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从太空望去 ,地球似乎是一个水的星球。但实际上 ,那些水中却只有 1%能够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适合人类使用的水日益枯竭 ,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弥足珍贵 ,绝不应浪费或污染。世界上 30 %~ 40 %的粮食产自灌溉农田 ,而灌溉农田只占全球耕种土地的 16 %。今后 30年中 ,发展中国家另外约 70 %的粮食必须产自灌溉农田。据预测 ,到 2 0 30年 ,农业必须养活的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 6 0亿增加到 80亿 ,其中 6 9亿人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上一半人口是穷人 ,其中约 1/3生活在面临“经济性缺水”局面的国家。“经济性缺水”是指因缺钱而无法充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F0002-F0002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  相似文献   

3.
《2 0 0 4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最近在北京发布。BP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高拜伦博士表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上日趋重要的一股力量。此次在中国举行《年鉴》的发布仪式 ,充分体现了中国的重要性 ,以及BP与中国携手共同应对能源问题的愿望。《2 0 0 4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 ,世界石油总储量为 1.15万亿桶 ,比 2 0 0 2年报告的数字增长了 10 %。全球石油储量在过去 2 5年里几乎在不断地增长。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 ,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 41年。在《1980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 ,探明的储量仅相当于当时 2 9年的开采量。如…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是粮食的安全之源。为此 ,联合国2 0 0 2年 12月 12日宣布启动“国际淡水年”计划 ,并根据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的提议 ,决定将 2 0 0 3年定为“国际淡水年”。确立“国际淡水年”旨在提高各国政府及民众对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淡水短缺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 ;促进各国在淡水管理与消费领域寻求新的思路 ,制定新的战略与开发新的技术 ;提高各国民众参与保护淡水资源的积极性。淡水资源短缺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目前全球有 10亿人未能用上洁净的水 ,2 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 ,每年有5 0 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1997年1月,联合国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的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首先,从水资源数量来看,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为世界总量的第6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  相似文献   

6.
选择长江源区的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在分析草地植被不同退化阶段和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持水能力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草地植被退化对土壤持水能力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草地植被退化阶段,毛管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特征基本一致;在相同土层深度上,毛管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随草地植被退化的特征也大体相同。(2)在相同草地植被退化阶段,土壤持水量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特别是在未退化阶段,10~20 cm土层的毛管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比0~1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12.38%、33.73%和7.64%。(3)在相同土层深度上,土壤持水量总体上随草地植被退化而减少,特别是在0~10 cm土层,轻度退化阶段的毛管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比未退化阶段分别减少了41.52%、59.95%和27.03%。(4)土壤持水量与土壤容重、总碳、有机质和总氮显著相关,它在草地植被不同退化阶段和不同土层深度下的变化可能与地表覆被状况、植物根系数量和分布特征所引起的土壤容重、有机质等变化有关。研究可深化对草地植被退化与土壤持水能力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并为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土壤持水能力;草地植被退化;长江源区;影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出了坦率而又令人不安的预测:水问题将会同70年代的能源问题一样,成为下世纪初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自然资源问题。联合国的分析资料指出:地球的淡水比例仅占2.6%左右,其中99%以上蕴藏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或在地下,其余不到1%的淡水又有将近一半被土壤和空气吸收,余下的部分蕴藏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等的江河湖泊之中。据统计:过去50年,全世界淡水使用量增加将近4倍,每年高达4 130立方千米,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的60%,因为过去20年中,灌溉面积增加了1/3以上。亚洲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 ,主要有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 3 93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 2 2 1.5亿立方米 ,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 2 .7~ 3 .3万立方米 ,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 182 0万千瓦 ,年发电量 846.8亿千瓦时。———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 3 0 9.47米 ,泄流坝段长 483米 ,水电站机组 70万千瓦× 2 6台 ,双线 5级船闸 升船机 ,无论单项、总…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水利工程水价工作会议上说 ,干旱缺水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翟浩辉指出 ,目前中国每年缺水量约 3 0 0亿至 40 0亿立方米 ,由此造成中国每年工业产值减少 2 3 0 0亿元人民币。翟浩辉说 ,在中国严重缺水的同时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 ,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十分普遍。中国还没有走出世界上一些工业化国家”先发展、后治污”的怪圈 ,有的地方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情况。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中国一直面临着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这…  相似文献   

