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阐述安全是人类社会稳定向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回顾安全工程专业建立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育 ,是培养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在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 ,必须明确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和内涵 ,合理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 ,加强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 ,加强安全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事安全工作的专职干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指日可待本刊讯记者从劳动部有关部门获悉:为解决生产领域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问题,经国家人事部同意,决定由劳动部负责组织制定安全工程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安全工程系列将设5个专业,即劳动安全工程、特种...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06年度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人事[2006]212号)的安排,2006年度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已经开始进行,高级职称评审材料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受理,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10日。安全工程技术职称进入评审系列始于1997年。1997年,原人事部、劳动部按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要求,制定并印发了《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人发[1997]109号()以下简称“109号文”),作为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评审的标准。该文件明确:“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机安全是安全科学的组成部分和安全工程专业开设《计算机安全》必修课”为观点,进一步论述了安全工程专业开设计算机安全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现实意义,给出了建立该专业的一个教学计划(含课程设置)框架和说明,特别是该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关系图和“横纵双向三段式”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人事部劳动部颁布《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本刊讯1997年11月19日,人事部、劳动部颁布了《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将《评审条件》作为评审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标准试行(全文发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构建科学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作者在回顾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建立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统计了当前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规模以及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我国更好地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科学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安全工程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促使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与新时代科技、产业变革相匹配,通过分析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持续改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思路,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活动、达成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新型矿山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OBE理念对于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OBE理念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保障和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并能提升安全工程专业的国际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经贸委为贯彻《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将于2000年上半年开展全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享受教授级待遇)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国家经贸委人事司已将“关于报送安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人事[1999]72号)下发各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委管国家局人事司。日前各地正在报送材料,评审工作在5月份进行。 请符合条件需要报送评审人员、单位,尽快与属地经贸委联系。国家经贸委今年上半年开展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享受教授级待遇)技术资格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9.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多样性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建立安全工程专业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在社会安全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学生的个体需求调查和教学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多样性人才培养的途径.针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内容调整、开放式办学、教学资源开发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等措施,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多样性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为促使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能够有效应对新一轮的科技、产业变革,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首先,分析现阶段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定位其研究领域,结合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确立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然后通过整合、增设、升级等措施优化课程设置,运用新兴多媒体、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最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等措施,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表明:新工科建设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和转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改进的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直线电机轮轨系统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牵引 ,轮轨系统支承导向 ,是一种在技术、经济、环保方面均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有两种主要技术模式 ,均有良好的安全运营记录。笔者介绍了系统的性能和设计特点 ;从牵引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养护维修系统以及防灾系统 5个方面对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 ;认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以及健全的安全防护系统 ;特别强调对该系统进行的安全设计研究 ,将为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分析国内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两类系统本质安全化实现路径的差异性:①技术系统本质安全性等于构成要素的本质安全性乘积,只要保证要素本质安全化,系统也趋于本质安全化;②社会技术系统关键要素是智能体,从根本上无法达到本质安全化,但智能体自身具有一定容错性和自组织性,在相对可靠条件下,需要通过和谐交互机制使系统而获得本质安全化。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基本思路:基于3层次和谐交互机制的本质安全化动态演化机制;并对系统本质安全化进行了量化;给出判定系统能否实现本质安全化条件以及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基本函数关系;得出了系统本质安全化是系统安全性极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Probabilistic Risk Analysis (PRA), particularly those for technical systems, does not include an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n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There are a number of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a predic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safety performance. There is a need for a widely accepted and theoretically sound set of principles on which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could b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As a resul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effor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such principles and proposes a set of principles for organizational safety risk analysis. Then, as a realiz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ing principles, a safety risk framework, named Socio-Technical Risk Analysis (SoTeRiA), is developed. SoTeRiA formally integrates the technical system risk models with the social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climate) and structural (safety practices) aspects of safety prediction model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tegration. A systematic view of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climate leaves an important gap in modeling complex system safety risk, and SoTeRiA,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bridges this gap. The framework explicitly recogni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structs at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 and extends the PRA framework to include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fensible way.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不同产业就业人数,估算我国企业所需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工程师数量;从学历角度分析注册安全工程师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差距;考察和研讨不同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及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需求;认为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准入门槛较低,更贴近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笔者认为,推行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制度,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培养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将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定位于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相当于企业基层或中层安全管理岗位。该制度的建立将成为安全生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种新思维、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综合比较现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对叉车“安全保护与防护装置”的要求,分析叉车“安全保护与防护装置”的检验范围及内容,对其中争议较大项目的检验要求和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交通安全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笔者在分析和比较中、美、日等国道路交通现状、交通安全的发展趋势、已采取相应对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基础上 ,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和分析 ,并强调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下 ,交通安全技术手段的提高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提出只有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递进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开展长效管理 ,提高交通安全技术 ,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才能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7.
石化企业安全投资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影响石化企业安全投资状况的不确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石化企业安全投资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理论的方法对某石化企业的安全投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适用于石化企业安全投资状况的评价,差异度i的取值可以反映出该石化企业的安全投资状况及其安全经济管理水平。影响石化企业安全投入状况的重要因素是石化企业安全设计投入、安全技术装备投入、安全科技研发投入、治理环境的投入、应急救援投入、事故导致企业停产损失投入等。  相似文献   

18.
电子安全监控系统(PES)失效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随着电子安全监控系统(PES)的日益广泛应用,其系统自身的安全保护已成为安全科技最前沿的问题之一.本文论述了PES在安全系统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PES出现故障和失误的原因主要分为硬件故障、系统失误和管理缺陷三大类,提出了建立PES安全保护系统的技术路线和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建议我国从标准化的角度深入开展电子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Safety Science》2004,42(7):627-637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re safety in China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fire accidents in the past few years are introduced. Combining with the dema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key fields of fire safety fundamental study and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uggestions of fire fighting works during the tenth-five-year plan, the main strategies of fire safety in China is also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20.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presents a set of technical, medical, legal, psych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other measures with the aim to detect and eliminate hazards that threaten the lives and health of employees. These measures should be applied in a systematic way.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legislation in Serbia and the requirements that airports should fulfill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certification. Analyzing the specificity of airport activities and injuries as their outcomes,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s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employees. Furthermore, the airport activities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risks are defined, as the goal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