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教养。培育生态文化教养必须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以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不单要对生产力变革,还要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即对整个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改良,而是要超越,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的方式,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张虎彪 《绿叶》2014,(12):49-53
共生论视角强调共生与博弈的辩证统一。共生论思想首先出现在生物学领域,后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本文从共生论的视角对现代西方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的方式以及深层次的主客二分的文化传统进行梳理,认为西方环境保护思想和实践遵从从博弈到共生的演变路径。而中国应该在继承东方的天人合一文化传统和吸收西方的教训或经验的基础上,用共生与博弈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中国的环境保护实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保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宇杰  张铁军 《青海环境》2023,(2):62-66+7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态层面的理论表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做到“两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除了西方唯“人类中心主义”至上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永续发展,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两个结合”的融会贯通和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实力的崛起并没有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西方的国际话语权强势地位和中国的弱势地位也难以发生根本改变。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出路在于:用自己的话语主动定位;发展基础性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学术概念和话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重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鲁枢元 《绿叶》2008,(3):91-93
生态灾难作为非传统安全给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在超过传统的核战争、恐怖主义的威胁。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害片、灾难片,对丰裕社会的人们发出了强烈的生态警示作用。祖先天人感应的生态文明传统,迅速发展中生态危机的日重,召唤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家脱离生态神经不敏感,转向用包括影片在内的各种艺术作品培育和强化全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画家以德养志、以情观物,在山水之间寄托情思,在云蒸霞蔚中抒发情志。传统美学资源主要来自西方,在美学的"西方中心论"者的眼里,中国古典美学被视为"没有达到上升为思辨理论的地步",基本排斥在美学建设之外。这在当代"全球化"的思想浪潮面前,未免有失偏颇,以偏盖全。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催发了美学的转型,特别是中国古代美学资源将重放光  相似文献   

8.
陈红兵 《绿叶》2010,(10):106-111
佛教生态伦理关注的主要是主体自身的德性成长,从人的成长和完善、实现人的理想存在状态的角度论证人应该如何对待其他生命和自然环境。这与西方主流生态伦理思想突出自然生态存在的内在价值及权利有本质的不同,两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而是相互补充。传统佛教在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中均存在深刻影响.其生态伦理作用于社会的空间很大。近现代以来佛教社会文化教育功能的转型及发展,更为其生态伦理作用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制度以月令为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章对以月令为主的中国传统生态文明制度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制度建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创建生态文明,需要巨大的、综合性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在村一级开始比在大城市兴起更可能。作为有着上千年农业文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将会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重要影响。重复西方的错误,将现代化模式强加给农村是选择死亡。当今中国主要仍是一个传统社会,从顶部激发、从底部生长生态文明,重建乡村共同体,促使传统农业向真正的生态文明发展是可能的,而这样的发展抉择将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  相似文献   

11.
肖显静 《绿叶》2008,(6):54-60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不完整的西方现代性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是工具理性的现代化而非价值理性的现代化,是表层的物质现代化而非深层的精神现代化。这种不完整的现代化制造了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目前以及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追赶,而是超越。超越不可能以原来的观念、传统的道路——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为基础。把维护全球性的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给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支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指调整生态补偿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组成的规则系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按照其运行机制的差异,可以分为生态补偿经济平衡制度、生态补偿市场平衡制度和生态补偿区域平衡制度。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尽管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消费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对生态消费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实践,还没有真正树立科学、系统的生态消费观。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生态消费教育的滞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构建大学生生态消费观要建立社会、家庭、高校和大学生个人"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通过社会的宣传引导、家庭的潜移默化、高校的教育培养以及大学生的自我养成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置于突出位置,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在中国出现有其必然性。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格局,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发展理念,不仅为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弊端提供了出路,也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但是,要将绿色发展变为现实,就必须跳出传统工业社会形成的思维模式。现有关于发展的传统理念、内容、模式、体制、政策等,大多都是传统工业时代的产物并为其服务的,需要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苏贤贵 《绿叶》2010,(11):73-79
随着西方环境污染的出现和加剧,人们开始了对环境危机根源的反思,并把危机的源头追溯到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基督教那里。很多生态批评家认为,基督教思想中对于人类支配自然的直接教导和对自然采取的"去神圣化"的态度,已经在思想上酝酿了今天的生态危机。也有不少神学家开始重释经典、检讨相关的教义和历史,发掘其中的生态思想资源,从而发展出种种生态神学,使基督教思想逐渐变得"绿色化"。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生态文学从无到有,是社会发展进步使然。生态文学其实就是生存文学,如果丧失了生存条件,一切其它的什么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都将会丧失并毫无意义。有着中国"环保之父"之誉、国家首任环境保护局局长的曲格平这样评价哲夫:哲夫是一名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有责任心的、有才华的中国环境文学战线的领军人,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如何解决资源压力过大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上,潘岳先生对生态社会主义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我觉得走人文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更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现在出现环境和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是由于中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只顾强调发展经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经济增长至上,不注重保护环境,不注重相应的人文发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用环境文学创造保护环境的潜在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环境文学作家是天然的环境人文提倡者和教育者。其责任就体现在,要做一个世纪的思想者,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一个历史的批判者,一个现实的塑造者。我一直以为,环境保护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最应该注重的是培植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力量。环境保护的根本力量,来源于人的心灵力量;人的心灵力量,来源于绿色的人文潜化;而绿色的人文潜化,又来源于环境人文意识的深刻塑造。那么,环境人文意识的深刻塑造上,最具力量的,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7,(5)
趋同化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人类在环境问题上伦理道德的共通性则是这种趋势产生的主要动因和基础。西方宣扬的普世伦理并非其伦理基础,唯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其基础;人性则是推进这种趋同化的深层动力,使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共同的环境伦理对趋同化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人类需要在共同环境利益基础上,形成新的伦理共识以此作为伦理基础。中国对国际环境法不仅仅是单纯适用,近年来也越来越积极参与立法等活动。蕴藏着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立法主张,将使中国对国际环境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简练 《绿叶》2010,(11):120-130
碳运动由西方文化左派孕育萌芽,由西方尤其是英国政府与金融资本所推动壮大。其针对中国,则有一箭数雕之效:既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设置羁绊,又能让西方金融资本借碳交易大发其财,还能让西方创立新的低碳"普世价值"以继续占据道德制高点。迎合西方,企图用低碳要求倒逼中国实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已被历史证明不可行。碳运动的科学根基已经坍塌,碳泡沫在中国却为何继续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