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燃煤锅炉硫氧化物的来源及特点煤中的硫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硫包括黄铁矿硫和硫酸盐硫,有机硫包括硫醇和硫醚。燃烧时大部分硫与氧化合生成SO_2随烟气排出。在高温条件下,当有氧存在时,其中一部分SO_2转化为SO_3,SO_3占SO_x的比例仅有0.5%~5%,排入大气中  相似文献   

2.
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其可燃硫(主要指黄铁矿硫和有机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但不是所有的可燃硫都一定会以SO_2的形式释放出来,因为部分SO_2可能被煤灰中的游离石灰固化成硫酸钙。为了估算硫排放量或脱硫效率,最好用煤中的游离硫而不是总硫(游离硫加固化硫)。  相似文献   

3.
论煤脱硫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煤是重要的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重大。但是,煤的应用往往由于它含有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而带来许多麻烦。煤中的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等无机硫和有机硫。这些硫化物在煤燃烧时,转化为硫的氧化物,从烟道排入大气;在用煤作原料制水煤气或半水煤气时,则转化为硫化氢和羰基硫等排入气体;在用煤炼焦时,除转  相似文献   

4.
徐正中 《环境工程》1992,10(5):15-20
通过煤中硫在燃烧过程排放率的实验研究,得出硫排放率与飞灰中钙镁铝铁含量的加权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建立了燃煤硫排放系数与灰中碱性物含量的关系式及图表,对确定煤燃烧所引起的SO_2污染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烧煤产生的污染是当前用煤的最大问题,也是扩展用煤范围的最大限制。酸雨的头号元凶便是烧煤所散发的硫化物。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煤燃烧之前将硫脱除,但是,采用生物技术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酸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主要来源便是烧煤散发出的硫化物。按美国空气净化条例对散发硫化物的标准 (1.2磅/10~6英热单位),必须将煤中90%的硫脱除。已有几种方法在燃烧之后或燃烧过程中脱除硫,但还没有一种办法在燃烧前脱除大部分硫而达到空气净化条例的标准的。煤中的硫以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在燃烧之前,可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有效地脱除无机硫化物,但有机硫的脱除仍是一大  相似文献   

6.
1 煤中的硫煤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黄铁矿硫及硫酸盐硫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与煤的碳氢化合物相化合,因此只有通过断裂化学键才能脱硫,而用常规的洗选技术不能达到脱硫目的。黄铁矿硫可以分成共生的和后生的两种,前者在煤中呈微细颗粒状分布,用一般的洗选技术难以脱除;后者则呈较大颗粒状分布,易于脱除。硫酸盐硫能溶解于水,去除简便,但其只占煤中硫含量的一小部分。有机硫分布相当均匀,而黄铁矿硫则变化很大。在低硫煤中,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含量一般随黄铁矿硫含量的增高而升高,但并非以相同比例变化。煤燃烧前脱硫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贵州主要开采矿山晚二叠世煤中不同形态硫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形成于海水影响较小环境中的煤以低的硫含量 ,偏正的δ34S值为特点 ;形成于海相或受海水影响较大的环境中的煤 ,则具有高的硫含量和偏负的δ34S值 ;在高硫含量的煤中 ,有机硫和无机硫具有弱的相关性 ,可能它们具有一致的来源 ;煤中有机硫的同位素组成对成煤环境是灵敏的 ,可作为成煤环境划分指标 ,根据有机硫含量和同位素组成 ,可分出海水对煤层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煤的脱硫     
煤作为能源利用时,除碳和氢以外,很多元素成为环境污染物,为寻求煤的利用和环境的协调,煤的脱硫是不可缺少的,现概述日本煤的脱硫方法。1 煤中硫的存在情况 煤中的硫可大致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无机硫主要是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脱除煤中硫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硫在煤中的不同富集状态,微生物对有机硫和无机硫的作用机理,并对微生物脱硫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二、煤炭脱硫煤一般都含一定量的硫(0.25—7%)。煤中的硫化合物可分成两大类:(1)无机硫化物;(2)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多以黄铁矿(FeS_2)的形式存在,占总硫量的40—90%;其次是有机硫(如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以及氧化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燃料在电站锅炉中燃烧后产生大量排烟,在排烟中除含有粉尘、SO_2以外,还有NO_x成为污染大气的三害,特别在使用多灰份、高硫、劣质燃料时,采用常规的高温燃烧技术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目前国外广泛采用高效除尘、高烟囱扩散及燃料和排烟脱硫等措施,排烟中粉尘和SO_2对大气污染的危害已渐趋和缓,而对NO_x目前还没有找到彻底根治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济南市大气气溶胶中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5年夏季、冬季分别连续进行1个月的PM_(2.5)样品采集,并分析无机离子、碳质组分与水溶性二次有机碳(WSOC)的组成、浓度水平及来源.结果表明,济南市冬季PM_(2.5)的质量浓度[(158.3±95.3)μg·m~(-3)]约为夏季[(75.3±25.9)μg·m~(-3)]的2倍,在我国其浓度处于中上等水平.无机离子的总浓度呈夏低冬高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SO_4~(2-)、NO_3~-、NH_4~+是浓度最高的3种离子,且这3种离子的相关性均较好,NH_4~+在夏季和冬季均以(NH_4)_2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大气中存在较高程度的SO_2和NO_2的二次氧化,其中硫氧化率(SOR)呈夏高冬低的变化特征,而氮氧化率(NOR)呈相反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分析PM_(2.5)中阴、阳离子电荷平衡可知,PM_(2.5)呈弱碱性.基于热力学模型ISORROPIA-Ⅱ,结果表明冬季PM_(2.5)的酸性比夏季强.OC与EC浓度均呈夏低冬高的变化特征,由OC/EC的比值、WSOC/OC的比值和估算的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可知,夏季二次污染的程度比冬季更为严重.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济南市夏季无机离子主要来自二次氧化及生物质燃烧,而冬季无机离子主要来自煤炭燃烧及其产生的前体物经光化学氧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韩城燎原矿11#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城燎原矿的11^#煤不同深度的煤样中的微量元素P、U、Ge和Ga进行分析,发现为11^#煤低磷煤;煤中U和Ga的含量均低于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只有Ge含量略高于地壳中的平均含量。计算了这些微量元素与三态硫、灰分和挥发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Ga在煤中主要以无机态存在。P在煤中可能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小部分以无机态存在。U与Ge在煤中可能主要以有机态存在,以无机态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重庆环境科学》1993,(4):27-27
该成果依据硫铁矿冶炼物化原理和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建立方程、确定设计参数和生产操作指标,调控矿煤粒径,使用碳加催化剂还原SO_2。主要技术指标: 1.入炉矿石利用率为61.5%; 2.吨产品生产成本490元; 3.吨产品排放废渣和硫分别为8.3t和0.82t; 4.大气环境SO_2日平均浓度和任何一次浓度分别为0.06mg/m~3和0.25mg/m~3; 5.烟囱SO_2和H_2S排放量分别为20.9kg/h和7.2kg/h; 6.硫酸雾平均排放浓度为207.2mg/标干·m~3。该技术现已在7个厂家使用,形成了6500t硫磺的实际生产能力,年产值和利税  相似文献   

