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受海冰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海冰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我国结冰海区海冰灾害风险的自然过程、社会经济状况和成灾机制,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分类、分布及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对海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不确定性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开展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理论依据,同时给出了利用致灾因子指标体系对海冰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以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郜志超  于淼  丁照东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3):439-442,447
分析了台州市台风风暴潮灾害特征,根据台州市沿海区域的地理、水文、社会经济等特点,在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型模拟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格网和GIS技术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通过构建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台州市区沿海地区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危险度、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在GIS平台上进行淹没分析、叠置分析、以及格网拟合计算,最后绘制出了台州市台风风暴潮灾害高分辨率风险区划图,以期为我国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济脆弱性评价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步骤和制定有效防灾减灾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为了能够反映区域内部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为政府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依据,论文选择了城市街区尺度对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微观尺度的经济脆弱性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企业属性、产业易损性、产业重要性、街区经济密度,并对经济脆弱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研究。利用该模型对2010 年北京市海淀区的经济脆弱性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海淀区经济脆弱性较低,647 个街区中有103 个街区经济脆弱性较高,虽然脆弱街区数量比例较高,达15.9%,但所占面积较小,仅占海淀区面积的4.91%;进行了经济脆弱性集聚区和热点地区分析,结果显示脆弱性地区同时是地区主导和支柱产业集聚地区,在应急管理和日常风险管理中应该对这些地区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气象灾害系统组成及评估理论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对气象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等重要概念下了较明确的定义,介绍了孕灾环境危险度这一度量孕灾环境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对承灾体脆弱性、致灾因子强度等用以评估气象灾害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灾情是成灾后气象灾害系统的综合状态.最后建立了较完整的气象灾害评估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洪水灾害形成机理,本文构建了一种快速评估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的方法,即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且辅以地形因子来反映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并以上海市为例,对该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快速评估:首先根据降雨数据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然后综合灾情损失与致灾因子获得承灾体脆弱性程度;再根据水位信息对地形因子(DEM)进行危险性划分;最后应用GIS图层叠加技术,实现了上海市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上海市闵行区、市辖区洪水灾害风险最高;宝山区、浦东新区和崇明县等沿海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较高;奉贤区和金山区洪水灾害风险较低;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等内陆地区洪水灾害风险低,其中松江区洪水灾害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6.
沿海省区洪灾脆弱性空间变化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脆弱性评估主要有建立指标体系、依据历史灾情和建立灾损曲线三种方法。选取国内评价洪灾脆弱性的典型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占总方差85.614%的3个主成分来分析影响洪灾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来反映沿海省区洪灾脆弱性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人均产值、城镇建成区面积、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密度和地均产值等是影响沿海省区洪灾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最终沿海11个省区根据脆弱性差异聚成4类。  相似文献   

7.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是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基础,对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韧性,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济南市的灾害分布及特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载体暴露性、承载体易损性、恢复力等方面选取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济南市灾害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rc GIS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济南市灾害综合风险总体上较低,市区东部是高风险的集中区。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进行海洋承灾体灾害脆弱性评价,是完善海洋灾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的基础,是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海洋动力灾害多发的海口市为例,在系统开展承灾体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对该市进行了脆弱性分析和评价。利用GIS技术,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标准化制图。结果表明,海拔较低的港湾地区、人口密集区更易受到海洋动力灾害的影响。海口市极高脆弱性区域共439 km2, 主要集中在人口和重要承灾体较密集的市中心秀英区、龙华区、美兰区北部沿海区域和西秀镇西部等区域。本文关于海洋动力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属于海口市专题海洋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价结果,可为海口市规划布局、海洋动力灾害风险防范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对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陕西省10市1区为例,选取6个子系统29项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陕西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经济和基础设施3个子系统是影响陕西省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是区域应灾能力的重要表现,直接影响着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的高低;陕西省区域性自然灾害脆弱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关中平原及陕南秦巴山区各地级市、区自然灾害脆弱性高于陕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IEC62305—2010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和方法,结合灾害学、模糊数学等理论,构建了单体风险评估和区域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软件实现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并介绍了相关平台模块主要功能。在应用中着重介绍了区域风险评估模型利用的相关技术和理论算法,并举例对某区域相关风险因子选取、评估过程、评估结论予以展现,结果表明区域雷电灾害风险不仅取决于自然闪电,还与孕灾环境、承灾体脆弱性和抗灾恢复能力相关。最后利用COM组件技术实现评估报告的自动化生成。  相似文献   

11.
