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态系统】也称“生态系”,泛指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例如森林、草原、苔原、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等。生态系统包括4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或食物网)的相互联系。例如,太阳能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能,并借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向动物或微生物;水和营养物质(碳、氧、氢、磷等)也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不断合成和分解,在环境与生物之间反复地进行着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作用。以生物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生态学原理,讨论了如何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合理安排工业结构的问题。文章指出:城市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很类似,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通过各种食物链的交叉结合,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络结构。在这个网状结构中,物质的利用率极高,没有“有用物”和“废物”之分。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例如在我国工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多半是链状的,各种物质间依赖性大,资源浪费大,给环境造成污染。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工业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的物质循环网络结构。网络结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或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涵盖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致使物种灭绝加剧,遗传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和湿地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大会期间《生物多样性公约》开放签…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地球表面的生物群落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总和。在这个系统中诸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与环境因素,水、土、气、太阳等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并且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这就构成了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生物圈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它由若干个亚系统组成,每个亚系统又是由若干个亚亚系统组成。农田生态系统就  相似文献   

5.
实践活动主体:由小学低年级学生组成的环保兴趣小组。实践内容:(l)食物链中猎物和天敌是相互制约的,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2)环境受到污染就会影响动植物生存。(3)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宝贵的物种资源。实践前的准备:(l)渔具。(2)两只塑料桶。(3)一塑料袋污水。(4)实践场地:小河,小河旁边的菜地、藕塘和水稻田,河堤边生长着几棵大柳树。(说明:每一个实践项目都包括几个步骤和程序,本文省略提问和回答的主体。)实践一:观察青蛙捕食害虫,讲述食物链中猎物和天敌的关系,用事实告诉孩子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12,(10):62-62
由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环境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H-BAF综合技术,适用于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工业污水的再生利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1)生物曝气滤池的污水预处理技术-生物絮凝:以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提高沉淀池的效果。(2)H-BAF(高效生物曝气滤池)技术:池中装有一种高效生物滤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和掌握了四川省部分生态系统中放射性水平,分析了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中放射性核素对四川省主要环境介质的影响和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和富集情况,了解此次事故对部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对气溶胶、沉降物、土壤、植物、动物、人类食物这一链条样品中的238U、232Th、226Ra、40K、137Cs、131I 6种放射性核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的检测结果均属于环境正常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131I低于仪器检出限。所有样品的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与环境背景值相当,日本福岛核事故在短时间内,未对四川省生态环境和食物链造成放射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这里介绍两则石油污染生物治理的现场实例。一则是关于水处理厂的生物治理,强调了即使在环境因素不十分有利的条件下,采用微生物生态法的生物强化措施,就能经济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另一则展示地下水和土壤的生物治理,并详述了生物治理的原理、可行性、扩大试验法、监测项目的确定、试验前后总多环芳烃(PAH)及五氯苯酚(PCP)等的浓度变化等。两则微生物生态法的生物治理均表明:此法既省去了实验室研究,又不需事先查明所用的微生物属性,即可大大加快可行性研究速度,还明显地提高了防治效果。微生物生态法成功的运用进一步说明了:即使不用外加菌种,也能显著提高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速度,进而达到有效治理石油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称。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越复杂,人类的生存环境就越稳定,食物、药物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就越充足,社会才可能持续发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开宗明义指出,生物多样性有十大价值,即它的内在价值,它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美学价值,以及它对进化、对维护生物圈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经济,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因而也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诸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些年,我国农业科…  相似文献   

10.
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了大气、水体及生态系统。有机农药以直接施用、拌种、喷撒、随降水落入等方式进入土壤。农药在土壤中会以吸附、扩散稀释和降解等几种方式发生转化,并改变土壤结构、对土壤中生物的生存及酶的活性产生影响。生物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动植物、微生物及根际环境对农药污染的降解来治理土壤中的农药,是治理农药污染的一种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2009,(6):F0004-F0004
牧羊环保主要从事市政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设计、供货、安装及调试,生产和销售除尘设备、生物除臭装置、高效射流曝气装置等环保设备。并提供环保技术咨询服务。集团四十多年创新取胜,开发出“高效厌氧(UASB,EGSB、ABR等)-好氧系统(CASS、MBR等)”技术。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更是在业内较早实现了在啤酒、PTA、聚酯等工业废水中的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2.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生物是指 ,生存环境是指 等自然因素组成的环境。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部分。3)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4)生态学环境容量与污染物环境容量是不同的,生态环境容量是指环境中可容纳 。污染物环境容量是指 环境中能容…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阿勒泰地区处于中温带向寒温带过渡的地理位置,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等地同属祖国北部边陲。但与近海湿润的黑龙江省不同,阿勒泰远离海洋,深处大陆腹地,被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所覆盖。尤其阿尔泰山前平原,降水稀少,表现出较高的大陆干燥度及干旱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组成贫乏、食物链和营养级组成简单,生物学过程微弱,环境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14.
贾江雁  李明利 《四川环境》2011,30(1):121-125
抗生素被长期大量地使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同时作为饲料添加剂长期使用于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然而,大部分抗生素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大量的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禽畜粪尿排入环境,经不同途径进入土壤和水体,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多项研究显示在城镇废水和地表水中检测到了抗生素的存在,但关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生物效应等研究资料很少。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微生物、水生生物、土壤生物和植物等产生危害,并产生大量耐药菌,影响禽畜等的正常生长,进而对人类健康及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为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本文就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生物效应等多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石油及其它有机污染的生物治理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治理法作为治理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已受到国内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现在跨行业、跨部门的各有关单位人员,从各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当今世界石油污染生物治理的现状。其中心是选择使用或培养有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进而达到彻底治理污染的目的。使用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生物治理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处理费用低、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可以就地处理等。  相似文献   

16.
人们历来都是用“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和“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样的贬语,来给乌鸦盖棺定论,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们的观察和研究证明:乌鸦是保护农业环境的有功者;是具有勤劳、勇敢和机智等生活习性的益鸟。(一)乌鸦在农业环境中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接起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另一  相似文献   

17.
石油是一种具有生物毒性的复杂有机物,土壤中石油烃的过量积累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处理成本低、环境影响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且较微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效率更高,耗时更短,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氧化-微生物联合修复和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四种联合修复技术,简要阐述了修复机理、适用范围和工艺参数,为生物修复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并对以后生物修复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单平 《绿色视野》2009,(1):33-36
通常认为生物群落是连续统一的,该连续统一体是由各种不同数量的生物有机体构成,河流生物群落也不例外,是个连续统一的生态系统。早在1911年,谢尔弗德(Shelford)就认为:河流中存在的种群集合是一定物理梯度变化的反应。后来,齐默(Ziemer)、斯温顿(Swansston)和范罗特(Vannote)等将该定义进一步延伸、完善,提出了“河流生态连续统一体概念”,它描述了沿一条河系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一般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渤海湾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实验室以渤海湿地"水体-土壤-生物"生态环境系统为主体研究对象,围绕该环境中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蓄积、代谢和转化过程,借助现代分析表征手段和方法,研究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土壤微生物在转化过程中的响应及作用。实验室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01244)及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以研究污染物在海洋-河流-土壤-生物等介质间的传输和转化途径及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危害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相关内容如下:(一)滨海湿地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环境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20.
当代河流系统研究中稳定性同位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存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在河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POM和DOM)来源、转换、运移规律、与沿岸生态系统的关系、河口区不同来源颗粒有机质的混合过程、河流系统中富营养的污染来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过程、系统中的营养行为和食物来源途径以及河流有机物质在陆架上的分配、积累和运移规律的应用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