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黄姜皂素残渣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姜皂素残渣为原料,用ZnCl2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液固比、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90min、ZnCl2质量分数40%、液固比(质量比)4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933mg/g,苯酚吸附值为139mg/g,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50mL/g,性能优于对比的商业颗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2.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废液活化法制备了柚子皮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条件,并运用SEM、FTIR和XRD技术对活性炭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柚子皮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350℃、次氯酸钠废液含量25%(φ)、次氯酸钠废液活化时间25 min、高温活化温度650℃、高温活化时间60 min;最佳条件下,柚子皮活性炭的产率为31.88%、碘吸附值为854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16.9 mg/g。表征结果显示:活化后的柚子皮炭具有更大的孔体积、更有序的孔径排布和更发达的孔隙结构;柚子皮活性炭表面存在大量的含氧基团;柚子皮活性炭的石墨化度为61.3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梧桐树皮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加工制备活性炭。分别以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浸渍时间为变量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活性炭制备参数,最后通过氮气吸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手段分析活性炭孔结构。结果表明,梧桐树皮制备活性炭最优工艺条件为w(磷酸)50%,炭化温度800℃,浸渍时间48 h;所制活性炭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能够达到784 m~2/g。  相似文献   

4.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活化剂氯化锌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190g/L、活化时间60min。所得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得率为30.3%,碘吸附值为107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以0.1g吸附剂吸附的亚甲基蓝体积计)为15.0mL,达到了GB/T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一级品标准(碘吸附值10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9mL)。  相似文献   

5.
煤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煤为原料,采用气体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将其用于烟气脱硫。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碳化温度为600℃;碳化时间为1.0h;活化温度为900℃;活化时间为1.5h;水蒸气流量为406mL/min。活性炭的硫容随SO2、O2和水蒸气的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器床层温度升高,活性炭的硫容先升高后下降。在床层温度为80℃,SO2、O2和水蒸气体积分数分别为0.5%、5.0%和12.0%,N2为载气的条件下,活性炭的硫容最大,为72.3mg/g。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泥制备水中重金属吸附剂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城市污水厂的脱水污泥,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固液比和活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制备污泥活性炭的影响,确定氯化锌法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为活化温度550 ℃、活化时间30 min、固液比1∶2、氯化剂浓度45%.将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吸附Cu2+,Cr6+,Cd2+3种重金属离子模拟废水,研究pH值、吸附时间、污泥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对Cu2+,Cr6+,Cd2+3种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优化条件下,3种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分别达到94%,76%,81%,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Cu2+>Cd2+>+Cr6+.  相似文献   

7.
焦粉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废弃焦粉制备焦粉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焦粉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活化时间80min、活化温度900℃、碱炭比(氢氧化钾与废弃焦粉的质量比)4、废弃焦粉粒径小于0.05mm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焦粉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04.8mg/g,产率为35.6%;废弃焦粉的活化是活化剂刻蚀其颗粒形成丰富孔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焦粉活性炭处理质量浓度为60mg/t.的模拟含Cr^6+废水,在废水pH为3—4、焦粉活性炭加入量为4g/L、吸附时间为50min的条件下,Cr^6+去除率达93.2%。  相似文献   

8.
以H3PO4为活化剂制备甘蔗叶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对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活性炭对含铬废水的吸附和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H3PO4体积分数为15%、H2SO4体积分数为6%、HC1体积分数为3%、活化温度为723 K、活化时间为0.58 h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5.07%,碘吸附值为1 207 mg/g.活性炭对Cr(Ⅵ)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30.89 mg/g,HNO3再生后对Cr(Ⅵ)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39.48 mg/g;再生效率最高达87.41%,经3次再生,活性炭的再生效率仍能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废气中的NO和SO2可通过钴氨吸收液去除,但钴氨吸收液中的Co~(2+)易被氧化成Co~(3+)而失去脱硝能力。为了实现Co~(2+)的再生,采用酒石酸溶液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提高其对Co~(3+)的催化还原能力,考察了活性炭催化剂改性及活化条件对钴氨吸收液Co~(3+)还原率及NO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酒石酸溶液浓度为1.5 mol/L、改性时间为18 h、活化温度为400℃、活化时间为4 h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的催化性能最佳;Co~(3+)还原率为67.5%,比原炭提高了11.9百分点;对应的钴氨吸收液的NO去除率为86.0%,比原炭提高了26.0百分点。pHpzc测定、Boehm滴定和BET表征结果表明,与原炭相比,改性活性炭酸性增强,羧基和内酯基含量增加,微孔数目增加,比表面积增大。这些表面特性的改变使改性活性炭的催化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热分析在椰壳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椰壳炭为原料,水为活化剂,利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仪对椰壳炭活化的机理、浸渍时间、反应热效应以及微波辐照对椰壳活性炭制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不同的椰壳炭都有一个吸热脱水失重阶段。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活化点、失重率以及相应放热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均增加,当浸渍时间由24h延长到48h时,390~998℃失重率由11.001%增加到32.048%,放热温度区间的上限温度由660℃增加为855℃,放热效应有利于水蒸气与椰壳炭在800~900℃高温下的吸热活化反应,同时有利于使水一椰壳炭通过微波辐照迅速达到活化反应温度,为椰壳活性炭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某医药企业产生的含铝废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适宜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和碱化剂,考察了碱化剂投加量、废盐酸铝离子含量等合成条件对PAC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了自制PAC和市售PAC对该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盐酸中有机物,选择固体Ca O作为碱化剂,在活性炭投加量1‰(w)、吸附时间1 h、铝离子含量9.5%(w,以Al_2O_3计)、CaO投加量80 g/L、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制备的液体PAC达到行业标准HG/T 2677—2017《工业聚氯化铝》中的Ⅲ类标准;自制PAC对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均优于市售PAC,不仅可替代其使用,还可外售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污泥碳化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城市污水厂二沉池湿污泥为原料,添加活化剂直接活化制备污泥活性炭。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制备条件:0.5mol/L的KOH为活化剂,浸泡时间为20h,碳化温度为600℃,升温速率为15℃/h,碳化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吸附性能最好,孔体积为0.19cm3/g,比表面积为737.61m2/g,碘值为879.62mg/g,性能优于普通颗粒活性炭。采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吸附处理电镀废水,总铬去除率为69.46%,铅去除率为78.88%,镍去除率为60.34%。  相似文献   

