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0年6月24日上午,某化工厂焊工班在1号、2号、3号贮罐之间安装纵向走台。9点多钟,焊工王某将割枪借给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使用,20分钟后,割枪被还回。王某接枪后,顺手就近把割枪插入2号罐顶上的连接口内。中午11点30分下班时,工人李某去关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阀门,氧气瓶高、低压正常退气完毕,李某却发现乙炔瓶高、低压表指针均已回零,说明瓶内乙炔气已经跑空了。李某立即告诉了班长张某,但并没有引起张某的重视。焊工王某也没理会,从罐顶连接口中提出割枪拆下,离开现场吃饭休息去了。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厂化肥车间变换岗位在停车检修 中,由于把五百立方米的半水煤气倒入变换鼓 风机室等处,正好室外焊工检修作业动火,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虽未造成伤亡,但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事后,厂里发动群众对事故进行了总结,采取了措施,加强了岗位责任制。 今年有一次又在这个岗位系统,煤气鼓风机抽负,整个系统氧含量高达 5. 4%.上层触煤温度迅速升至 780℃,就在这即将爆炸的紧急时刻,由于有了岗位责任制,车间设备员及时发现综合塔倒淋阀有反常现象,立即跑到操作控制室进行紧急停车,避免了一次重大恶性爆炸事故。由此可见,只要吸取教训,事故完全可…  相似文献   

3.
1979年8月20日镇江焦化厂发生 了一起奇怪的爆炸事故,当焊工在3 号储苯罐作业时,这只空苯罐突然发 生爆炸,死亡3人。 这个厂有三个储苯罐。原安装在象山脚下,为防止被山石塌方砸坏,1979年6月移到江边,由机修钳工班负责安装。在动火焊接前,机修工先将储苯罐入孔打开,用清水冲洗,又进行了通风和明火试验。顺利完成了焊接安装任务后,他们关闭了入孔盖,提请验收。此后不久,验收组又提出储苯罐还要接长出口管道和焊接避雷针。这时因机修钳工班调往他处,厂领导就把这项任务交给没干过这种活的动力车间维修班。8月20日上午,两名焊工在3号罐顶焊接加…  相似文献   

4.
厂长上天     
二硫化碳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易燃液体。当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1.25-50%爆炸极限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如果谁不相信这一点,盲干蛮干,谁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有一次,天津市汉沽区旭日化工厂二硫化碳计量槽出现裂缝。车间负责人找焊工去焊接,焊工说:“没有安技部门签字不能焊,否则不安全。”当时因安技人员不在厂里,车间领导便把一位厂长找来了。这位厂长来到现场不问安全不安全,就对焊工说:“可以试试嘛!”说罢从兜里掏出火柴划着走上槽顶,晃了几下说:“没事,我站在上边给你壮胆,要是爆炸,就一起上天!”焊工见厂长如此“勇敢”,…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们是光华无线电仪器厂模具车间的磨床工。我们磨床车间不足六、七十平方米,安装了不同型号的6台磨床,既没有吸尘装置,许多零件又要干磨,因此,车间里粉尘弥漫,一个班下来,工人的身上、床子上都落上一层粉尘。 我们曾多次向厂领导反映情况,要求改善劳动条件。领导先是不予回答,后又推脱一时解决不了,不了了之。去年和今年,四机部和安徽省国防工办的检查组来我厂检查工作,对磨床车间粉尘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并要求立即解决。厂领导答应今年上半年予以解决。可是干打雷不下雨,如今快到年底了,依然杳无音讯。我们不知道厂领导…  相似文献   

6.
潘行球 《劳动保护》2003,(10):58-59
随夫打工致伤,老板否认招用。段某,女,江西省波阳县人。2002年5月随丈夫到某市一公司从事抛光工作。同年6月4日下午3时许,段某在该公司抛光车间上班工作过程中,因被抛光机卷入,导致右前臂粉碎性骨折.随即被送往医院诊治。后经鉴定属10级伤残。公司老板为她支付了2600余元医疗费用后,认为事故发生与段某本人也有责任,就不再继续支付其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机械刀片厂劳资科副科长、负责安全工作的谢阿尧对工伤事故调查认真仔细,寻根究底查实情。 去年有一天,老谢接到车间的一份工伤事故报告:有个女磨工在磨刀刃时,不小心刀片掉下来刺穿了她的防护鞋,将脚趾戳伤。老谢马上赶到车间查看,但伤者已经医生包扎后回家休息,那双被戳破了的防护鞋也带回家了。老谢想,工人穿的防护皮鞋起不到防护作用,这不是件小事,应该查清楚,以防后患,他来到受伤女工家里详细询问受伤经过。这个女工说话时吞吞吐吐,老谢让她将防护鞋拿出来查看,发现鞋的破损处与脚趾受伤部位不吻合。老谢耐心地启发教育她说实话,终…  相似文献   

