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石化企业电站石油焦燃烧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了高硫石油焦燃烧中SO2排放浓度以必需的脱硫深度,指出石油焦与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混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1概述矿物燃料中一般都含有相当数量的硫(“煤中约有0.5~6.0%),有的是无机硫化物,有的是有机硫化物,这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硫,大部分是SO2,还有少部分SO3。空气中的SO2有75%以上来自固定源燃料的燃烧,而其中的80%又是燃烧的结果。据统计,“八五”期间鞍山市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209.76吨,其中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分别占排放量的62.11%和21.64%。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地区二氧化硫年日均值分别为0.8、0.108、0.110、0.134、0.092毫克/立方米,分别超国家二级标准0.33倍、0.08倍、0.83倍、1.23倍…  相似文献   

3.
燃煤固硫技术的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的脱硫在技术工艺上比较复杂,设备庞大,费用高,当前进行普及还有不少困难.但煤燃烧过程中将硫大部分固定在煤碴之中是一种技术上简单、投资少、容易管理的治理方法.现就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一、煤在燃烧过程中SO_2的生成反应煤中的全硫份包括无机硫及有机硫.有机硫通式为R-S;无机硫有游离态的硫及硫铁矿和硫酸盐中的硫.在高硫份煤中,硫主要以硫铁矿的形式存在.有机硫、游离状态的硫和硫铁矿中的硫皆为可燃性硫.燃烧后的生成物为SO_2,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其可燃硫(主要指黄铁矿硫和有机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但不是所有的可燃硫都一定会以SO_2的形式释放出来,因为部分SO_2可能被煤灰中的游离石灰固化成硫酸钙。为了估算硫排放量或脱硫效率,最好用煤中的游离硫而不是总硫(游离硫加固化硫)。  相似文献   

5.
烧煤产生的污染是当前用煤的最大问题,也是扩展用煤范围的最大限制。酸雨的头号元凶便是烧煤所散发的硫化物。目前,还没有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煤燃烧之前将硫脱除,但是,采用生物技术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酸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主要来源便是烧煤散发出的硫化物。按美国空气净化条例对散发硫化物的标准 (1.2磅/10~6英热单位),必须将煤中90%的硫脱除。已有几种方法在燃烧之后或燃烧过程中脱除硫,但还没有一种办法在燃烧前脱除大部分硫而达到空气净化条例的标准的。煤中的硫以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在燃烧之前,可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有效地脱除无机硫化物,但有机硫的脱除仍是一大  相似文献   

6.
1 煤中的硫煤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黄铁矿硫及硫酸盐硫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与煤的碳氢化合物相化合,因此只有通过断裂化学键才能脱硫,而用常规的洗选技术不能达到脱硫目的。黄铁矿硫可以分成共生的和后生的两种,前者在煤中呈微细颗粒状分布,用一般的洗选技术难以脱除;后者则呈较大颗粒状分布,易于脱除。硫酸盐硫能溶解于水,去除简便,但其只占煤中硫含量的一小部分。有机硫分布相当均匀,而黄铁矿硫则变化很大。在低硫煤中,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含量一般随黄铁矿硫含量的增高而升高,但并非以相同比例变化。煤燃烧前脱硫  相似文献   

7.
固硫煤和普通煤对SO2污染和健康危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固硫煤与普通煤燃烧造成室内SO2污染及对健康的危害作用.将家兔分别喂养在燃烧固硫煤、普通煤和不烧煤的环境中连续观察90d,每天监测室内环境中SO2、CO的浓度;实验各时期测定家兔LYS含量和血清中SOD、GSH-PX、SA浓度.结果:固硫煤组SO224h平均浓度(2.68mg/m3)明显低于普通煤组(13.04mg/m3),但CO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90d后与实验前的GSH-PX值的差值比较,普通煤>空白对照组>固硫煤组,普通煤和固硫煤组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SOD、SA、LYS值在实验期有所变化,但各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提示燃煤煤烟中SO2能影响生物体内SOD、GSH-PX、LYS、SA的浓度变化,燃烧固硫煤能明显降低SO2的污染,故使用固硫煤可减少燃煤煤烟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立式管状电加热炉上对合山高硫煤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以及Ca S比的条件下进行了动态燃烧实验 ,对收集的气体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并讨论了CO2 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SO2 释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CO2 气氛对煤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以及石灰石的固硫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高于 90 0℃以后 ,较之空气气氛下 ,无论是否存在钙基固硫剂 ,其它三种O2 CO2 气氛下SO2 的排放量都比较低 ,且在不同CO2 浓度下 ,温度对SO2 的排放影响不一致 .  相似文献   

