的分布情况,方便于拟出测定黄河水体中铬的方法。我们在有关资料的基层上,利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测定铬的方法进一步作了黄河泥沙对铬(Ⅵ)和铬(Ⅲ)的吸附情况的试验;研究了硝酸对铭(Ⅲ)的防吸和解吸能力;并比较了几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实验,探讨了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效果、土壤中六价铬初始浓度和甘蔗渣添加量对六价铬还原反应一级动力学的影响、微生物对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及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机理。结果表明,甘蔗渣能有效地降低污染土壤中铬的浸出毒性和去除土壤中的六价铬。当甘蔗渣的添加量为5%,六价铬浓度低于1 740 mg·kg~(-1)时,培养70 d内,土壤样品的浸出液中六价铬未检出,培养90 d内,土壤中六价铬的去除率趋近100%。土壤中六价铬的还原反应速率随六价铬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甘蔗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灭菌和未灭菌条件下,甘蔗渣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差异性不显著。甘蔗渣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机理可能是甘蔗渣中的蔗糖和纤维素先降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接着葡萄糖和果糖将土壤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  相似文献   

8.
测定微量锑多用罗丹明B、孔雀绿、邻苯二酚紫、溴邻苯三酚红作显色剂,亦有报导用2-(3.5-二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为3.5-二Br-PADAP)分光光度测定锑的。我们对罗丹明B、邻苯二酚紫、溴邻苯三酚红、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5-Br-PADAP)作比较试验表明,5-Br-PADAP测定锑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色泽稳定,重现性良好。本文报告用5-Br-PADAP作显色剂,研究在水-丙酮介质中测定锑(Ⅲ)  相似文献   

9.
聚苯胺对铬(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苯胺为吸附剂,静态吸附六价铬离子。聚苯胺采用氧化法在常温下合成,用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吸附时间和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得出聚苯胺对六价铬离子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在20℃、溶液pH值为3时单分子层最大吸附能力为198.41mg/g。并根据实验计算出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H°、△5°和AG°。通过研究得出聚苯胺可以用作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  相似文献   

10.
铬在工业中的应用较广泛,在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影响也较大,所以在环境污染检测项目中被列为需要检测的主要有毒元素之一。已往多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测定六价铬,但对于三价铬的直接比色测定方法,目前国际上研究得不多。该法灵敏度不太高,因此继续研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比色测定三价铬的方法仍有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对焦化废水总铬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 mg/L模拟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锰酸钾氧化-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废水中总铬,研究不同条件下粉煤灰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煤灰粒径、粉煤灰用量、搅拌时间、pH对总铬去除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最佳条件:粉煤灰粒径为150μm,粉煤灰用量为4.00 g/L,搅拌时间为40 min,pH为3.在最佳条件下,总铬去除率可达98.82%.(2)在粉煤灰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最佳条件下,粉煤灰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总铬去除率达90.00%.(3)粉煤灰处理焦化废水,可以以废治废,而且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原料获取方便,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钒是土壤中微量有毒元素。钒的测定国内外都用PAR、N苯甲酰苯胲、二甲酚橙、二苯胺磺酸钠作显色剂。干扰元素的分离多用萃取法,方法不够简捷。用于土壤中微量钒测定的报导极少。我们在反复试验中提出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用邻苯二酚紫(PV)作显色剂测定钒的新方法。PH=6时,三元络合物呈紫色,虽然光谱未发生红移现象,但有意义的是试剂的吸收由660毫微米移到600毫微米,提高了对比性,  相似文献   

