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可控制性旅游灾害的影响分析及防治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旅游灾害定义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旅游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灾害的性质,将旅游灾害分为可控制性旅游灾害和不可控制性旅游灾害.可控性旅游灾害主要是人为原因(包括旅游者和管理者方面)或伴随旅游发展而产生的,这类旅游灾害在现实中已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探讨可控制性旅游灾害的影响和防治策略,不仅能引起人们对这种人为性旅游灾害的重视,而且还可以推动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频发,灾害防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我国针对灾害风险认知的知识储备不足,也缺乏有关灾害风险认知研究的系统性分析。利用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我国2002—2018年CNKI数据库中灾害风险认知研究的656篇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关键词、文献作者群体、发文机构进行检索与统计分析,绘制出学科研究热点、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知识图谱量化分析了中国灾害风险认知的相关研究现状,客观地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状态与发展趋势,为灾害风险认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保护土壤生态平衡及合理开发自然保护区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3个试验区中,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轻,旅游踩踏对所设3个试验区中3个层次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从旅游踩踏对3个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程度来看,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轻,背景区与缓冲区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遭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已受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研究,利用文献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分别从中国山洪灾害造成概况、特点与危害、诱因与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防御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研究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诱因对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其次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应对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预案、恢复生态平衡、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御山洪灾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厘清灾害恢复力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借助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4—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84篇灾害恢复力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和热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灾害恢复力研究经历了萌芽探索、快速成长和曲折发展3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城市(社区)恢复力、恢复力要素指标、恢复力评价等方面展开;灾害恢复力评价、驱动机制、演变机理和恢复力治理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巩劼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45-556
旅游环境影响是旅游环境和旅游影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可为旅游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旅游环境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进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对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按时间进展进行了评述。从旅游环境影响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扩展研究尺度、改进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应用性研究等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主题;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扩展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和管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讨山地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从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山地旅游研究进展,按时间进展将国内山地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一阶段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表现特征都有较大差异。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差异。从山地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今后山地旅游研究应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加强旅游发展条件下的山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研究新的要素在山地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制,加强不同时空尺度条件下的山地旅游发展特征、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洋藻华灾害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对滨海旅游经济及景观资源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的影响,无法从市场中得到直接评估。在对这部分非使用价值的评估中,条件评价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也称条件价值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以问卷方式收集被访者的信息,通过社会经济学的计算方法对目标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受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利用CVM中的二分式实证问卷,以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影响为目标,调查在浒苔绿潮发生期内游客对改善滨海景观的支付意愿(WTP)信息,通过二值选择模型(Logit回归模型)计算,将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影响进行货币化评估,得出了该影响的大致范围,以直观的方式评价了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影响。这一方法可以作为海洋藻华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为政府及相关组织对海洋藻华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更合理和有效的应急处置提供灾害经济影响部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泥石流灾害预防工作中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到影响泥石流灾害产生的主要因素,构建泥石流灾害事故树图,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三方面全面分析阐述了各基本事件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预防关键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泥石流灾害的一些建议。该结论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中1980—2018年的中国台风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利用NoteExpress和python等软件,借助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台风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台风的研究文献数量整体上呈增多的趋势;文献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台风研究热点呈现增多变广等趋势特征;其中,2004年之前,主要关注台风本身的特性及其灾害特征分析,2004年之后,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及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有关台风自身的特性及灾害特征的研究仍是热点,但有关台风灾害防御、灾害评估及风险等领域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GIS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逐渐细化,研究方法、技术越趋成熟。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海岸侵蚀灾害损失的评估方法,给出了土地经济损失、植被经济损失、基础设施经济损失、新建防护工程和修复工程投入的费用以及旅游价值损失等各项海岸侵蚀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并选取土地损失面积、直接经济损失、旅游价值损失三个指标,以行政区为单位来确定海岸侵蚀灾害的灾度等级。最后应用该评估方法对大连市海岸侵蚀灾害损失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了自然灾害相关损失评估方法和思路,立足于浒苔绿潮的影响对象,以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原则,从海水养殖、滨海旅游、海上交通、工业取排水、灾害应急管理和海洋生态影响几方面构建损失调查与评估方法,为浒苔绿潮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常规的气候评价标准对湖南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冰冻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价,指出这次冰冻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冰冻强度大、灾害损失重的特点,灾害评定为特大型气象灾害。与历史上的冰冻相比较,此次冰冻是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冰冻灾害。本文还从成因上对特大冰冻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经向环流维持时间长、副热带高压偏强,这种异常的大气环流是造成特大冰冻的天气原因;冷暖气团持续交汇,下冷、上湿的温湿结构使得冰冻得以维持。从长沙与郴州高空资料进行分析:逆温层的高度、融化层的厚度是造成郴州冰冻灾害比长沙重的主要原因;从长沙与宁乡、郴州与桂阳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温度的差异导致了冰冻日数的不同。文章对冰冻灾害的出现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防御此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international focus on how to facilitate adaptation to droughts in a changing climate, a good deal of adaptation will be enacted at the local level. Focusing on the Yuanyang Terrace of SW China (a very fam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at land use change, dynamic adapt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are the mai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and have the important role in adapting to droughts based on methodology of the land use survey, household questionnaire,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panies’ interview. And a new conceptual model of adaptation from the insight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 was proposed in spatial, tempor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It is a good practice to adapt to disaster risk and agri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by tourism development. Adaptive risk management is more important in adapting to disaster risk in order to maintain heritages conservation and local livelihood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规划是支撑旅游地发展规划的核心章节,目前主要依靠规划者经验判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方面的信息数据支持。论文将GIS格网化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资源单体采集、旅游资源格网化及其空间分析方法,并融合旅游资源群评价模型、旅游功能区识别模型、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识别模型予以支撑,形成了标准化的旅游资源采集、评价到空间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并以青岛市为例,识别出了旅游资源集群及其发展潜力、旅游功能区和空间拓展轴线,确立了“一心、一带、三轴、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论文初步探讨了GIS格网化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补充传统定性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实现复杂旅游资源数据的单体评价、旅游资源集群评价、旅游功能区识别、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优选的系列化分析技术路线,可为延伸旅游规划深度、提高规划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在防灾减灾类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灾害学的学科地位较低、防灾减灾类学科及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条例的约束等。从我国学位管理制度谈起,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与交叉学科发展情况,探讨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对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我国学位管理制度的改革,确保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对灾害科学的研究走向系统化、社会化,发展国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类专业本科教育;三是防灾减灾类专业课程设置从横向和纵向上都要体现综合和交叉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发生在英国北海的一起海洋石油行业内的重大安全事故.对事故的经过和影响做了概述.并重点对人员死亡和安全培训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石油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加强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四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为了建设地震安全社区,必须重视城市的抗震设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6年全球十大巨灾事件,简要分析了巨灾原因,总结归纳了去年国内灾害的四大特点,最后从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应急响应过程的角度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由分析巨灾事件得出的三点启示,指出了政府应急管理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