10.
一、“科技兴海”的战略作用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维系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大气中70%的氧气靠海洋提供,剩余的大部分CO_2也被海洋吸收。同时,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水资源、空间资源等。海洋提供的初级生产力约为5000亿t,水产品年生产力为6亿t,大陆架石油的远景储量为2700亿t,多金属结核矿为1~7亿t,还含有丰富的其它化学元素,矿产储量有些也比陆地高许多倍,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 支撑作用( 1)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自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来 ,矿产资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导致大量的厂房建设、机器制造和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得社会对能源和原材料等矿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如 2 0世纪以前的几千年中 ,人类共开采金属铜 0 .35亿t ,而进入 2 0世纪的近 10 0年中 ,就采出 2 .38亿t;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 80万t ,1997年却已达到 32 .47亿t。从消费角度看 ,2 0世纪初 ,世界范围内人均矿产品消费为 2t ,而现在却已接近 10t;1…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5月中、下旬对长江口南汇边滩泥螺种群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泥螺种群呈聚集型分布 ;泥螺种群密度分别为 2 1.2 /m2 和 32 .8/m2 ;生物量分别为 2 5.60g/m2 WW和4 4 .89g/m2 WW或 2 .0 5g/m2 DW和 3.4 9g/m2 DW ;平均壳高分别为 1.19cm和 1.34cm ,壳高日生长量为 98.7μm ,月生长率达 2 4 .9% ;种群分别以壳高 1.0 0~ 1.2 0cm ( 4 7.0 6% )和 1.2 0~ 1.4 0cm( 4 1.90 % )的种群占绝对优势 ;性成熟个体比例分别占 32 .4 %和 78.3% ,整个泥螺种群处于生长期向繁殖期过渡阶段。壳高 (H)与壳宽 (B)、湿重 (WW )、存水量 (F1)、相对存水量 (F2 )与WW之间回归方程分别为 :H =0 .180 4 3+1.2 750 B、WW =0 .4 4 75 H2 .512 8、F1=0 .760 2 WW -0 .4 661、F2 =34 .0 2 1 WW - 8.666,相关显著。平均肥满度 ( 0 )和鲜出肉率 (PF)分别为 2 99.2 7%和 62 .15% ,它们与 WW呈负相关 ,回归方程分别为 :0 =34 7.0 8- 38.11 WW和PF =10 5.74 -34 .72 WW ,前者相关性较差 ,后者显著。 2 0 0 0年 5月初泥螺旺发与水动力条件、营养盐累积及饵料密切相关 ;目前的人工捕捞水平不会导致泥螺资源种群的数量下降 ,反而有助于发挥泥螺种群的环境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 ,我国矿山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 ,“三废”污染严重 ,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加剧 ,全国矿山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据介绍 ,我国每年因采矿产生的废水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10 %以上 ,而处理率仅为 4.2 3 % ,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中 ,85 %以上来自矿山开采。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煤矸石山 15 0 0余座 ,历年堆积量达 3 0亿t ,占地 5 0 0 0多hm2 。各类尾矿累计约2 5亿t ,并以每年 3亿…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厂是减少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关口 ,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 ,它在处理污水的同时 ,自身也会产生污泥和其他废弃物 ,如果处理不当 ,也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上 ,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副总工程师唐建国指出 ,上海市区现共有污水处理厂 3 4座 ,每天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总量约在 10 0 0立方米 ,到 2 0 0 5年 ,预计每天将产生 40 0 0立方米的污泥。目前 ,上海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除个别污水处理厂经过了厌氧消化稳定 ,绝大部分污泥仅做到了浓缩和机械脱水 ,因…  相似文献   