8.
已是腊月二十五了,离春节只有几天。大街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都为着过大年忙碌。在市政府机关一间会议室里,我们一伙人在副市长的主持下,正围绕市油脂厂一个大油罐检修问题唇枪舌剑……“你厂一个空油桶,请了外面一个焊工吹割。人家割枪刚挨上,砰的一声,油桶跳到了半空中,焊工吓得个半死。还好,只烧伤点皮。前个月,11月14日,也是一个空油罐车,拿到化机厂修理,结果人家一点焊,当场炸死了焊工,还重伤旁边一个钳工。头两次容器最大才十几个立方,人是站在外面检修,这次要焊补的800立方空油罐,罐底烂了一个洞,人非得从人孔…  相似文献   

9.
我厂广泛传颂着李井太速排险情,避免一次焦炉煤气回火爆炸事故的故事。 一天下午,这个厂的一个变电所进行继电保护调整试验,在联络中有些差错,造成了突然停电。电一停,这个厂燃气车间的煤气鼓风机也被迫停运。正在燃气车间调度室值班的李井太老师傅发现这一紧急情况之后,立即通知洗涤班工人马上处理。一分钟过去了,不见回音。这时老李发现调度室里的水柱压力表眼看就要降到“零”位。这块压力表的作用非同小可,这个车间的煤气是安全供应还是有危险情况,它都能及时反映出来。压力表的水位要是降到了“零”位,说明煤气管里的煤气压力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工伤咨询     
《现代职业安全》2007,(2):92-93
在单位突发疾病回家后又送医院死亡,能定为工伤吗?编辑同志:某公司李某患有高血压病,但其工作任劳任怨,长期加班加点工作。2005年4月17日15时在车间装配工作中感觉身体不适、头痛,并向车间主任反映。主任让其立即回家休息,但其仍坚持工作到17时才回家。第二天早上8时病情加重,送医院抢救,下午15时去世。请问:李某的情况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能认定为工伤吗?洪明  相似文献   

11.
平日看电影,其中若有涉及伤亡事故的情节,自己总爱分析分析,从中找出点经验教训。这也许是我作为一个劳动保护工作者的“职业病”吧! 看过日本电影《生死恋》的人,无不为年轻、美丽又多情的女主人公夏子死于一次意外的爆炸事故而惋惜。我在惋惜之余,却又联想到夏子之死实非意外,因爆炸早有预兆,隐患早已埋伏,这在影片中有两处情节可以说明:一次,在夏子工作的试验室里,有个职员不慎将化学物品散落在地上引起了燃烧,经过紧张的抢救,火才扑灭,试验室主任为此打了那职员两个耳光,还骂他。“混蛋!”另一次,夏子正在试验室工作,她的情人大宫突然来…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事安监工作艰难,女同志从事安监工作更难,这是安监战线许多同志的共同看法和观点。然而,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安监局有一位女同志,常年奋战在安监一线,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就是绿园区安监局监察大队大队长邹春娜。近日,记者亲眼目睹了邹春娜从事安监工作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0月21日夜,雨。 怀化化工厂合成氨车间6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距22日零点只差3分钟了,忽然脱硫岗位响起一阵长达7、8秒钟的铃声。这是厂里规定的紧急停车信号。操作工正欲与后工段联系,接着又是一声长铃。化工生产瞬息万变,看来此刻紧急停车不容迟缓了,他立即关机,切断煤气源。3分钟后,从后面合成车间传来“轰”的一声巨响,一条火龙从车间里蹿了出来…… 事后,人们看到合成车间七号2D型六段氢氮气压缩机,它那厚六,七十毫米的二段缸体炸飞了一大串;十几公斤的钢铁碎片击穿屋顶墙壁,落在20米之外。距爆炸中心有15米的车间墙壁被气浪撞…  相似文献   

14.
焊接作业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十种特种作业之一。焊接过程会产生高温电弧和有毒有害烟尘,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焊工电光性眼炎、白内障,皮肤烫伤,中毒和尘肺;电焊作业焊工要接触电源,且属带电作业,故又易产生触电事故。长期以来,人们对输入焊机的电源触电事故预防...  相似文献   

