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净化北方微污染水体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北方微污染水体中COD、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在室内选用混合土(由炉渣与种植土按比例混合而成)、石英砂和陶粒作为填料,以天津当地常见植物黄花鸢尾为植被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景观湖水和雨季的初期雨水;除冬季冰封期暂停运行外,通过对系统不同季节运行数据的分析,考察了不同季节环境条件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我国北方城市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条件下,该系统对污染物均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微污染景观水和雨季初期雨水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COD、NH4+-N及TP的质量浓度可分别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III类和II类水质标准(研究阶段进水TP≤0.80 mg·L-1),COD、NH4+-N和TP的阶段平均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80%、91%和82%;TN的去除效果受季节变化波动较大,阶段平均去除率在32%~78%,温度较低季节或原水水质较差时有待处理水回流或辅加其他技术手段以提高脱氮效果。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北方微污染水体有着较好的净化效果,能够有效地预防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有利于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系统对含沼液畜禽废水净化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人工湿地处理含沼液畜禽废水的可行性,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含沼液畜禽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1.5 m3.d-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含沼液畜禽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废水中COD、TP、TN和NH4+-N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21%、53.80%、55.09%和55.57%.另外,通过对人工湿地沿程的污染物变化试验分析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是沿人工湿地水流方向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构建表流湿地与潜流湿地相结合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研究该复合人工湿地对总氮(TN)、总磷(TP)及水体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效果好于对TN的去除效果,经过人工湿地处理的富营养化水体,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复合人工湿地对T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42%、55%、60%,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30%、34%,对水体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43%、55%、75%。复合人工湿地对TP、TN以及浊度的去除效果受水体温度和溶解氧(DO)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TP、TN和浊度的去除量与水体中的DO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水体温度有正相关性,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0.767、-0.765和0.674、0.757、0.774。复合人工湿地对TP、TN及浊度的去除率高于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表明复合人工湿地具有优于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的整体性功能,能有效提高人工湿地对TN、TP以及浊度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尹振娟  杨扬  卢建  陈纯兴  戴玉女 《生态环境》2010,19(5):1044-1049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利用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全年运行结果表明,A/BCO-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年均去除率分别为57.57%、87.73%,平均去除负荷量达到3.85和3.26g·m-2·d-1。A/BCO预处理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h条件下,对NH4-N去除效率达57.38%,好氧段充分曝气,有利于硝化过程的进行,有效地解决人工湿地因溶解氧不足造成的硝化过程受限制情况,减少了后续湿地所需面积的25%。在0.30~0.59m·d-1水力负荷率下,垂直流-表面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平均去除负荷达到了2.56、0.90g·m-2·d-1;TN、NH4-N去除速率常数为39.8和41.62m·yr-1,这些数值均处于文献中k值范围的高量程内。在进水NH4-N变动范围为6.27~18.8mg·L-1时,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水1.5mg·L-1的标准。通过探讨A/BCO-CW组合工艺用于混合污水处理效率,实现了A/BCO和CW二者间在处理氮素过程中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5.
两种人工湿地长期运行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洋  王世和  黄娟  鄢璐  王峰 《生态环境》2006,15(6):1156-1159
通过对栽种有芦苇和美人蕉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分析人工湿地去除效果随运行时间变化的规律,探讨不同季节和温度对COD、TN和TP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COD、TN和TP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65%和55%以上;从两年多的运行情况来看,COD和TN的去除效果变化不大,TP去除率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6.
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是采用农村废弃建筑垃圾和秸秆为填料的一种新型"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波动大,污染负荷变化大,为了摸清在不同污染负荷变化情况下,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如何,以常规石灰石人工湿地为对照,选择不同污染负荷的农村生活污水为供试污水,研究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污染负荷下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污染负荷下,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污染负荷1 [ρ(TN)=10 mg·L~(-1),ρ(TP)=1 mg·L~(-1),ρ(COD_(Cr))=10 mg·L~(-1)]和污染负荷2 [ρ(TN)=20 mg·L~(-1),ρ(TP)=3 mg·L~(-1),ρ(COD_(Cr))=200mg·L~(-1)]情况下,系统显示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出水TN和NH_4~+-N质量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水质标准。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石灰石人工湿地。废砖人工湿地的TP去除率在4个不同污染负荷下分别可达到86%、74%、64%、61%;在污染负荷为3[ρ(TN)=40mg·L~(-1),ρ(TP)=7mg·L~(-1),ρ(COD_(Cr))=300 mg·L~(-1)]情况下,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对COD_(Cr)的去除率可达到83%。污染负荷变化,会影响系统微环境指标的变化。不同污染负荷的变化对系统的净化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实际运行和进一步优化提供重要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但当进水ρ(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出水ρ(TP)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当二级垂直流湿地水力负荷调整为0.06 m3.m-2.d-1时,出水ρ(TP)和ρ(TN)最终都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认为水体中TN主要通过一级垂直流湿地的过滤吸附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去除,而TP则主要以一级垂直流湿地中石灰石的吸附沉降方式来去除。  相似文献   

8.