13.
铬渣酸溶性六价铬浸出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铬渣中的六价铬的在硫酸中浸出行为,分别研究了温度、硫酸浓度和铬渣粒径对酸溶性六价铬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酸溶性六价铬酸浸为化学反应过程,可用"颗粒不变缩核收缩芯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尝试法,确定酸溶性六价铬浸出过程为内扩散控制类型,表观活化能为9.32 kJ/mol;在此基础上,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温度、硫酸浓度和铬渣粒径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快冷-等温转变对铬渣进行固化处理,通过调整配料成分确定最高固化温度,使铬渣的处理量最大且软化温度最低,以利节能和实际工业应用。结果显示,混合物以含铬渣35%~40%、粘土35%~45%、河沙10%、粉煤灰10%时,软化温度最低为1120~1125℃,固化产物经过标准毒性浸出,所测定的浸出液六价铬离子浓度低于0.8mg/L。该固化方法具有操作流程较短、铬渣处理量大等优点,可成功固化其中的六价铬离子。其固化原理是铬渣中铬离子在高温下迁移至相界面,在合理的冷却过程中稳定存在于相界面,而不易被浸出。  相似文献   

15.
工业废水中总铬的快速消解和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在测定工业废水中总铬时,用蒸汽消解法,在硝酸介质中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并使铬转化为可溶性Cr(Ⅲ),用活性炭吸附脱除残余的有机物、色素和胶状物。在室温下以Ce(Ⅳ)氧化 Cr(Ⅲ)为Cr(Ⅵ),NAN3还原过量的Ce(Ⅳ),然后用二苯碳酰二肼(DPC)光度测定。平均回收率约98%,水样中铬含量为0.352ppm时,相对标准偏差为2.3%。  相似文献   

16.
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的分布及赋存特征是土壤异位淋洗技术是否可行的关键依据。以西北某废弃铬盐厂铬污染场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基本理化参数及各粒径污染物的浓度,探究总铬和六价铬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并通过铬的赋存形态分析确定清水作为淋洗剂,开展异位清水淋洗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粗颗粒物料(粒径分别为:9.50 mm、2.00~9.50 mm、0.841~2.00 mm及0.25~0.841 mm)占土壤总质量的比例达到93.36%,总铬和六价铬污染物富集于土壤细颗粒(粒径0.25 mm);同时,土壤各级粒径颗粒中水溶态和弱酸提取态铬所占比例均大于50%;以清水做淋洗剂时,总铬和六价铬的去除率分别高于60%和80%,且淋洗后土壤各级粒径中六价铬含量均低于30 mg·kg~(-1),达到修复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投加不同比例的Fe SO4·7H2O、Fe SO4·7H2O和Ca(OH)2混合物及Na HSO3,通过测定土壤及浸出液中六价铬、总铬以及铬的形态,比较3种稳定剂对该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Fe SO4·7H2O和Na HSO3对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效果都较好,可以有效还原土壤中六价铬并能降低土壤中总铬的浸出浓度。当Fe SO4·7H2O投加量为2%时,土壤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9.0%和57.5%;当Na HSO3投加量为0.8%时,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7.7%和42.2%,与前二者相比,Fe SO4·7H2O和Ca(OH)2混合物还原稳定化效果较差。投加Fe SO4·7H2O能够将土壤中活性大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稳定的有机态和残渣态铬;而Na HSO3主要将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铁锰氧化态铬,其稳定化效果要差于Fe SO4·7H2O。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制革厂中测定Cr(Ⅲ)的分析方法常常采用氧化法,即将Cr(Ⅲ)氧化成Cr(Ⅵ),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或者用二苯氨基脲显色进行比色测定。这样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操作时间过长难以及时指导生产。虽然有将EDTA直接用于测定Cr(Ⅲ)的报导,但是,实验条件的选择是保证测定结果准确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铬渣的固化/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探讨了用水泥粘结剂对铬渣进行稳定化的方法。结果表明,把高炉矿渣和粉煤灰加入水泥基材中对铬渣进行固化,固化体抗压强度达到30MPa以上,浸出毒性大大降低,浸了同液中六价铬浓度在容许范围内,建议可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含EDTA的二苯卡巴肼显色剂测定水样中Cr^6+,并且将(1+1)硫酸和(1+1)磷酸等体积配成混合酸,显色时加入1 mL混合酸与2 mL显色剂.与原方法相比,延长了显色剂的存放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且保证了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