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尘作业分级的理论与实践──纪念GB5817国标实施十周年蔡希智(白银公司劳研所,甘肃730900)1996年11月1日是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以下简称有尘作业分级)国家标准实施十周年。回顾这项在我国劳动保护史上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
生产工人长期接触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等职业病,为了解水泥行业粉尘危害的现状,我们对本市水泥行业进行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1概况莱芜市共有水泥企业12家,年产水泥60万吨。本次调查检测企业12家,检测粉尘作业点129个,进行粉尘分级的岗位93个,调查粉尘作业人员1244人,占职工总数的65%。2调查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及LD84—199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的要求,测定…  相似文献   

3.
国家标准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工人接触粉尘危害程度的依据。1991年我厂对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GB/T5817-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已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是对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修订。该标准将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为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助于企业加强粉尘作业场所分级管理,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也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中,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分级单元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_2(F)]的百分含量以及工人接尘肺总通气量三项指标来综合反映的。依据标准,对于生产性粉尘工人活动范围小(仅有一个粉尘浓度测点),单品种物流生产工艺的分级单元,上述三项指标是容易确定的。但实际工作中,并非所  相似文献   

6.
推动企业开展劳动条件分级工作的几点思考李伟光(山东省劳动厅)自1983年以来,我国陆续制订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条件分级标准。主要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低温作业分级》等。这些标准的共...  相似文献   

7.
体力劳动强度和有害作业分级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廖邦富(四川长城特殊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四川江油621701)体力劳动强度和有害作业分级,是近年来劳动保护方面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是根据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搞好辽河油田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工作,我们按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于1989~1990年对辽河油田下属七个大生产单位的铸造、汽修、金属预制、混凝土预制等21个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是基于当时的检测手段和对粉尘的认识而制定的。随着作业环境粉尘治理工作的发展和粉尘检测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粉尘危害机理认识的深入,该分级存在的许多不足逐渐暴露出来。这主要是由于该分级依据的是采用短时定点采样测得的粉尘作业场所的全尘环境浓度。例如在水泥企业,由于作业环境空间的粉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空间也表现出不同的粉尘浓度值,因而采用短时定点  相似文献   

10.
问: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全国将有6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有毒作业分级试点工作,这是继前几年劳动部主抓的高温作业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之后,又一项职业卫生的重要工作。请您给我们的读者谈一谈,什么是有毒作业分级? 答:简单地说,有毒作业分级,就是将企业的有毒作业按作业人员实际的受危害程度分出档次,根据轻重缓急、区别对待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技术性措施和政策性措施,促使其逐步改变现状,减轻职业危害,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国家标准GB12331-90对有毒作业分级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作了明确部定。 问:对工业毒物…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矿山推行呼吸性粉尘(以下简称呼尘)监测新技术的实践,分析了矿山粉尘作业的基本特征,根据我国劳动条件分级的基本理论和美国矿山局标准,探讨了以“SiO2浓度”参数和呼尘在矿山粉尘作业中的分布现状为依据的《矿山粉尘作业分级》方法,可供矿山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工作的。一、抓重点,逐步开展分级工作按照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等4个国家标准进行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职业危害状况,明确今后治理方向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卫生监察的基础工作。与传统方法相  相似文献   

13.
李少平 《安全》1995,16(5):29-30,38
1 问题的提出 为加强测尘工作的科学管理,国家颁发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这对指导实际监测工作,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4.
本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的危害性粉尘。 1基本定义 1.1 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2 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 工人在有生产性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1.3 工作地点 工人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4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生产性粉尘中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1.5接尘时间 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 1.6 工人接尘时间肺总…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我国颁发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和《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两项标准。为了贯彻这些标准,搞好粉尘治理与监测工作,急需 研制提供一批便携式快速粉尘测定仪器。 粉尘的测量方法有两大类,均以计重浓度(毫克/米3)米表示。一类是用粉尘采样器,称为滤膜采样计重法。采样器现场采集粉尘后不能立即得知粉尘浓度结果,而需送至实验室,用分析天平称重后,经计算才能获得。这种方法要求操作人员操作谨慎与熟练,如仪器亦能达到规定要求,则测尘精度较高,因而常用于抽查和同测尘仪的对比试验中。另一类是快速测尘仪,它不仅具有快…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最近,湖南省在进行岗位结构工资制要素的测评工作中,决定将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列为这项工资制度五大要素中的两大组成部分。 测评这两个要素的依据,是《高处作业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有毒作业分级》等国家标准。这项测评工作指定由劳动保护监察部门组织进行。测评的结果,作为确定岗位结构工资的根据。湖南省将劳动环境和强度作为岗位结构工资的要素@吴官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12331《有毒作业分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混合毒物浓度超标倍数、危害程度级别的计算方法,探索了毒物联合作用职业危害的分级方法,可供有关部门研讨。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工作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对未成年工有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按规定他们不能从事的劳动包括:《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国家标准中第一级以上的接尘作业;《有毒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第...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冶金工业部、四川省劳动厅、四川省冶金工业厅、德阳市劳动局开展粉尘危害分级工作的试点企业,分级工作从1991年4月开始,于1991年10月告一段落。 1.分级试点前的准备工作 (1) 提高认识。粉尘危害分级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性强,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因此,提高职工对粉尘危害分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组织全厂职工及有关人员特别是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标准,使他们认识粉尘危害分级  相似文献   

20.
呼吸性粉尘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符合BMRC曲线透过率的固定微粒,即指能够到达肺泡,并引起尘肺的粉尘,一般指小于5μm的粉尘粒子。矿山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是按粉尘的种类,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低和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超标倍数等三个因素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