欧阳科  黎丽华  陈媛  谢珊 《生态环境》2011,20(4):706-710
采用一体式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系统考察MBR对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可将垃圾渗滤液的COD降至650-1 500 mg·L-1范围;在HRT为1.5 d、DO为0.75-1.20 mg·L-1、不排泥条件下运行时,对TN质量浓度低于2 300 mg·L-1、容积负荷低于0.25 kg.m-3.d-1(以N计)的渗滤液进行处理,MBR对NH4+-N与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和72%以上。在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中发现,膜的污染速度较快,并且呈现"两段性"的规律,采用碱+氧化剂的清洗方式可有效去除膜污染,降低过膜压力。  相似文献   

9.
潜流人工湿地低温下黄河原水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温条件下(水温0.3~15.9℃),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玉清湖水库进水口处对入库黄河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考察了低温下黄河原水预处理效果,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同时考察了进水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运行期间,潜流人工湿地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TP、TN、NH4 -N的平均去除率均分别达到43.13%、40.86%、42.56%、43.26%.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出水中COD达到Ⅰ类,TP平均值达到Ⅱ类,TN平均值达到Ⅴ类;NH4 -N平均值达到Ⅱ类.处理效果与温度正相关,在现有的水力负荷变化范围内(0.6 ~1.2 m·d-1),系统处理效果无明显差别.同时发现,由于本实验的进水负荷低,系统去除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今后的研究可以适当提高负荷,充分利用系统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荣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80 hm2,处理规模2.0万m3.d-1,1998年10月开始投入运行。对1999年1月到2004年12月荣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效果以及净化效果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SS、BOD5、CODC r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浓度分别为(27.6±6.6)、(22.7±4.3)和(90.0±12.5)mg.L-1,去除率分别为73.9%、72.5%和63.8%。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7%和99.6%。对NH4 -N和TP去除效果较差,出水浓度分别为(11.2±2.7)和(2.03±0.29)mg.L-1,去除率分别为45.1%和30.2%。BOD5、CODC r、NH4 -N和TP的去除效果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NH4 -N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TP,BOD5和CODC r受季节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分析BOD5、CODC r、NH4 -N和TP去除效果的年际变化发现,BOD5、CODC r和NH4 -N去除率有增加的趋势。TP去除率在2001年和2002年基本相同,从2003年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串联式垂直流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串联式垂直流生态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均得到了有效去除,在进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质量浓度为73.19、25.08、48.55、0.55 mg·L-1时,平均去除率依次为65.6%、71.6%、58.7%、86.9%。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第一级生态滤池的进水0~40 cm阶段,而总氮浓度基本呈均匀下降趋势。串联式生态滤池对各污染指标较好的去除效果也证明了其是一种适合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解决农村污水肆意排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竹炭固定床-聚氨酯流化床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剩余污泥问题,研制了产泥率少的片状竹炭固定床-聚氨酯切块流化床一体化反应器,在保证流化床高浓度微生物的同时,维持竹炭固定床的好氧,兼性厌氧,以实现污泥的原位分解.试验采用南京林业大学紫湖溪生活污水,COD为140—170 mg·L-1,TP为1—2 mg·L-1,TN为35—45 mg·L-1,氨氮25—30 mg·L-1,SS为35—40 mg·L-1.反应器在第30 d启动成功.稳定的运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时,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中COD、TN、TP、氨氮的浓度分别为19 mg·L-1、7 mg·L-1、0.47 mg·L-1、4.5 mg·L-1,去除率达到87%、76%、72%、84%,出水中各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经竹炭固定床处理的出水SS浓度很低,长期维持在14 mg·L-1左右,二沉池出水中的SS平均浓度为12.7 mg·L-1,整个反应器对二沉池依赖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removal by an integrated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ere studied in the wetland system during one inlet–outlet operating period, in two typical stages (each stage is connective 24 h, sampled once every 4 h).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decreased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in the system, while levels of nitrate (NO3?-N) increased. In one operating period, total nitrogen (TN) concentration fell with rising operation time due to evacuative reoxygenation. The TN and NH3-N removal rates in the system were 26.6% and 97.5%, respectively. COD decreased rapidly in the early stages and more gradually in the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of the wetland system. Average total phosphorus (TP) removal rate was 20.71%. TN and NO3?-N levels in water of the wetland had a tendency to decline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operation time. Ammonia concentrations displayed only a small variation with operation tim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wetland was able to maintain its temperature. The oxygen content differed during the various operating stages and exerted a marked influence on COD, TP, and TN removal.  相似文献   

14.