15.
未来 2 0年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将以较快速度发展 ,石油需求量将年均递增 12 %。据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牟书令介绍 ,我国原油产量由 1949年的12万t,上升到 2 0 0 2年的 1.67亿t,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由1949年的 0 .1亿m3,上升到 2 0 0 2年的 3 16亿m3,居世界第 16位 ,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消费大国。未来 2 0年 ,我国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 ,预计到 2 0 2 0年 ,我国石油需求量为 4亿t,年均递增 12 %。天然气消费结构中 ,天然气发电、城市燃气增长最快 ,到 2 0 2 0年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 ,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 2 .7%增长到 1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施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途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近年来 ,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循环经济模式在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解开了诸多疑难症结 ,使二者协调发展成为可能。本文试用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探讨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有效途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 ,就没有未来。”在 2 0 0 2年 9月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WSSD)上 ,水问题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统计报告 ,水的短缺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甚至导致为争夺水源而引发的地区冲突。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面临的水危机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利用大气能量循环模型研究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温室效应对世界主要河流的影响情况。通过研究表明:全球降雨量、水份蒸发量、土壤吸收和水份及其它因素将改变全球30条最大河流的现状,如南美的亚马逊河、亚洲的湄公河及非洲的刚果河和尼罗河其水量将减少;与此同时,地处地球两端的河流如苏联的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欧洲的多瑙河和莱因河以及北美的一些较大河流,水量将会增加许多。  相似文献   

18.
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灌溉处理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拟的填埋场封场覆盖层上灌溉处理不同强度的渗滤液稀释液,研究其水量减量和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内,灌溉水量负荷12 mm/d条件下,裸土覆盖层的水量减量负荷均为7 mm/d左右,狗牙根覆盖层的水量减量负荷为7.7~11 mm/d,渗滤液原液灌溉处理时为7.7 mm/d;而灌溉渗滤液的强度从低到高,狗牙根生物量先增大后减小,狗牙根覆盖层的水量减量负荷与其生物量正相关;裸土覆盖层的COD去除率为65 %左右,NH3-N去除率为70 %~93 %;狗牙根覆盖层的COD去除率为68 %~93 %,NH3-N去除率为89 %~99 %; NH3-N的去除途径主要是转化为硝态氮和被植物吸收。渗滤液覆盖层灌溉处理有良好的水量减量和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且有植被时效果更佳,表明填埋场封场覆盖层灌溉处理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口徐六泾断面2009年实测水沙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其水沙特征,重点研究了三峡蓄水及长江流域旱情对徐六泾节点径流、潮位和泥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寸滩站以上流域来水减少、三峡蓄水和中下游干旱共同导致进入河口的径流量减少,各自造成的影响权重分别为38%、13%和49%。与蓄水前相比,蓄水期间徐六泾涨潮历时增加05 h,落潮历时减少05 h,潮差增大约04 m;涨潮平均流速增加35%~126%,落潮平均流速浅滩处基本不变,而深槽处减幅约为22%;蓄水期间涨落潮历时、流速流向等特征由不对称趋于较对称,说明徐六泾的水动力特征对径流减少的响应敏感。伴随径流减少,徐六泾含沙量由蓄水前的0129 kg/m3大幅下降至蓄水期间的0052 3 kg/m3,悬沙中值粒径则由3 μm增大到5 μm。综合得知进入河口徐六泾断面的水沙过程受到流域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改变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资源进一步衰退和枯竭 1.能源短缺随着各种能源的大量使用和开采,世界上许多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已大部分枯竭,因而导致能源价格的猛涨和未来能源供应的紧张化,一些清洁、替代性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的潜力是存在的,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的开发利用状态远远不能满足世界对能源的需求。 2.生物灭绝随着人类生物圈的扩大,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与植物产地,目前数千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