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筑防洪沟位于山麓或山前平原地区的金属矿和煤矿,在其矿区范围内,多无大的地表水系成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山地矿井的大气降水常常以山洪或潜流的形式泄入矿区补给含水层,或者从开采造成的陷落区或裂隙进入矿井。如果井口位置选择不当,位于最高洪水位以下,则有山洪直接灌入井口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永安煤业公司小华矿井田由于受小煤侵入开采,形成地表大部分的塌陷导水区。雨季来临时,大量降水直接从地表塌陷区溃入矿井内,造成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给矿井防治水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并直接引发2006年"六一"洪灾的发生,给矿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关部门及矿井有关人员对地表现场深入勘察、论证,最后采取填、堵、截、排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地表水溃入矿井。  相似文献   

3.
永安煤业公司小华矿井田由于受小煤侵入开采。形成地表大部分的塌陷导水区。雨季来临时,大量降水直接从地表塌陷区溃入矿井内,造成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给矿井防治水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并直接引发2006年“六一”洪灾的发生.给矿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关部门及矿井有关人员对地表现场深入勘察、论证,最后采取填、堵、截、排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地表水溃入矿井。  相似文献   

4.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矿产业发展中,向着可持续、绿色化的方向探索已成为必然趋势,考虑到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问题治理具有紧迫性,矿井水的大量产生和排放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加强对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提高矿井水的处理效果。本文分析了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与综合利用的必要性,结合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法,提出了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引言:上京矿区现有四对生产矿井,开采有上京井田、永丰井田、后洋井田、龙头坑井田、小华井田等,井田总面积为26.87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小窑的无序开采,井田部分地表覆盖层、大矿的保安煤柱受到破坏,并在井田中留下了采空区、独头下山及地表裂隙带,加上管理混乱、技术水平不高,技术资料不健全,给大矿的正常安全生产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下面以上京矿区为例,通过对矿井的水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探索出一套矿井水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大型水体下顶水采煤,一方面要确保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同时要保护地表水资源不被破坏。基于峰峰矿区小屯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在分析与评价上覆岩层结构的基础上,选取水体下11个计算特征点,探讨上覆岩层破坏高度、防水安全煤岩柱及安全煤岩柱最小富余尺寸,绘制各类等值线图。采用概率积分法,从下沉、倾斜、水平变形和裂缝深度等方面,研究分析顶水开采后水体底部所受的采动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地质采矿条件下,各工作面开采以后,上覆岩层中导水裂隙带发育的最大标高与基岩顶部之间具有较厚的岩柱,导水裂隙带不会波及到地表水体,水体底部的地表移动变形较小,不会影响到矿井安全生产,在大型水体下顶水采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高温热害矿井最多的国家。矿井热害不仅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还严重地影响着井下的安全生产。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就是一个饱受热害威胁的矿井。目前,华丰矿开采深度已达到一1100m,深部采区由于受围岩放热和采掘生产的影响,环境温度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8.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的日益加强,矿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大。目前,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家相继进入深部开采,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加,地温也随之升高。德国和俄罗斯的一些矿山开采深度己达1400 ̄1500m;南非卡里顿维尔金矿开采深度达3800m,竖井井底己达地表以下4146m;加拿大超千米的矿井有30座,美国有11座。我国煤矿1980年平均开采深度为288m,到1995年已达428m,并且目前的开采深度平均每年以8 ̄12m的速度增加,采深超过1000m的矿井己有数十对。据世界各地的测量资料,全球平均地温梯度约为3℃/100m,据全国矿井高温热…  相似文献   

9.
矿山粉尘是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的总称。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矿、掘进、运输、提升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粉尘。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煤业集团生产矿均为井工开采,地下含水量丰富,年涌水量高达4.3×107 m3.这些受污染的矿井水排至地面,对矿区地面水环境造成较重的污染.同时,随着矿区人口增长和生产规模扩大,矿区生产和生活用水严重短缺.根据平煤集团矿山排水的来源、性质和使用目的及各矿井的位置特点,采取不同的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同时选择清水输送大分散小集中处理的供水系统,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又使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11.
辐射防护水平1.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防护水平根据对重点厂、矿空气中有害物质总平均浓度及合格率(1963~1985)的统计资料,铀选冶厂空气中有害物质总平均合格率,约比矿山井下高24~38%,其中氡、氡子体总平均浓度约为矿井的1/21,但矿尘总平均浓度则比矿井高2.8~4.3倍。这一情况说明,矿山辐射防护的主要问题是矿井大气  相似文献   