15.
从燃烧高硫煤的烟道气中同时脱除灰粒和SO_2的新的、经济的方法已在中试厂中研究成功。采用该法处理的烟道气能符合EPA的排放标准,并可产生副产品—肥料,而不是无用的废物。美国具有巨大的资源,但几乎所有中西部煤的含硫量都很高,大部份在2%以上。而按照EPA的排放标准,煤的含硫量最高不得超过0.5%(如果煤中的硫全部以SO_2进入烟道气时)。因此尽管高硫煤热值比低硫煤高,但如果没有合适的脱硫方法,那么大量高硫煤也就无法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重庆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审查,南桐矿务局与浙江大学燃料利用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高硫煤洁净配制成型燃烧技术的工程应用项目,通过配煤、筛分降硫、洗选脱硫、高温固硫添加剂掺配、炉前成型、固硫燃烧等洁净煤工艺技术的综合使用,解决了高硫煤使用中的SO_2排放问题和层状  相似文献   

1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测定了家用蜂窝煤炉烟尘及燃煤电厂飞灰上存在的硫的化学状态,鉴别有SO_3、SO_4~-、SO_2和SO_3~-几种不同的硫化合物,讨论了燃烧条件对硫的化学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智能测硫仪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智能测硫仪,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硫在高温空气流中燃烧、分解、定量地转化为二氧化硫,用库仑滴定法测定。水中无机硫化物的干扰用乙酸铜均匀沉淀法去除。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二硫化铁(FeS_2)是煤炭中常见的伴生矿物之一,含硫较高的煤炭在燃烧时产生的氧化硫气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当然,煤炭中的硫化物有多种形式(无机的和有机的),但最具危害性的硫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陕西省民用散煤燃烧烟气中气态污染物(CO、NOx、SO_2)的排放因子,选取陕西省居民家庭使用频率较高的块煤及蜂窝煤,利用自行设计的采样系统对燃烧烟气中的CO、NOx、SO_2排放因子进行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燃烧条件下,烟煤、无烟煤、蜂窝煤气态污染物CO排放因子分别为:64.1、38.4、35.1g/kg;NOx排放因子分别为:1.49、1.21、0.50g/kg;SO_2排放因子分别为:3.48、1.35、1.23g/kg。NOx排放因子大小顺序为:烟煤蜂窝煤无烟煤,CO、SO_2排放因子大小顺序为:烟煤无烟煤蜂窝煤。获得了2016年陕西省民用散煤的气态污染物排放清单;块煤CO、NOx、SO_2的排放量分别为13.13、0.346、0.61万t,贡献率均超过了85%;农村生活领域散煤三种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陕西省生活领域散煤排放总量近80%。因此,农村地区散煤的治理是陕西省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