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传统的工程护坡方式经济性差、景观效果差,不利于沿途的生态系统平衡。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护坡方法,利用锦鸡儿属做植被护坡,能克服传统护坡方式的缺点,提高景观效果,也增加经济效益。灌木、乔木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顽强.是护坡中的先锋植物。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对于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特殊路段的护坡能发挥固沙的作用,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快速有效地治理荒漠化和恢复因修公路而破坏的自然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生态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桂林市公路护坡植被类型以及植物种类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运用"百分初选法"对桂林市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植被进行了优选,结果选出优秀边坡生态绿化植物13种,其中乔木树种5种,灌木种类2种,草本植物5种,藤本植物3种;良好边坡生态绿化植物31种,包括乔木树种9种,灌木种类15种,草本植物6种,藤本植物3种;结合筛选结果和护坡现状,对护坡植被选择与配置提出一些建议:以桂林市区为中界,对桂林市区以北和以南分别提出了4种配置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河道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护坡是生态护坡中最重要一类,是植物和土壤的有机结合,除了有防洪、排涝及保持水土等护坡功能,还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生态修复功能,防止N、P及重金属等化学物质进入河道进而污染受纳水体。文章介绍了目前植被护坡技术主要的应用类型,系统地归纳了各个技术的构建方法、适用范围及技术特点,同时,文章较详细的总结了植物的作用机理及选择情况。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植物护坡的定量化研究及效益分析,造成建成后的植被护坡得不到更好的管理及后期维护建设,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植被护坡,为护坡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评价标准,文章提出了植被护坡构建成后的一些评价方法,包括植被护坡的稳定性评价、水土保持性评价、净化能力评价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植被护坡是土质斜坡护坡的一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分析了木本植物不同部位与土质斜坡稳定性的相关性,并运用Geostudio软件模拟计算了在有无植物茎叶和根系情况下土质斜坡的稳定性系数,分析其对土质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茎叶通过截留作用和蒸腾作用等改变地下水水位来影响土质斜坡的稳定性,但在大风和台风情况下植物茎叶会向斜坡传递风荷载而降低土质斜坡的稳定性;植物根系通过加固作用和成孔作用来影响土质斜坡的稳定性;植被衍生物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提高了土体的酸度,增加了土体孔洞数量,从而降低了土质斜坡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植被护坡工程选择植被类型和设计植被空间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统计方法将大针茅草原各植物成分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反应给予数量化指标──耐牧值。又根据不同耐牧值植物在群落中的数量,与标准群落比较,以确定该群落牧压梯度监测值,以达到草原植被在放牧条件下的数量监测牧压梯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因素对边坡植被水土保持性能的影响程度,文章利用川渝地区常见的护坡乡土植物,参照常见配置模式,于2012年构建出乔木型(AAX_i)、灌木型(SSX_i)、草本型(HHX_i)和乔灌草型(ASH)4种生活型的植被类型,撒施0.5、1.0、1.5 g/m~2浓度的PAM(聚丙烯酰胺)与无撒施区对照,在2013-2016年进行连续4 a的观测,并探讨各因素对边坡植被水土保持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植被对护坡植被的水土保持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其中实验前2年(2013-2014年)草本型(HHX_i)的水土保持性能最强,后2年(2015-2016年)乔灌草型(ASH)的水土保持性能最强;(2)PAM对护坡植被的水土保持性能有增强的作用,在0.5~1.0 g/m~2浓度段作用最明显,特别是在前2年PAM对ASH型植被的蓄水性能提高尤为明显;(3)在各种植被中植物对其水土保持性能的增强作用都明显高于PAM。因此,多种生活型植物相互结合、施加适宜浓度的PAM能够增强护坡植被的水土保持性能。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参考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以整体植被景观为参照,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有利于公路建设、参考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界线的原则,将云南全省公路路域分为滇西北北温带寒温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区等7个区,西部高山峡谷杉木林、稀疏灌木草丛亚区等17个亚区,德钦维西长苞冷杉、川滇杜鹃、白刺花、扭黄茅、狐茅小区等30个小区.一级分区的7大生态地理单元从宏观上反映了云南全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经向、纬向地带性及各生态区域的海拔梯度、地貌特点及土壤类型;二级分区的17个亚区综合反映了一级分区内局部生境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微地形环境影响下的植物组合类型;三级分区的30个小区概括反映了全省地县市级行政区域界限与主要护坡绿化植物分布区域的叠合关系.根据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物种特性,甄别选择了适于不同生态小区环境背景下生长的乔、灌、草等绿化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8.