9.
徐正中 《环境工程》1992,10(5):15-20
通过煤中硫在燃烧过程排放率的实验研究,得出硫排放率与飞灰中钙镁铝铁含量的加权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建立了燃煤硫排放系数与灰中碱性物含量的关系式及图表,对确定煤燃烧所引起的SO_2污染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流化床中RDF焚烧时CO、SO2和HCl的生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非均匀布风流化床中进行了垃圾衍生燃料(RDF)与煤的混烧试验,测量了H2O、CO、CO2、NO、N2O、HCl、SO2等污染物质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纯燃烧RDF相比,混烧时的CO生成量大大下降;SO2生成浓度较低,而HCl的生成量比单纯烧煤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东煤田土壤重金属来源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煤矿为研究区,通过测定研究区内不同采样点土壤中Zn、Cu、Ni和Cr 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来源,并通过降尘量分布特征和区域DEM等因素探究重金属富集的原因,最后应用地累积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等级并估算其污染范围,结果表明:Cu和Ni的浓度分布特征相似,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浓度分布与人为活动关系不密切.Zn除与Cu和Ni的分布特征相似外,还在煤矿区域明显集中,其来源具有多源性,不仅来源于土壤母质,也部分来源于煤矿开采时扩散的煤尘.Cr主要分布在煤矿和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来源于煤矿开采中的煤尘和人为的活动.在距离煤矿约7km范围内土壤受到Cr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程度最高为中度污染,总的污染的频率为28%.煤矿区域各个单元的污染程度存在以下关系:工业区>开采区>排土场>办公生活区.Zn和Cr的区域富集除了受煤矿区域特殊地形和地貌的影响外,还与煤尘的粒径和气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球团竖炉生产使用散煤作为燃料,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探索一种清洁能源,根治彻底长期困扰球团竖炉的污染环境问题,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清洁生产道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抚顺市"十一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抚顺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抚顺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各年均达标,可吸入颗粒物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达标。采暖期的空气污染明显重于非采暖期,工业区的污染重于其它区。抚顺市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受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气象条件及汽车尾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抚顺市大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已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以实现尽早达到国家标准的目标。针对二氧化硫(SO2)、颗粒物、氮氧化物(NOx)等主要污染物污染状况,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生光化学烟雾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锦州地区71家冶金企业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主要为废气污染,占全市废气污染源排放量的18%。其中,废气中的粉尘污染占全地区的41%,二氧化硫污染仅次于火电行业,在冶金企业相对集中的凌海市和太和区所占比例超过80%。针对这一严重污染问题,从宏观调整布局到具体管理等方面提出应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为实现污染管理和达标排放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乌海市火电行业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烟气脱硫工艺的分析、对比,结合乌海市本地资源特点及目前乌海市存在的固废种类,选择适合本地的烟气脱硫方式,并本着就地取材、以废治废的原则,提出火电厂使用本厂粉煤灰治理本厂锅炉烟气二氧化硫的设想。同时就乌海市实现以废治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煤化工行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进行调研,研究不同煤化产品的生产工艺、二氧化硫产生机理;对典型煤化工项目做硫平衡分析,估算煤化工工艺过程中的非正常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生产装置开停车或出现故障时的非正常排放具有瞬间产生浓度高、排放量大等特点,是当前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最重要的二氧化硫排放来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燃煤硫污染控制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燃前、燃中、燃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脱硫煤生产、低硫污染燃烧技术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控制燃煤硫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因燃煤导致的SO2污染危害十分严重。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通过比较锅炉烟气脱硫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确定氨法脱硫作为化工企业处理锅炉烟气的工艺。介绍了氨法脱硫机理,工艺各系统结构组成,进行了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氨法脱硫工艺可以去除93%的SO2,处理后的烟气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脱硫副产品硫酸铵可以转交给同区域的企业,深加工为优质化肥。说明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企业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阐述了中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现状,分析了划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依据和原则,绘出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范围,重点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内的控制目标以及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确定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政策,并研究了政策实施对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