借鉴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isaster Risk Index,DRI)和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的灾害脆弱性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建立了基于历史灾情的风暴潮灾害脆弱性测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度了我国11个沿海省市2002~2011年内5个时段的风暴潮灾害脆弱性。测度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我国南部沿海省市的风暴潮灾害脆弱性高于北部,海南、福建、广东、浙江在各个时段的脆弱性均相对较大,其他省份的灾害脆弱性相对较小或在个别时段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冰雹灾害是宝鸡市面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采用宝鸡市2016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经过遥感解译得到宝鸡市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分布图。根据宝鸡市1961 — 2016年55 a的降雹记录和防雹炮点分布资料,计算得到区域降雹强度、降雹频次和防雹能力值,以灾损数据确定主要农作物的承灾体敏感性指数。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及脆弱性三要素,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自然间断分类法得出宝鸡市主要农作物的冰雹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宝鸡市主要农作物的冰雹灾害风险等级以中级风险为主,占全部风险等级的43.5%,主要分布于千阳、凤县、岐山、扶风等地;次高风险区占25.2%,主要分布在陈仓及扶风;次低风险区占18.7%,分布于金台、眉县及太白零星散区;高风险区占9.8%,全部集中于陇县和麟游;低风险区占比最少,为2.8%,零星分布于凤县和扶风。应加强对冰雹灾害高风险区的防爆能力建设,调整防雹点分布和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13.
气象灾害对天水苹果生产影响的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前秋9月大气干旱、冬季12-2月暖冬高温、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各灾害发生频率在53﹪~70﹪之间,以前秋9月干旱最多,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最少;前秋9月大气干旱以中-大灾为主;其他灾害均以轻、中灾最多,大灾居次;各种灾害因子重灾年份最少,仅在6﹪~15﹪之间。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为89﹪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山东省的基础条件、海洋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以及历史灾害概况等,并对各类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致灾因素及损失程度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各类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分析了现有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的实际,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长江三角洲196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极值分布、耿贝尔分布和皮尔逊分布等频率分析方法推算极端降水各重现期概率强度值,设计五年、十年、百年一遇情景,结合适合长三角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和下垫面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典型承灾体脆弱性和暴露频率三方面评价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降水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城市化最高的中部地区脆弱性最高,分布着大量耕地的北部地区次之,南部地区由于林地众多,脆弱性相对较小;各种情景下,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极端降水风险显著提高,整体上来说,南部城市可接受风险较高,北部与中部城市可接受风险较低。研究方法可为极端降水引发的雨洪灾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被转变、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以及区域防灾减灾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2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接连遭受三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的影响,历史罕见。这3个北上台风,生成时间集中,生命史长、强度大,其带来的强风雨天气和灾害叠加效应给东北地区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尤其是农业灾情严重。盘点这3个台风及其应对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有5个方面经验值得借鉴:提早关注台风的动向和可能影响,有序有效开展服务;聚焦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灾害叠加效应;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充分的气象信息供决策参考;加强与政府决策部门的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合力;及时开展实地调研和过程回顾总结,为精准服务决策储备技能。并针对北上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提出三点建议: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有序报送关键台风实况和预报信息;因时因地制宜定制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加强台风灾害影响评估技术研究,为更有效的台风决策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此影响,宝成铁路成都局管段沿线产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铁路运营的安全,通过对铁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震后排查,总结了地震产生的灾害类型,分析了地震的致灾作用和影响地震次生灾害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灾工程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脆弱性评估是企业防恐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结合炼化企业装置设施特征,建立了以易损性、敏感性、承灾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4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的防恐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了防恐脆弱性半定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某炼化企业关键资产的安保策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50年来的中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资料,对我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频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1996年期间,全国铁路年均发生3.8次滑坡崩塌灾害,1956、1964、1971、1981和1991年是铁路滑坡崩塌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5-8月,其中7月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数的44%,夏季的灾害次数占总数的75%左右。从铁路滑坡崩塌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和华北山区,发生滑坡崩塌灾害最多的线路是宝成线,其次是襄渝线和成昆线。还对我国铁路滑坡崩塌灾害类型、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铁路行业防御滑坡崩塌灾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害链对灾情的巨大放大、累加作用,使灾害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以中国汶川"5.12"地震灾害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链梳理和区域对比,并探讨了不同灾害系统下,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对灾害链致灾成灾的影响。通过构建承灾体脆弱性与灾情累积关系的概念模型,阐述了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机制。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具有陆地山区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和地震→结构破坏→设施受损灾害链;日本地震具有海洋岛屿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海啸→核事故灾害链、地震→(海啸→)结构破坏→火灾/生命线系统损毁灾害链和地震→滑坡/火山/水库溃坝灾害链等;两场地震灾害中灾害链的成因及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过程差异显著;福岛地震灾害链危害巨大,使灾情在其他相关国家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