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乡村聚落”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以及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乡村聚落生态评价和生态区划、对特殊聚落的研究、乡村聚落的选址以及乡村聚落生态与生态村建设 ,以期推动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勇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58-61,66
为深入开展对乡村聚落生态学的研究,对我国传统的聚落生态思想进行了回顾,并对国内外有关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开展对乡村聚落生态学的研究,对我国传统的聚落生态思想进行了回顾,并对国内外有关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及其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态位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山区聚落生态位的概念,即山区聚落生态位反映聚落在山地垂直方向上所处的空间位置及人类生活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构建了山区聚落生态位宽度计测模型,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段上下孟沟为例,计算了区内12个聚落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在该聚落群的聚落生态位计算中,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经济因素次之,社会因素影响最小;海拔高度为1900—2600m时,山区聚落生态位宽度为0.03—0.11,海拔高度为〉2600-3100m时,山区聚落生态位宽度大多分布在0.12~0.13之间,聚落生态位随海拔升高呈增大趋势。山区聚落生态位研究可为揭示山区人地关系以及聚落空间规划提供新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与聚落生态建设——以西南山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退化与广泛分布的农村聚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在西部大开发中 ,搞好生态环境必须与聚落建设统一规划 ,同步实施。重点应解决好环境恶劣的聚落、地方病聚落、自然保护区聚落、草场聚落、工程移民聚落。根据不同生态状况 ,可采取新建聚落、重建聚落与迁建聚落等聚落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边界划分与垂直分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聚落生态位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结果,涵盖了人类居所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居民生计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基于SPOT-5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边界进行甄别,提出了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边界的划分方法,并对其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河流、山脚、山沟、图像纹理和色差等因素对边界划分具有指示意义,是界定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范围的关键因子;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面积介于2.27~528.67 hm2之间,且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在<1 600m海拔段,聚落生态位的增速较小,当海拔高度超过1 600m时,聚落生态位的增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与聚落生态建设—以西南山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退化与广泛分布的农村聚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在西部大开发中,搞好生态环境必须与聚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重点应解决好环境恶劣的聚落、地方病矣落、自然保护区聚草场聚落、工程移民聚落根据不同生态状况,可采取新建聚落、重建聚落与迁建聚落等聚落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保护格局的丘陵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角度重构乡村聚落空间,是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在分析其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保护格局,根据乡村聚落现状布局对研究区生态保护的影响划分乡村聚落调整类型,并提出各类聚落的空间重构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上表现出布局散乱、数量多、规模小、沿河傍水等特征。(2)研究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现状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将已有的乡村聚落划分为优先整治、限制扩张、适度建设、重点发展4种类型,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和区域生态功能定位,提出相应的重构策略。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山区乡村聚落与水土资源的耦合态势有助于辨析山区乡村的优势与特色,促进区域乡村振兴.以福州山区为例,综合运用GIS手段及空间耦合关联模型分析山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土资源的耦合态势.结果表明,2015年福州山区共有乡村聚落斑块5232个,数量多、规模小,主要分布在海拔650 m以下区域;乡村聚落整体呈现中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面临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保护区内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则是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开展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能够查明保护区内聚落空间特征及分异规律,为今后规范和引导保护区乡村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运用GIS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乡村聚落规模、形态、分布特征,探索地形、水源、区位以及社会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鹞落坪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功能区分异特征,核心区、缓冲区聚落规模小、形态复杂、分布稀疏,而实验区聚落规模大、形态规则、分布密集;(2)地形、水系、道路对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区内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坡度1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的区域;(3)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还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保护政策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计量统计方法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博乐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并构建生态安全保护格局,探讨聚落优化方向。结果表明:(1)博乐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模、形态分别呈现"南北疏、中间密""东部大、西部小"和"整体规则、局部复杂"的空间分异特征;(2)乡村聚落分为大规模-形状复杂-集中分布、中规模-形状复杂-集中分布、中规模-形状规则-离散分布和小规模-形状规则-离散分布4种组合类型;(3)构建以林地和水域为源地的生态安全保护格局,将乡村聚落划分为重点整治型、限制开发型、适度建设型和集中发展型4种优化类型。该研究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绿洲乡村聚落的规划发展和脆弱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进行乡村聚落用地演变主控因子识别与分析可推动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重构的理论研究和行动实施。