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同桂 《环境保护》2016,(12):75-77
正国家"十二五"计划实施以来,重庆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削减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始终将总量减排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强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取得良好成效。超额完成任务,减排卓有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5年,重庆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较2010年下降10.87%、10.50%、18.56%、16.09%,四项指标均超额完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实施国家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 ,重庆市环保局于 2 0 0 3年 7月编制了《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试行 )》,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该技术规范规定了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安装、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和验收等。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傅建绵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重庆基本完成了大规模百万移民搬迁任务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4.4%。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重庆较好地将环境保护融入了经济发展。据统计,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2.82%和14.04%,超额完成了11.2%和11.9%的5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率分别为15%和18%,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夯实总量减排基础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施,综合盐边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承载力、主要污染物排放以及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分析盐边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保持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作为重庆市“十一五”期间主要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介绍了这几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测算方法,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测算出了“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对“十一五”期间总量控制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人口增加。重庆市城区居民生活区所排污水已成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之一。对重庆市13家居民生活区污水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水的污染当量负荷比、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区污水未经处理,水质较差,化学需氧量达672.11 mg/L。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所削减,其中动植物油削减效果最好,削减率达77%。居民生活区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污染物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两季浓度波动不大。早、中、晚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大,小范围内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掌握重庆市第三产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制定第三产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系数 ,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 ,2 0 0 3年 5月上旬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制定了“第三产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监测方案”,并按此方案于 5月 19日至 2 3日对涉及第三产业中的火锅 (汤锅 )、小吃店、快餐店、酒吧、冷饮店、咖啡店、茶馆 (楼 )、烧卤加工点、小摊点、豆制品加工场点、浴室、美容、美发、洗涤、洗车场等行业进行了监测。监测指标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动植物油、洗涤剂、磷酸盐等。此次共监测了 38家第三产业的废水 ,4 2家工业的废气。目前汇…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十一五”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作为重庆市“十一五”期间主要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介绍了这几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测算方法,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测算出了“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对“十一五”期间总量控制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杜波  方路乡  林广 《环境保护》2006,(20):60-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浙江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也随之增加,很大部分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向海洋排放,带来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一些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持久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影响着海洋环境质量、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这部分污染物约占全部入海污染物的80%,是影响近海海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光辉 《环境保护》2011,(20):10-13
十一五时期,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也明显改善。在十二五的开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庆市环保局提出了12358的总体工作思路,服务科学发展、坚持环保为民,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继续探索环境保护的新道路,进一步改善重庆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2月 2 3日 ,重庆市市委书记贺国强带领有关委办局负责同志考察了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长安公司污水处理场、龙头寺垃圾处理场等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状况 ;并深入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调研工作 ,先后参观了仪器室、酸雨研究中心 ,空气自动监测站等 ,有关环保专家详细了解了重庆市主城区的空气污染等情况 ,对环保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 ,即希望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 SO2 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指标降下来 ,争取 2 0 0 5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下午 ,贺书记在重庆市环保局召开了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全市环保工作情况的汇…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重庆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大环境保护领域的投融资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有力推动了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对促进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持续减少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促进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排污权交易基准价的制定这一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在对影响排污权价值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包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绩效3个影响因素的排污权价值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结合污染物削减成本构建了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测算模型.利用该套模型,建立了重庆市COD和氨氮排污权价值评价体系,计算得到重庆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污染物环境排放量、工业污染物排放绩效等影响因素对排污权价值的权重分别为0.540、0.163和0.297,COD和氨氮排污权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分别为(0,0.715,0.285,0,0)和(0,0.865,0.135,0,0);根据重庆市废水COD和氨氮削减成本,测算了重庆市废水COD和氨氮的排污权交易基准价格分别为5 900和16 000元/t,处于全国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市确定的基准价的中上水平.该套模型将排污权基准价测算过程中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表达,使测算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并且具有实用价值,但在排污权价值影响因素的筛选及其量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2012年1-9月环境与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对全省环境与经济总体形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全省环境质量在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形势下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增量随着能耗增速的回落同比有所减少,但全省产业结构重型化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重工业特别是"两高一资"产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环保重点工作仍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  相似文献   

15.
DB 52/12—1999《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自第一次修订至今已有13年,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标准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导致标准执行困难。针对现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有关法律法规、本省主要工业结构、特征污染物和国外相关排放标准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水污染物为例,对标准制定中有关排放等级、时段划分、污染物控制限值等内容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新特点、新方向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等对资源环境的新影响以及环境管理的新需求,并从释放政策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创新能力3方面,提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11月21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2006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监测分析结论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不大,局部污染严重,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攀升。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比增长2.4%;COD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同比增长4.2%。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攀升的原因在于GDP增速过快,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建设项目配套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总局公布2006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1,(3):69-70
重庆环境资源交易中心日前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此次重庆组建的环境资源交易中心目前是西部首家环境资源交易中心。2009年,重庆市印发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方案的通知,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二五"发展过程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测算的污染物排放增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极有可能突破预期值,因此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的减排目标可达性也存在一定风险。为确保浙江省"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顺利完成,从GDP、能源消费、机动车保有量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影响浙江省"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排放增量的不确定因素,并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施煤炭总量控制、试行机动车总量控制、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排放情况及其对排放的定量影响,于重庆市机动车类型分布、技术水平、行驶情况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系统建立了重庆市主城区2105年1 km×1 km的高时空分辨率移动眼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污染物VOCs的年排放量为6.26×10~4t/a,主要来自线源道路的排放,排放量为5.84×10~4t/a,其排放量占移动源总排放量的93.08%,与人群出行规律有极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