13.
黎先发 《化工环保》2014,34(4):305-310
利用工业碱木质素分别经KOH及H3PO4活化制备两种木质素活性炭(KAC和PAC),并用于模拟硝基苯废水的处理。采用SEM和IR等手段对木质素活性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木质素活性炭加入量、废水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吸附量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KAC具有丰富的孔结构,PAC表面含有多种功能基团。实验结果表明: 在吸附温度298 K、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250 mg/L、木质素活性炭加入量1.0 g/L、废水pH 3、吸附时间24 h的条件下,KAC及PAC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分别为237.8 mg/g和211.9 mg/g,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84%; KAC及PAC对硝基苯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当解吸剂的V(乙醇)∶V(去离子水)=9时,在PAC和KAC上吸附的硝基苯的解吸率分别达到99%和93%;木质素活性炭重复使用5次后,KAC和PAC对硝基苯的吸附量分别为115.4 mg/g和130.7 mg/g。  相似文献   

14.
采用ZnCl2活化废菌渣(MR)制备了废菌渣活性炭(MRAC),再采用聚吡咯(Ppy)改性MRAC制备复合材料Ppy-MRAC.以水中SO42-的吸附量为优化指标,分别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和改性条件,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MRAC和Ppy-MRAC进行了SEM、EDS和FTIR分析表征.MRAC最佳制备条件为浸...  相似文献   

15.
双介质阻挡放电法再生吸附五氯酚的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星星  李杰  鲁娜  吴彦 《化工环保》2011,(2):97-100
采用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对吸附了五氯酚的活性炭进行放电再生处理,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氧气流量和活性炭再生次数对再生活性炭的五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再生的最佳条件为:放电电压23 kV,放电时间1.5h,氧气流量2.0 L/min.随活性炭再生次数增加,再生活性炭的五氯酚去除率和活性炭再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孔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3+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柳  童仕唐 《化工环保》2012,32(1):75-80
采用模板法和氢氧化钾化学活化法制备出不同中孔率的中孔活性炭并用于水中Cr3+的静态吸附,探讨了中孔活性炭吸附Cr3+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0、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120min、活性炭加入量为2.0g/L以及活性炭中孔率为80.0%~90.0%时.中孔活性炭对溶液中Cr3+的去除率达到98.5%.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活性炭对Cr3+吸附的等温线,发现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活性炭吸附Cr3+拟合程度更好.活性炭中孔率的增大有利于提高Cr3+的平衡吸附量,但同时还受到活性炭表面酸总量的影响.吸附Cr3+前、后活性炭的FTIR谱图表明,Cr3+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微波再生泥质活性炭的最佳条件及各影响因素对饱和泥质活性炭再生性能的影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制备泥质活性炭,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污染泥质活性炭,探索了辅助溶液浓度、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及泥质活性炭质量对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 g饱和泥质活性炭在碱液浓度为30 g.L-1,微波功率为300 W,辐照时间为90 s时,性能恢复率最高,再生损耗率最小。碱液辅助微波再生泥质活性炭是一种可行的泥质活性炭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废弃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为活化剂、废弃中密度板木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AC),采用正交实验得出制备AC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质量浓度为813.43 g/L,浸渍比(木粉与磷酸的质量比)为4.5:1,浸渍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 ℃,活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AC得率为40.67%,碘吸附值为934.5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72.5 mg/g,焦糖脱色率为100%.采用3 g AC处理150 mL实际水样,COD去除率为84.50%,NH_3-N去除率为61.70%,色度去除率为86.88%,浊度去除率为82.80%,悬浮物去除率为80.98%.  相似文献   

19.
粉末活性炭法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比较了粉末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对焦化废水COD的去除效率,重点研究了粉末活性炭不同粒径和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柱状活性炭相比,粉末活性炭对COD去除率有明显提高,COD的去除率可高达98.5%;同时,粉末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受其粒径大小、曝气与否及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纤维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活性炭纤维与传统活性炭的结构和吸附特点,论述了活性炭纤维在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活性炭纤维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