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正> 华东协作区1982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于1981年12月9日至13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除本协作区七省市地震部门的代表外,还邀请了国家地震局计划处、监测处、分析予报中心、地震所、地球所、地质所、物探大队、东北协作区等单位的代表,共计56名。会议回顾了1981年本区地震监视予报工作情况,认真讨论了区内各项异常的变化,在各省市分别会商的基础上,就本区1982年度地震趋势意见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为参加1982  相似文献   

2.
发刊词     
<正> 为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地震科学技术水平和予测予防能力的提高,根据国家地震局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领导小组关于联合创办一个本区地震科学技术刊物的决定,在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地震学会及广大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地震学刊》现同大家见面了。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包括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七省市)地处长江、黄河中下游,是我国古今科学文化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记载、研究、观测地震较早的地区。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在本区各省市相继建立地震队伍以来,在  相似文献   

3.
<正> 陶瓷偏角磁变仪自1975年经鉴定并投入观测的以来,已成为群测群防队伍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段。它在多年的震情监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华东地震协作区所属七省市于1982年10月7日至11日在山东泰安举行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共收到有关文章33篇。参加会议的除协作区范围代表外,福建省、天津市等地的代表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4.
<正> 一 1983年4月19日至2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召开“地震地质现状和发展方向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摘要88篇。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家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及有关学科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国瑜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将对我国地震地质科学发展、制定今后工作方针任务起重  相似文献   

5.
<正>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群测群防监测预报水平,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福建、上海五省一市于九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七日在苏州召开了“土地电”技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监测处的领导同志,有关省、市、地、县地震局(办)主管群测群防工作的负责同志,业务技术人员和部分群测点的代表。国家地震局“土地电”调研组和河北省地震局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监测处付处长占巴扎布同志在会上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震工作的指示精神,强调搞好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意义。占巴扎布同志说,地震工作方针是周总理提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学术讨论会暨前兆委员会全体会议于三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在我省镇江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各直属单位的117名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许绍燮同志,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联同志,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出席了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局长魏文园同志也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8.
<正> 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河北、上海六省市地震宣传研讨会于1989年11月7日到10日在苏州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地震宣传工作经验,探索地震宣传工作的客观规律,推动地震宣传工作的开展,以提高民族防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六省市从事地震宣传工作的同志外。还有辽宁省和湖北省地震局的代表。国家地震局,  相似文献   

9.
<正> 为评价和改进现有土层应力(变)测报地震方法,清理土应力手段,华东片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二日在安徽汤口召开土层应力(变)业务技术讨论会。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浙江、上海的专群地震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家地震局及所属地霞地质大队、581厂以及四川、云南、河北、北京、天津的代表。会议收到26篇专题报告和论文,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土层应力观测机理和模拟方面的试验;2.前兆分析和干扰排除方法;3.土层应力观测方法探讨;4.土层应力传感器的测试仪器的研制的改进。会议认为自1970年地震系统提出“应力下山”问题以后土层应力(变)观测得到的迅速发展的普及。在这方面原兰州地震大队、地质力学所、地震地质大队等单位为发展我国土层  相似文献   

10.
<正> 1984年11月12日,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丁国瑜主任主持审查了,由江苏省地震局承担的华东浙江核电厂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地震地质部分。国家地震局领导及有关专家林庭煌、高文学、马宗晋、李坪、时振梁、陈达生等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汇报,会议并进行了答辩和讨论,审查通过了“区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正> 由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关于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学术动态的报告会于1984年9月18日至21日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举行。会议邀请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胡聿贤研究员和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室主任张雪亮副研究员介绍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盛况和学术动态情况。胡聿贤主讲了“地震危险性与地面运动”和“结构动力试验与理  相似文献   

12.
<正> 华东地区一九八三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在协作区办公室主持下于上海召开。苏、鲁、皖、豫、鄂、浙、沪六省一市地震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国家地震局综合计划处、分析预报中心、物探大队、测量一队及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共五十八名。会议回顾了全区一九八二年的震情,认真讨论了区内地震活动趋势和各项前兆的变化,在同去年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全区一九八三年的地震活动趋势作出了初步估计,为参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和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了“地下水干扰因素研究讨论会”。会上交流了五十多篇学术论文,讨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交流内容丰富、广泛,而且具有相当水平,基本上反映出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工作的成绩、进展速度和现状,是一次检阅成果、交流经验的会议,也是一次深入探索研究、想办法、出主意的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 1983年4月13日至18日,受国家地震局委托由山东省地震局召开了1937年菏泽7级地震及华北平原中南部强震背景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及其直属所队和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省地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旨在进一步系统地认识菏泽大地震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华北平原中南部强震孕育条件进行研究探讨,进而探索与评价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趋势。会前收到有关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并就上述两方面的宗旨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 1984年10月10日至15日,国家地震局地应力清理攻关领导小组在山东蓬莱召开了“地应力(电感法)清理评价成果交流总结会议”。经过会前的评选、推荐,有50余篇清理评价研究报告收入了研究报告摘要汇编,其中20篇在大会上作了交流。1983年3月,国家地震局工作会议确定要从科学上清理各种观测手段的实际作用,较客观地对各种观测手段作出评价。地应力(电感法)清理攻关领导小组结合本手段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这次清理评价的主要课题:1.地应力(电感法)测量过程和所测物理量—主要从理论、实验和实测资料上回答该测量系统是否测到了地壳应力的相对变化;2.电感法干扰因素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干扰及其交互作用对地应力(电感法)相对测量的影响机理、量级以及对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16.
<正> 三月廿一日至廿三日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家地震局所属研究所、队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联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他在发言中指出:地震工作要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重点监视地区应以监测为主,科研要服从监测、预报的需要;工作安排要长、中、短、临相结合,而以抓短临为主;观测是基础;要有专群结合;要把主要人力物力投入重点地区;凡新上项目要作出严格的进度计划,不要“力争”、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届(1984)在上海、第二届(1987)在武汉、第三届(1990)在大连举行。此后,会期调整为每隔4年举行一次,与世界地震工程会议间隔相同,并安排在两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中间。  相似文献   

18.
<正> 10月16日至10月23日,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山东省地震局、河南省地震局联合召号了全国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学术讨论会。参加公议的代表除国家地震局机关、直属所、队、出版部门外,还有新疆、河北、辽宁、天津、江苏、安徽、四川等省局的代表,全国石油系统六大油田区及江苏油田的代表约六十余人。会上宣读了31篇论文,包括油井、油田深井水动态与地震关系;井喷、石油注水中引起的套管形变、上升与地震关系;以及天然气井动态变化与地震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有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应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刘恢先所长的邀请,美国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主任工程师张周育先生于1984年9月11日至14日在南京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学术交流期间,他作了有关工程地震问题和能源开发方面的学术报告。除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室、地震地质研究室等有关专业人员外,还邀请了南京水利科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已于今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举行。150篇论文纳入会议论文集,其中7篇专题综述报告。论文内容涉及震害调查、地震动与场地影响;土的动力特性;地基稳定性、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结构试验研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结构控制与隔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