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安全帽必须到政府有关单位指定的劳保专用店采购,并且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两个标准,即(GB2811-89)入GB2812-89)。2、选用耐冲击吸收和耐穿刺性能强,帽舌10cm长的安全帽。同时注意每项安全帽上必须有制造厂家名称及商标、型号、制造时间和许可证编号。3、根据行  相似文献   

2.
1.应选择合格产品 安全帽必须按国家标准GB2811进行生产,出厂的产品应通过质检部门检验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发给产品合格证。在购买安全帽时,应看是否持有生产许可证书和有效期,是否有劳安标志(LA)。  相似文献   

3.
坠落防护用品——安全帽是个体防护装备中重要的产品之一。我国早在1989年就针对建筑、矿山、采伐、造船等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的头部防护制定了国家标准GB 2811—1989《安全帽》及GB/T 2812—1989《安全帽测试方法》。这两个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安全帽的生产、使用、销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材料、工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标准在定义、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GB2811—2007《安全帽》国家标准已于200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替代了GB2811—1989《安全帽》国家标准。新标准和旧标准相比,主要是试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标准的试验方法和旧标准相比更科学、规范、合理,操作性更强。对试验器具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首先体现在头模的加工制作上。  相似文献   

5.
安全帽     
在劳动现场,经常存在坠落物冲击人体的危险。由于高处坠落物的冲击力大,极易造成伤亡事故,戴用安全帽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缓这类事故的发生。高空作业者有时不慎坠落,如果戴着安全帽,就可减轻或避免头部的损伤。 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规定,进入上述现场的人员,都要佩戴安全帽。但长时期以来,只有一个量的规定而缺乏质的标准。有些安全帽由于质量不好,经受不起冲击,实际上是不安全的。人们还习惯地将安全帽使劲摔打,以碎不碎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但戴用这种“安全”帽,有时却受到了冲击伤害。安全帽国家标准(GB 2811-81)的正式实施,使安…  相似文献   

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寒安全帽的分类、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外壳各种材质和面料制成的防寒安全帽。 2 引用标准 GB2811《安全帽》 GB2812《安全帽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智杰 《安全》2007,28(7):48
1 如何选择安全帽   (1)应当采用何种安全帽标准   虽然所有的国际标准均以ISO 3873为依据,但有些标准在更换周期和安全性核察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有些标准是使用亚洲人的头模进行检测,例如GB标准(中国国际),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用家在选购安全帽时,应按这些标准考虑.……  相似文献   

8.
许多企业在选择和使用安全帽上对应遵循哪些国家标准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特别是针对一些国外厂家研制生产的安全帽无下颏带提出质疑。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安全帽标准起草组的专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1安全帽 安全帽主要由帽壳(帽舌、帽沿)、帽衬(帽箍、顶衬、后箍))以及帽带(下颊带、吸汗带)三部分组成,是用于保护作业者头部,起到阻挡、缓冲、分散外来冲击力的作用,达到防撞击、挤压伤害效果,安全帽是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行为和外观标志,是对进入变电站作业现场所有人员的最低要求和强制性规定。安规第13.1.1条规定: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班组活动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安全帽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劳动者在生产作业中遭受飞来物体、坠落物体及自坠落时对人体头部的伤害,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冶金、煤矿、采掘、电力、林业、石化、交通等领域。塑料矿工安全帽是塑料安全帽乃至安全帽中的一个特殊品种,用途专一,要求较高。 根据国标《GB2811~2812-89安全帽及其试验方法》的规定,塑料矿安帽除了耐冲  相似文献   

11.
风帘式防尘安全帽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研制的风帘式防尘安全帽,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该安全帽中空结构,由气源提供的气流通过防尘帽形成气幕(风幕),气流阀自由调节,防尘效果好。该帽侧面安装呼吸器,为佩戴者输送洁净空气,是较理想的劳动保护用品。(李春宜...  相似文献   

12.
一种将电焊面罩与塑料安全帽、防寒安全帽结为一体的组合式电焊安全帽、已由丹东市江城制帽厂、北方塑料厂制成,并已通过辽宁省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 这项新产品的诞生,给电焊工人提供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既能防砸又防电焊弧光的护具。 电焊安全帽灵活方便,实用性强,滤光镜片到眼睛的距离为38毫米,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3609·1-2-83和GB2811-81标准的要求。 电焊安全帽面罩采用钢纸材质,电焊工人工作时,可将面罩的活动夹打开夹在安全帽上。卸下面罩,安全帽可单独使用。 该产品倍受立体交叉施工电焊工人的欢迎,使他们操作时再不…  相似文献   

