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罐区减排措施和低温馏分油吸收-脱硫工艺处理高温油品罐罐顶废气,在处理气量43.0~384.5 m3/h,柴油流量10~20 m3/h,吸收柴油温度10~15℃条件下,废气经过净化后,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去除率大于97.2%,净化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8.35 g/m3,均低于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关污染物的限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LNG全容罐罐顶安全阀尾管排放气被点燃后产生的喷射火热辐射,可能导致全容罐开裂、坍塌等事故情况,分析确定安全阀尾管高度及排放方向是火灾热辐射影响范围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DNV PHAST软件进行16×10~4 m~3全容罐罐顶安全阀释放可燃气云扩散影响及喷射火热辐射影响模拟计算,确定安全阀尾管高度15 m,垂直排放时能够满足相关安全要求,为LNG全容罐安全阀尾管高度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稠油资源的开发,热采规模逐步扩大,热采区块采出液硫化氢含量不断升高,井口及套管气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严重威胁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安全隐患,研究了3种模式的硫化氢治理技术,包括井筒加药治理技术、套管抽吸治理技术和套管喷射治理技术,分别应用于正常生产期间产出液中硫化氢治理、套管气中硫化氢的治理和洗井时整个油井内硫化氢的治理。该治理技术在现场得到了应用,GDGB1-02井采用井筒加药治理技术,采出液伴生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的8 000 mg/m3降至20 mg/m3以下,低于安全生产规定的30 mg/m3以下;GD2-24P530井采用套管抽吸处理技术,套管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10 000 mg/m3降低到测不出;GD2-23X530井采用套管喷射处理技术,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3 200 mg/m3降低到检测不出,实现了热采井硫化氢的安全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近年大批高新环保产品及治理技术不断涌现,对污染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环保产品及治理技术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还不很完善,下面就此同题做一下初步探讨。 1 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环保产品及治理技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目前污染洽理项目投资大,小的项目如更新除尘器也要上万元,对废水的治理更是如此,最普  相似文献   

5.
介绍污水汽提(一)装置原料污水罐罐顶臭气源的情况,臭气治理方法的选择,降膜吸收工艺技术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该装置应用此项技术的治理效果。讨论了恶臭气体流量、浓度的变化对处理过程的影响,吸收剂的循环量对吸收效果的影响,温度对恶臭气体流量和浓度的影响,分析了触变型催化氧化的情况。采用降膜吸收工艺技术后,该装置对H2S、NH3及甲硫醇、乙硫醚等非常恶臭的气体去除率分别为99.98%、96%、96%和96%。  相似文献   

6.
介绍密闭电石炉炉气的利用及治理装置及技术。论述了直接燃烧法的电石炉气利用技术的工艺流程及设计炉气除尘系统过程。并讨论评估了直接燃烧法技术的优势及环境、经济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污染治理目标的差异化需求,构建了一套水污染治理技术适用性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既包括反映水污染治理目标的评估指标,又包含技术本身的性能指标;在具体评估中,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中每项指标赋权,再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备选技术进行综合性能评估,进而筛选出满足水污染治理目标需求的适配性推荐技...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为深入的探讨了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投资方向及投资结构。结论是环保投资应向环保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工业污染防治等方向倾斜;投资应以水、气污染治理为主,其他污染治理为辅。  相似文献   

9.
以黑臭河道江阴滨江路河的治理为例,介绍了一种黑臭水体原位治理的技术—石墨烯光催技术。根据原位修复原则,经过几个月治理,最终消除黑臭,各项指标好于住建部颁布的黑臭水体判定标准。该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无需耗电耗能、无二次污染、绿色环保等优势。该河道的成功治理,为光催化技术在黑臭河道的治理应用提供了工程示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2,(11):51
为提升"十一五"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的整体研究成果,加强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指南(BAT)等技术指导文件的国际交流,2012年5月24—25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办的"环境管理与技术评估国际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炼油厂的原油罐和火炬进行了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整改措施,以保证炼油厂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湿式填料塔技术治理污水厂增钙干化污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二次污染。在取得技术适用性、风机位置、喷头孔径、水箱尺寸等工程经验后,对该技术进行评价和展望:首先在未来应利用烟气余热,设置换热器,提高能源循环使用效率,其次处理高浓度的恶臭气体,需要对现有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膜分离法处理加油站油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玲  陈家庆  张宝生  王建宏 《环境科学》2011,32(12):3704-3709
针对加油站收油和发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污染,分别采用玻璃态油气截留型PEEK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橡胶态油气渗透型GMT板框式膜组件,在自行设计建造的膜分离设备上,对比考察了2种膜组件和整个膜系统对油气污染治理和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膜系统对VOCs/空气混合气有很好的净化能力,尾气能够达标排放;在富油气返回油罐的模拟加油站实际运行情况的循环实验条件下,尾气也低于25 g·m-3的国标.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的清洁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石油化工储运系统推行清洁生产的情况。运用浮顶罐技术,光纤或光导技术、高低液位报警技术等先进技术,实施清污分流,污污分汉及污油回收,消灭火炬回收炼厂气等方法,达到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国内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甘肃庆阳地区某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论述了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重点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旨在技术上推动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行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炼油企业储罐逸散废气恶臭污染常用处理技术,如吸附法、碱吸收法、氧化法等,进而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新型技术——低温油品吸收法,可使储罐废气中硫化物排放减少到1mg/m3以下,烃类物质90%以上达到回收。  相似文献   

17.
炼化企业原油罐、成品油罐及污油罐定期清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罐底油泥。罐底油泥含油量大,处理成本高,环境危害严重,是炼化行业关注的重点。有效回收油分和降低处理成本是近几年罐底油泥处理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以调质-分离、化学法和生物法为主的罐底油泥处理技术及各技术对罐底油泥的处理现状,总结了3种处理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种设计思路新颖,具有污水贮存、均质、沉砂、除油等功能一体化的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罐中罐”,在炼油污水处理场建设施工过程、使用效果的叙述,为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场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一级处理设施的建设、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典型炼化企业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恶化的重要根源.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组分.石油加工过程是潜在的甲烷排放源.本文以我国广西某炼化企业为样本,通过现场采样和离线分析的方法,识别出炼化企业潜在的甲烷排放源,核算了不同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量,分析了炼化企业的甲烷排放特征.研究表明,甲烷是炼化企业排放废气中的重要成分;烟气、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储罐和油品装卸过程等均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项,其中烟气和储罐对甲烷排放总量贡献占比超过70%;不同源项甲烷排放特征各异,油品装载过程产生废气甲烷浓度最高;污水处理过程废气的甲烷浓度主要受常减压装置污水影响;该炼化企业每万吨原油对应的甲烷排放速率估算值为72.6 kg.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焦化含硫污水存在污水乳化、污水波动量大、污水油含量高、接触冷却塔顶油气分离罐界位计不好用等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充分调研分析,并和设计单位结合,采用了先进的含硫污水集成处理系统对装置进行了改造,重点为接触冷却塔加高增设6层塔盘、增设了1000m^3的含硫污水罐、罐内设内罐并采用水力旋液分离、浮油自动收集排油组合装置(罐中罐),将过去敞开式、功能单一的除油、均质、调节池(或罐)组合为装置化、密闭化、自动化的工艺和设备,改造后污水排放油含量由改造前的几千mg/L降至300mg/L,水质明显改善,同时回收了油品,降低了原油加工损失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