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的种类,性质,产生条件。讨论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主要因素和絮凝机理的多样性;列举了徽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传统絮凝剂而言,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范围广、絮凝活性高、安全无害、无二次污染、可为生物降解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影响因素,指出被絮凝物质的性能、温度、pH值、金属离子、絮凝剂的浓度及附位点均对微生物的絮凝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指出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侧重点,对开展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佳  赵晓祥 《四川环境》2005,24(3):60-63,78
本文对近两年来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这些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领域包括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微生物絮凝剂与其它絮凝剂的复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物学研究,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的优化等。并对今后生物絮凝刺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鸣 《四川环境》2009,28(3):71-74
絮凝沉淀法是水处理中的有效方法,絮凝剂的选择是该方法中的关键因素,根据其化学成分的不同,一般分为无机、有机、微生物絮凝剂三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其用量小、絮凝速度快和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使用情况及研究进展,并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筛选合成条件,成功地研制了一种絮凝效果优良的阳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并就聚合物的阳离子度、特性粘度以及pH值、搅拌时间对絮凝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大分子量时,阳离子度24%左右,体系的絮凝效果最佳;体系pH一8左右,絮凝剂WF-1最有效;选用WF-1与其它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应用效果很好;WF-1是一种很有效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6.
絮凝剂的开发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MBF)和其他絮凝剂进行了介绍,综述了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对以上几种絮凝剂在废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比较了几种絮凝剂的特点,并对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吴桐  张博  秦涛  刘军海 《四川环境》2010,29(2):104-108
絮凝沉淀是水处理中的有效方法,天然淀粉经过变性处理可成为优良的絮凝剂,由于其绿色环保、原料来源广和易生物降解等特点,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变性淀粉絮凝剂的种类及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变性淀粉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27。考察了碳源、氮源、pH、温度、培养时间等多种因素对絮凝剂(命名MBF—27)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pH为7.0、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时,絮凝剂MBF—27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3.8%。红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该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同时,生物絮凝剂MBF—27对气田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0.77%和86.1%,优于传统的絮凝剂聚乙烯丙胺(PAM)和三氯化铁(FeCl3)。  相似文献   

9.
黄方  张洁华  钟靖  胡婧 《四川环境》2006,25(4):25-28
本研究采用絮凝法对再生造纸废水中含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的悬浮物进行处理试验,比较了硫酸亚铁与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和聚硅酸氯化铁盐两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研究了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盐的铁硅比、pH值、碱化度以及投加量与废水除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絮凝效果优异,除浊率达到98%,上清液无色透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种内河水质净化方法的对比,分析了絮凝沉淀法净化内河水质的优势,阐述了絮凝剂投加和絮凝沉淀设备选用的要点,并以福州市安泰河水质净化工程为例,介绍了絮凝沉淀法净化内河水质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絮凝剂和助凝剂,对聚合物驱采油污水进行了聚丙烯酰胺絮凝实验。通过絮凝效果的比较,筛选出两种絮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XN-Ⅲ和XN-Ⅳ。实验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加入量、沉降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不同去除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最优去除方法,为现场采油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脱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保气田水水质处理效果,除正确选择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外,还必须选择相应的化学处理药剂。针对川东气田水水质状况,对多种絮凝剂进行了评价和筛选室内实验。综合考虑5种药剂性能和价格,无机絮凝剂选择TSY4-1效果较好;综合考虑5种处理方法的效果和药剂价格,选择TSY4-2有机絮凝剂作有机浮选剂效果较好。为验证室内实验结果,在川东气田池34井和卧20井气田水处理站分别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筛选的组合配方药剂完全能够替代进口水处理药剂,能满足川东气田水水质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的生产废水不仅具有炼化废水的复杂性,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给絮凝药剂的筛选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715、728两种絮凝药剂的现场应用实验,找出了不同水质情况下的最佳投药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水中含油量大于100mg/L时,715药剂加入量控制在150~180mg/L,728的加入量为4mg/L,此时油、SS、COD、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41%、41%和82%。当污水含油量在30mg/L以下时,715药剂加入量为90~120mg/L,728加入量为2.7~3.3mg/L,此时油、SS、COD、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71%、38%和89%。经实验筛选出的这两种药剂可以利用现有的加药系统设备加入污水,加药处理后能提高出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4.
油田井场废水高效絮凝剂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长庆油田井场废水特点,研制了三种适合于长庆油田井场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将研发的絮凝剂与普通PAM分析进行对比,新型絮凝剂对色度及石油类的去除比常规PAM去除率提高了50%左右,悬浮物及COD的去除率亦分别提高了20%和30%。现场应用表明,研发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钻井废水含油量高、化学需氧量高、悬浮物浓度及色度高的特点,综述了化学破乳法在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化学法破乳的机理、絮凝剂的种类和性能。并提出絮凝剂逐渐由无机向有机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碱铝复配絮凝剂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CHI)/碱铝(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炼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将之与聚丙烯酰胺(GD-112)/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处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HI/PAC复配絮凝剂在复配比为1:5,pH为7,搅拌10min且沉降1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少、浮渣少、毒性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