13.
竹编安全帽     
塑料安全帽有诸多优点,但由于通风不良会使人头部感觉闷热。夏季在室外作业时,这个缺点会变得更为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陶然工程技术服务部开发生产了竹编安全帽。产品已按GB2811—81的规定经北京劳动防护用品质检中心检验合格,并取得《产品合格证书》。 这种产品外观漂亮,品种多样,性能可靠,不变形,不怕水浸雨淋,戴用舒适,透气风凉,在炎热天气绝无闷热感觉,适用面广泛,尤其适用于建筑、市政、矿山等行业。竹编安全帽  相似文献   

14.
五、安全帽的技术性能技术性能是指安全帽的防护性能,这是判定安全帽产品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安全帽标准GB2811-89中规定了安全帽产品应达到的基本技术性能要求和特殊技术性能要求。这些性能要求是产品必须达到的指标,无论是生产者、使用者还是营销者都应以此为依据判定安全帽是否可以生产、使用和销售。(一)基本技术性能要求1.冲击吸收性能冲击吸收性能是指安全帽在受到坠落物冲击时对冲击能量的吸收能力。较好的安全帽在冲击吸收过程中能将所承受的冲击能力吸收80%~90%,使作用到人体上的冲击力降到最低,以达到最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项志光 《安全》2009,30(5):59-59
安全帽作为保护工人头部的重要防护用品,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命的保障系数。随着安全帽一代代的变更,它的安全系数也在不断地提高。常见的有ABS塑料安全帽、玻璃钢安全帽、聚碳酸酯塑料安全帽等几种不同材质的安全帽产品。下面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最新研发的"海棠"牌玻璃钢(SMC)安全帽。  相似文献   

16.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存在监管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为了实时自动监管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提出1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帽佩戴行为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YOLOv3算法检测出现场视频中的施工人员脸部位置,根据安全帽与人脸的关系估算出安全帽潜在区域;然后对安全帽潜在区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使用HOG(方向梯度直方图)提取样本的特征向量;再利用SVM(机器学习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脸部上方是否有安全帽进行判断,进而实现对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行为的实时检测与预警。以某高铁站施工现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数据表明在施工通道和塔吊作业区域,该方法可实时有效检测出工人未佩戴安全帽的行为,识别率达90%。  相似文献   

1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竹编安全帽的产品分类、规格、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记、包装、贮运、使用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帽壳由毛竹、植物料编织制成的安全帽,由藤子、柳条等植物料编织成的安全帽,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2811—安全帽。  相似文献   

18.
<正>GB/T 30041—2013《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于2013年12月17日发布,2014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安全帽产品而制定的管理标准。我国是世界上安全帽生产、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安全帽不仅出口国外,也与越来越多的国际援建及海外建设项目产业工人一起走出国门。一  相似文献   

19.
建筑安装施工,戴安全帽是保护工人上下交叉作业的安全措施之一,但目前还没有电焊工的安全帽。最近,我公司采用电焊面罩和安全帽结合的方法,试制成功了一种电焊工安全帽(见图)。 这种安全帽,是将塑料安全帽的帽边去掉,用二个小螺栓拧在电焊工面罩上,螺栓后面装上一个小弹簧,既不影响焊接操作,又能在上下交叉作业中起到对物体打击的保护作用。制作上简单,使用上也方便,与戴焊接面罩一样,面罩上下还可以自由活动。电焊工安全帽@赵德全$国家建委一局安装公司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安全帽作为员工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业人员在施工时.如果受到高处坠落物、硬质物体的冲击或挤压时,戴在头上的安全帽会减少冲击力,消除或减轻高处坠落物、硬质物体对人体头部的伤害。在冲击过程中.从坠落物接触头部开始的瞬间,到坠落物离开帽壳。安全帽的各个部件(帽壳、帽衬、插口、拴绳、缓冲垫等)首先将冲击力分解,然后通过各个部分的变形作用将大部分冲击力吸收,使最终作用在人体头部的冲击力减弱。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安全帽称之为“保护神”、“救命帽”,应当受到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