利用景观扩张指数,揭示1980—2015年广东省乡村聚落用地演变的扩张模式,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主控因子并进行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乡村聚落用地呈现以珠三角为主、东西两翼为辅的空间扩张格局;(2) 1980—2015年乡村聚落用地扩张以边缘式为主,并与填充式、飞地式交替变化;(3)人均GDP、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农业总产值等社会经济因子为各时段乡村聚落用地演变的主控因子;(4) 1990—2000年乡村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度发展期,形成了景观要素复杂化、空间结构分化和地域功能多元化的态势,乡村聚落用地面积增加较为明显,2000—2015年乡村规划集中化和一体化趋稳,乡村聚落用地变幅较小。因此,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需要深入研究区域社会经济与乡村聚落用地变化之间的关系,多视角剖析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大多面临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协调好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以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为例,从自然条件、生态限制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聚落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鹞落坪保护区适宜建设区域面积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80%,限制建设区域面积占19.03%,禁止建设区域面积占59.17%;现有聚落面积的75.10%分布在适宜建设区域,8.44%分布在限制建设区域,16.46%分布在禁止建设区域。根据评价结果,对现有聚落斑块分别提出发展、限制和退出3种布局优化策略。该研究有助于实现自然保护区内聚落的合理布局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CiteSpace Ⅴ可视化与计量化方法分析我国乡村生态文明领域20 a发展历程,阐明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热点研究方向与存在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我国未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研究可分为起步发展、缓慢增长、快速增长阶段,总体呈...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结合成都市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依据生态原理的基本思想,从城市河流生态的保护与建设;成都绿化的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社区示范建设;城乡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设计;成都郊县市生态农业、生态聚落的建设和生态建设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设计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重大战略.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绿水青山和自然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域,中国广大农业农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产品.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成为目前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实现模式路径的研究更是...  相似文献   

17.
生态敏感性评估是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潜在风险进行的预测与分析,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依据。以“生态敏感性”和“ecological sensitivity”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生态敏感性评估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总结,讨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生态敏感性研究提出展望。结果表明:生态敏感性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不同尺度生态敏感性评估与时空演变格局2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生态敏感性被广泛应用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区划、生态修复、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等规划设计与生态保护实践。未来研究需重点加强生态敏感性影响因子遴选、不同尺度评价方法以及敏感性分区阈值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村镇建设生态承载力:内涵、对象测算和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建设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密不可分,开展村镇建设生态承载力研究与承载对象测算,有助于提高村镇建设生态安全水平和衔接脱贫攻坚成果。该文辨析了区域、聚落、村镇和乡村相关概念,界定了村镇建设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和复合生态系统的属性,在划分村镇类型和明确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村镇建设复合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而明确了生态安全约束下村镇建设承载对象测算思路,包括人口数量、主导生态功能和产业规模。最后,初步探析了村镇建设生态承载力提升路径,包括减轻村镇建设的生态压力、提高村镇建设的生态弹性力、增强村镇复合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对重要生态功能区村镇生态承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和生态环保扶贫政策的优化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探明乡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及程度,对于区域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表征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借助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向好趋势,RSEI值从2000年的0.483 3增长到2020年的0.651 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好、较好区域面积占比由40.14%上升至63.43%,集中分布在陕南山区及延安市;(2)生态环境质量从2000—2020年总体呈现“快速变好→缓慢转好”的演变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面积远大于生态环境退化区域;(3)人口因子、土地因子和产业因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影响方式发生转变的因子有林地面积占比、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和单位面积机械总动力。建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制定出分区域、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政策,以实现陕西省乡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十近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国生态工程近10多年有进一步发展,研究和应用对象扩展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明确为可持续发展,从追求一维的经济增长或环境与自然保护,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维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在充实“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和生态控制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工程设计的8项原则,方法论发展为从物理过程的量化走向生态过程的序化,从工程结构的优化走向生态格局的进化,从机器的人工智能走向人的生态智能。技术路线发展了硬件、软件、心件耦合;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组合;调控复合生态系统全生态过程;寓环境保护于生产和消费中,寓废弃物处理于利用中;结构和功能纵横耦合成食物链网式、生命周期式、生态系统式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