15.
6月13日,浙江金华化工厂五硫化二磷车间黄磷酸洗锅发生爆炸,死亡8人,伤9人,300多平方米的车间全部炸毁,迫使全厂7个车间停产,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爆炸是由黄磷在浓硫酸中清洗时所产生的激烈化学反应引起的,完全是违反试验规范,冒险蛮干的恶果。黄磷酸洗工艺,是一种新工艺,全国只有金华化工厂用于工业性试生产。该厂领导对黄磷酸洗这样重大的工艺改革试验,事先未向有关部门汇报请示,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没有组织专门的试验班子,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技术数据极缺乏的情况下,就组织了小型试验。本来,这种小型试验就是违反科学、盲目乱干…  相似文献   

16.
在国外     
新型焊工面罩 美国Enerjee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焊工面罩,面罩上安装了一种称之为“快速玻璃” 的滤光片。这是种液晶元件,在引弧时滤光片立即变黑。焊工在焊接时无需用手抬起或放下目镜,两手能自由地对准工件,送进焊丝。由于不需象传统的面罩那样,要在放下护目镜之前对准焊件、试验引弧,因此,改善了焊工的劳动条件。这种快速玻璃面罩是在安放护目玻璃的地方装一个暗盒,里面装有UV/1R滤光片。它是一种电-光学装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三只光电三极管和一只小蓄电池。在通常的环境光照下,滤光片相当于4#焊工玻璃,焊工能很清楚地看见工件…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去年11月27日,我厂动力车间有个焊工在回水池旁安装水管。气割铁管前,他检查乙炔器,遵章操作,皆无差错,不料刚一点火,“呼”的一声,乙炔发生器爆炸了,桶盖飞起十几米高,险些伤人。又检查一遍,仍未发现问题,再次点火,又爆了。怎么回事呢? 厂技安科、保卫科找来焊工老师傅一起检查分析原因。原来是焊枪割嘴的质量差,使它和喷管的接头不严密,造成回火。一位老师傅还当场查试了另一把新割嘴,也有同样缺陷。 焊枪质量差是严重的事故隐患。 希望制造单位,把好质量检验关,为用户安全着想。焊枪质量差险些伤人$重庆轮胎厂安技科…  相似文献   

18.
一次,吉化染料厂2号车间甲苯精馏塔停车检修。在拆塔起吊过程中,大修车间起重工段长李子扬发现厂房内供起吊设备用的固定工字梁发出了不易觉察的轻微颤动。凭多年的经验,他认为这是起重设备超载所造成,便立即下令停止起吊。 李子扬翻阅了有关资料,查明起重负荷设计是6吨。可是车间工人说,起吊的每节塔体只重4.5吨,不会超载。那么工字梁为什么发生颤动呢?他又仔细检查了工字梁两端的固定水泥支架,发现一侧已因受力过大出现了裂纹。他肯定是塔体重量有问题,立即将已吊下的塔体进行了测重,结果实重为7.8吨,超过了工字梁的实际负荷能力。 为了不…  相似文献   

19.
牡丹江桦林橡胶厂一车间炭黑粉尘危害是个老大难问题。前些年虽然不断改进抽尘设备,但车间粉尘浓度仍未达到国家标准,每天约有600公斤粉尘排放到大气中,飘落在厂区附近,危害职工和居民健康。这件事使车间老主任韩明山放心不下,寝食不安。 1977年3月,厂里又组织了“三结合”攻关队,在一车间开展了治理炭黑粉尘的群众性会战。韩明山主动请战。厂领导考虑到他已年近六十,又患心脏病,不宜再在第一线战斗,想调他到机关工作。可韩明山表示:不改变车间黑脏面貌,死不瞑目。他家离厂只有几百米远,却一个多月不回家,整天和革新组同志们一起干。四月间,…  相似文献   

20.
湖北轴承厂保持架车间,主要从事冲压、剪切作业。车间主任周运本过去只抓生产任务,不抓安全,人们称他“生产任务主任”。现在,他变了,既抓生产任务又抓安全,车间职工都亲昵地称他是“安全生产主任”了。 去年,周运本车间的产量确实月月超产,但是事故也在厂内创了“第一”。年底,举办车间干部培训班,厂里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周运本挨了批评,使他从超额完成产量指标的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回车间后,立即开班组长会,提出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研究制定了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办法和冲压作业的安全守则,并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 思想变了,行动也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