4种生态混凝土护坡护砌方式的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浦江生态护坡采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单球组合、16球联体砌块、圆孔型砌块以及矩形砌块4种护砌方式的生态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类护砌方式的覆土保持、植被植生、植物生长状况以及护坡稳定性的研究,探讨不同护砌方式的生态特性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球体构型砌块、圆孔型砌块配以草本植被狗牙根以及美人蕉、香蒲、水葱等水生植物最适宜构建黄浦江的生态护坡.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不同阶段植物系数的变化与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4年长期定位试验资料,利用植物系数、蒸散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等指标,研究了黄土高原植被群落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灌木群落→早期森林群落→顶级群落)的耗水特性与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实际蒸散量主要受降水控制,群落间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含水量是早期森林群落明显高于其它群落,草本群落明显高于灌木群落(P<0.05);植物系数是灌木群落>草本群落>乔木群落,而顶级群落大于早期森林群落;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是早期森林和顶级群落明显高于草本和灌木群落(P<0.05)。因此,进行植被建设不但要考虑植物系数还要考虑土壤水分对不同植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上海江湾机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市区内江湾机场失去管理后出现的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研究,分析了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结构特征,阐明了群落的恢复过程和潜力。结果表明,江湾机场的植被可划分为4个外貌类型,16个群落类型。自然植被表现为以草本群落为主、辅以少量木本植物群落为特征的分布格局。非地带性因素主导着植被发生和演替,很难达到上海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建设将造成土地利用类型的永久改变,造成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因此,公路绿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拟建的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样方调查及对比点样方调查,预测高速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情况以及绿化措施所产生的补偿效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植被恢复和补偿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草原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定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峰  王桥  李营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0):1698-1708
开展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是评估生态保护措施、环境管理政策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论文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基于1998—2008年间SPOT_VGT NDVI旬数据,通过分析生长期间的植被年均NDVI值、年NDVI最大值、年NDVI最小值、季节性动态性与物候的变化状况及其趋势,反映研究区植被覆盖空间特征,监测植被覆盖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区域特征为:以林地为主的区域草地-耕地-林地过渡区以耕地为主的区域以草地为主的区域;11 a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呈减弱趋势,植被覆盖最佳期提前,以林地为主的区域、草地-耕地-林地过渡区和以耕地为主的区域植被覆盖季节性动态变化较小,植被覆盖稳定性较强,而以草地为主的地区植被覆盖最小值日期推后,其季节性动态变化较大,生态环境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其边坡防护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指出中国边坡生态防护研究明显滞后。就边坡生态防护相关理念进行分析,总结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的三个原理,生态位原理、群落演替理论及生态多样性原理和边坡景观生态设计原理。最后,针对不同的案例,阐述了这些原理在实际边坡防护中的运用,指出其在边坡防护具体措施中的优势。本文期望为今后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6年10月野外调查数据及1998年的LANDSAT 5卫星影像解译的辽宁省植被类型数据,以辽宁省滨海公路沿线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ARCVIEW3.3、ARCGIS9.0和FRAGSTATS3.3软件研究辽宁省滨海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公路跨越2个纬度和5个经度,沿线主要植被类型以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为主。②辽宁省滨海公路的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切割,使景观更加破碎。③辽宁省滨海公路的建设直接破坏沿线植被生态系统(主要为50m缓冲区内),损失总净初级生产量为25778.39 t/a,损失总生物量199274.2~284380.6t/a。建议采取一些必要的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二连油田蒙古林作业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植被状况、景观类型及其破碎度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有林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工矿交通建设用地和盐碱地等;工交建设占地明显。(2)该区2008年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克氏针茅+羊草+杂类草、克氏针茅+锦鸡儿+杂类草、羊草+针茅+杂类草等;受到气候变暖等原因影响,小针茅已经在本区广泛分布。(3)该区2008年主要景观类型为针茅+锦鸡儿草原景观、针茅草原景观、羊草草原景观、林地景观、人工建设区景观和道路景观;景观破碎度较高,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建议相关单位足够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本区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路域景观恢复工程设计初探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刘朝晖 《交通环保》2000,21(6):27-29
结合长沙市国道绕城高速公路路域内的景观恢复与绿化美化工程设计,讨论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分类、绿化美化工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长沙市国道绕城高速公路景观恢复工程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于2006年-2007年分春、夏、秋、冬4次对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分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区系成分复杂,有5个植被型组,包含有东亚-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根据上述复杂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老秃顶子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岩溶脆弱环境下贵阳盆地土壤和植被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贵阳市岩溶脆弱环境下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调查分析母岩与土壤及植被的关系,讨论各种因素对植被生长及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岩溶脆弱环境下不同土层中适宜生长的植被类型及相应保护措施,有利于贵阳市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香格里拉地区植被空间分布的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植被种类丰富的大香格里拉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点数据、数字高程数据(DEM)以及该地区植被分布图,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该地区典型植被空间分布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植被分布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量化了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范围,并根据二者的关系特征,得到了植被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同时,界定了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范围。发现大香格里拉地区影响不同植被空间分布的气候因子不同,影响草甸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7月平均气温,影响针叶林分布的是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影响灌丛分布的较分散。同时不同植被的海拔分布界限和坡度不同,坡向对植被分布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植被保护和管理,以及植被的气候变化响应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