12.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与山东科技大学签订一项计划投资高达 3亿元的技术合作协议书。新矿集团将借助山科大的技术力量完成矿区水害综合治理科研工作 ,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新矿集团是华东地区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年产原煤超过 13 0 0万t。目前该集团的 10余个煤矿已由浅部开采进入深部开采 ,矿井受水害威胁程度越来越大。同时 ,各煤矿附近地方小矿不规范开采产生的各种水害隐患也日益突出。为从根本上探索和解决矿井水害 ,研究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及治理手段 ,新矿集团借助于山东科技大学水文地质研究、矿井水害防治方面高水平专业人才和突出科…  相似文献   

13.
第五讲内因火灾的发生原因内因火灾一般发生在煤矿和硫化矿山。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开采的矿山,约有40%的煤矿、20~30%的硫铁矿、5~10%的有色金属或多金属硫化矿具有内因火灾危险。如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阳泉矿务局、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矿、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官山矿、德保硫铁矿、大厂矿务局铜坑锡矿等都是典型的内因火灾矿山。内因火灾能使大量的有用矿物资源遭受损失,恶化矿井劳动条件,有时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资源化与生态环境安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现的问题链为地下采动(裂隙生成扩展(渗流场变化、降水漏斗区扩大(水资源流失(矿井水形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矿井水取用(地下水位再下降(生态环境响应(灾害)。广义矿井水资源化除了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外,还必须进行矿井水恢复与补给机制的研究、矿井水资源化的阈值及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及其尺度研究,以达到即合理地进行矿井水资源化(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Ⅱ)、防止水资源流失(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Ⅰ),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的矿井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钻井水溶开采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与控制对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某矿钻井水溶开采的溶腔稳定性、覆岩稳定性和地表移动变形分析计算,探讨了该矿产生溶腔失稳和地面沉降的机理,并提出了控制溶腔失稳和地面沉降的对策措施,对钻井水溶开采矿山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准东煤电二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地质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取水来源主要包括矿井开采时的矿坑排水水源和"500"东延供水工程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调水水源;取用矿坑排水水源和调水水源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基本无影响;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极差(Ⅴ类),不宜饮用,且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  相似文献   

17.
矿井水资源化与生态环境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水是煤矿区区域水资源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是地下含水系统具有补给机制的特殊单元,与生态环境系统又有关联性及制约性。矿井水的抽取净化利用(狭义矿井水资源化)能够诱发类似地下水开采和地下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灾害现象,表现的问题链为地下采动(裂隙生成扩展(渗流场变化、降水漏斗区扩大(水资源流失(矿井水形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矿井水取用(地下水位再下降(生态环境响应(灾害)。广义矿井水资源化除了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外,还必须进行矿井水恢复与补给机制的研究、矿井水资源化的阈值及所诱发的生态环境灾害样式及其尺度研究,以达到即合理地进行矿井水资源化(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Ⅱ)、防止水资源流失(对矿井水赋存形式Ⅰ),又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的矿井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18.
王军 《劳动保护》2010,(8):96-97
矿山水害概况矿区水害是与瓦斯、煤尘等并列的矿山主要灾害之一。受地质条件和矿山开采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无论是受水害威胁的面积、类型,还是水害威胁的严重程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地表水、老空水、冲积层水、岩溶水等各种类型的水害样样俱全,各区域矿井均存在不同类型水害的威胁。其中:华北地区以老空水、顶底板奥灰水害为主;华东地区以冲积层水、  相似文献   

19.
海州矿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矿矿井水一直都以排放为主要处理方式,不仅污染了水资源,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质分析表明,海州矿矿井水属高矿化度矿井水.针对矿井水含盐量高、硬度大的特点,对此类高矿化度矿井水的脱盐方法和脱盐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经过运行费用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的分析比较,确定选用电渗析方法脱盐.试验选用了一定规格的电渗析器,在试验中通过改变电渗析器的工作条件,绘制曲线来分析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脱盐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为55 V、工作电流为1.86 A时,脱盐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作为水在岩体中流动通道的渗透结构面,微观上表现出不连续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因此,矿井充水水源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传统水化学判别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地描述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因而对矿井水源进行准确判别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传统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传统SVM进行优化,克服了传统SVM模型参数选取经验化的弊端,并利用该方法对开磷集团马路坪矿几种水源的6个化学样本进行训练,建立了GA-SVM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表明该模型在矿井水源判别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