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3.
岷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岷江流域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程度的断面占50%,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重污染的断面占29%,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中游,水质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岷江中游的治理,以确保岷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5.
6.
7.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充市2011年~2013年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与综合评价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的清泉寺、小渡口和李渡断面总氮含量超标属于地表水Ⅳ类水体,超标倍数年均值分别0.21、0.35、0.37,其他监测项目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均属于轻度污染。彩虹桥断面总氮、总磷、氨氮、CODMn和BOD5含量超过Ⅲ类标准,均在Ⅳ~Ⅴ类范围,属于中度污染。综合分析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综合污染指数为0.38,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属轻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DR 2800型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的使用进行了介绍,针对不同分析项目对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考察,并与常规的试验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实验证明,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携带方便、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较高、精密性较好,既可适用于突发事件的水质应急监测、野外监测,也可用于实验室内常规分析,尤其是滴定分析其准确度很高,相比常规实验室分析其优势更为明显,为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应用于应急监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张臻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3,(11):62-65
评估了广东省某河流上游入河排污口河水的水质,并给出SWOT分析和建议。监测的河流区域长80 km,在8个入河排污口采样点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观察,采用污染指数法(IP)进行水质分析。根据对采样点BOD,COD和DO参数的实地测量,采样点的BOD,COD和DO都有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的。同时,河流断面的IP值结果在4.93~5.0之间,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建议加强污水入河监测,开展水污染源头清查,确定污染负荷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玛纳斯河近5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玛纳斯河水质良好,平常各监测项目均不超标。在汛期,因泥沙及有机质的影响,SS超标,高锰酸盐指数也有部分超标。上述2参数年际变化亦较大,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河流水质模型在双流县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现有的河流水质模型,构建了一个可实时模拟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的动态模型。模型采用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对河流的CODCr、NH3-N的降解进行计算,采用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对河流的BOD、DO变化情况进行计算。模型引入水文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统计公报数据,以Excel作为数据平台,可以反演出河流不同月份、不同区段的污染物降解系数。研究将该模型应用于双流县的流域治理,以在锦江双流段的应用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根据2008年双流县河流的相关数据,研究使用该模型反演出了锦江双流段的污染物降解系数,并对其反映的流域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随后,研究使用该模型已计算出的岷江中段河流的降解系数,模拟计算了4种情景下锦江双流段出境断面的可能水质变化,以验证拟定的双流县流域治理方案的预期效果。模型具有实用性和进一步扩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沱江富顺段水质分析及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沱江富顺段水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沱江水体的氮、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指标进行监测。3个监测断面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1mg/L、0.247mg/L,其中TN含量超标3倍以上,TP含量超过标准的1.2倍,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河流平水期和枯水期严格控制氮、磷的排放,可通过调高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氮、磷排放标准,缓解沱江氮、磷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