潜流人工湿地理化性质及不同形态氮素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宋新山 《生态环境》2010,26(6):1343-1347
对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可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水温等理化因子和不同形态氮素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较全面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上部溶解氧高于下部;湿地下部pH较小,主要在6.9~7.2之间;氧化还原电位表现为上部前端氧化,下部后端还原;湿地装置内下部温度总体比上部要高,前端表现得尤其明显;湿地前端上部是COD和氨氮降解的主要场所,在前端下部区域硝氮的浓度低而亚硝氮、氨氮的浓度相对较高;湿地系统中亚硝氮含量较低,仅在前端中下部有所积累;总氮浓度在湿地前端较高而后端较低,其去除率在根本上依赖于反硝化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丝瓜对食品废水的净化功能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研究了丝瓜(Luffacylindrica)在水面上的水培技术,对食品工业废水(啤酒废水)的净化功能及其经济效益。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培技术将丝瓜栽种在水面上是完全成功的。该法已经被应用到无锡市酿酒总厂食品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在5月份,丝瓜对啤酒废水中污染物TN的净化率为78.6%,TP78.0%,NH+_4-N99.6%,COD22.5%,浊度80.9%。在6月份,丝瓜的净化率为TN89.1%,TP90.4%,NH+_4-N99.2%,COD44.1%和浊度86.4%。由此可见,丝瓜是一种对食品废水净化的优良植物,其经济效益也很显著,每亩水面丝瓜(果实)可达2000kg~2500kg,经济价值达2000元~2500元。  相似文献   

16.
南四湖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营养盐静态释放模拟试验,研究了南四湖沉积物NH4+-N、TP和有机质(OM)的释放能力;针对微山湖区(WS)沉积物氮含量较高、释放较强的特点,为明晰WS湖区的氮释放潜力,考察了该湖区16个点位沉积物对NH4+-N的等温吸附特性.静态释放试验表明,沉积物TP和OM释放能力较弱,对南四湖上覆水水质影响不明显;而WS湖区的NH4+-N释放能力较强.WS湖区沉积物的NH4+-N等温吸附试验表明,湖心区沉积物NH4+-N释放能力最强,吸附/解吸平衡浓度(CEAC)高于1 mg.L-1的区域面积约占微山湖的1/5,该区域沉积物NH4+-N释放将会对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原位采集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农户化粪池排污口附近的表层土壤及化粪池出水,人工模拟研究区域典型降雨(夏季30 mm·次-1,冬季5mm·次-1)、气温(夏季27℃,冬季5℃)条件以及排污负荷[TN:(2.35±0.06) g·m^-2 ·d^-1,NH4+-N:(2.08±0.04)g·m^-2· d^-1,TP:(0.21±0.01)g·m^-2·d^-1,COD:(11.14±0.59)g·m^-2·d^-1],并进行室内模拟土柱试验,测算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不同天气过程(雨前、雨天和雨后)排污口表层土壤对农村生活污水各类污染物的削减率并探讨其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在季节差异上,雨前、雨天和雨后TN削减率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5或P<0.001),NH4+-N削减率则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1);雨前和雨后TP削减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01),COD削减率无显著季节性差异;雨天TP和COD削减率则均表现为夏季<冬季(P<0.01或P<0.001).在天气过程差异上,夏季土壤TN削减率表现为雨后>雨前>雨天(P<0.01),夏季TP和COD削减率表现为雨前≈雨后>雨天(P>0.05,P<0.01),而夏季NH4+-N,冬季TN、NH4+-N、TP和COD削减率在不同天气过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据此划分,夏季雨前、雨天和雨后及冬季TN削减率分别为38.5%、-25.0%、46.0%和50.4%,夏季和冬季NH4+-N削减率分别为91.5%和85.5%,夏季雨天、夏季其余时间及冬季TP削减率分别为63.3%、93.1%和82.7%,夏季雨天及其余时间COD削减率分别为8.2%和6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