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采用静电化学法处理洗涤煤气废水中的硫化物、氰化物、悬浮物、酚等有害物质是目前国内比较理想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废水各种有害物质达到排放标准,通过回收利用,可实现洗涤煤气用水闭路循环。一、概况潍坊灯泡厂现有φ1.6米的水煤气发生炉一座,每天外排洗涤煤气废水250余吨,废水中硫化物含量高达40毫克/升以上,氰化物含量高达15.8毫克/升,超过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2.
含酚废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含酚废水的性质,用ClO2氧化除酚,ZL—1和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沉降除悬浮物的方法处理该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酚、焦油和悬浮物等去除率都很高,该水可以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北京炼铁厂两座55米高炉每天排放高炉煤气洗涤水6480米~3,废水中含悬浮物为400~800毫克/升,氰为2~18毫克/升,酚为1毫克/升。对水源造成了污染,直接影响首都和天津人民的饮水水源。为了消除对水库及河流的污染,同时使高炉得到高质量的煤气。北京炼铁厂两座55米高炉采用了布袋除尘来净化高炉煤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钢铁厂高浓度含酚煤气洗涤水掺入焦化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混合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与两种废水配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北钢动力厂石灰软化污水是由锅炉用水的石灰软化排污和高炉煤气洗涤水水质稳定的石灰软化排污所组成。污水发生量250t/h,这种污水浊度高(悬浮物含量为800~4500mg/L,有时高达15000mg/L)。且污染物具有颗粒细、粘性大、石灰质的特征。在一般处理情况下污水呈悬浊状态,很难通过自然沉降使出水悬浮物含量达标。过去一直是直排,不仅使总排口的污染物——悬浮物超标,而且亦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6.
首钢是一个年产粗钢120万吨规模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每天生产用水量为127.87万米~3,其中补充水19.13万米~3。目前工业水的循环率约为84.63%,每天外排水量10.55万米~3.总排口的水质(1980年1—8月生产实际)固体悬浮物平均53.8毫克/升,化学需氧量平均46.87毫克/升,挥发酚平均0.08毫克/升,氰化物平均0.03毫克/升,全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排水处理技术 1.合酚废水处理(焦化厂) 合酚废水为煤乾馏生产焦炭过程中所生成的氨水及化工产品加工精制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分离水及洗涤水。水中除含酚外还含有氰化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气洗涤废水渗入率15%以下,活性污泥法处理煤气洗涤-焦化混合废水是完全可行的。煤气洗涤废水渗入焦化废水后,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无毒害作用,对生化处理运行影响不大,对挥发酚、氰、固酚、COD、BOD_5等都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对冷、热循环系统水量各为180m~3/h左右的烟煤冷煤气站,煤气洗涤废水掺入量10~20m~3/h,循环水质能满足煤气站生产工艺要求,煤气洗涤废水可不直接外排。  相似文献   

8.
在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从高炉炉顶冒出大量可燃性气体和灰尘,以及其他杂质和气体,统称为荒煤气。若直接排入大气,不仅是浪费能源,还将严重污染环境。所以,高炉煤气都应净化降温后,作为钢铁厂的二次能源加以回收利用。成熟的煤气净化工艺是用水清洗煤气。清洗以后的水称为高炉煤气洗涤废水。这种废水量较大,水质较差,并含有酚、氰等有毒物质,直接外排是不允许的。国内外的高炉煤气洗涤水多设置循环供水系统,一般都设有沉淀池和冷却构筑物。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由于玻璃生产工艺的要求,需制造冷煤气。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煤气车间设有四台韦尔曼型煤气发生炉,煤气炉产生的650℃高温煤气在通过洗涤塔洗涤净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含酚污水,煤气洗涤工艺见图1。  相似文献   

10.
稀土铁冶炼高炉煤气洗涤水除含有普铁冶炼高炉煤气洗涤水中的各种物质外,还含有氟化物、铅、锌、稀土元素及放射性物质的化合物。白云鄂博铁矿含稀土氧化物、磷的氧化物以及氟化物等都比国内其它铁矿较高。尽管经  相似文献   

11.
水样不同处理方式对总磷监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样不同处理方式对三峡水库长江干流江段总磷监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浓度(SS)是澄清样和浑样、清样和浑样、清样和澄清样总磷之间差别的主要影响因子;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水样不同处理方式下总磷间的经验关系式,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依据SS和所得经验关系,可计算磷在水-固两相之间的分配,及磷在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中的赋存比例.河床上覆水体中溶解态磷、颗粒态磷及赋存于粗颗粒物上的磷所占比例皆随悬浮颗粒物浓度发生显著变化.SS大于500mg·L-1时,90%以上的磷赋存于悬浮颗粒物上,澄清样磷仅代表了整体总磷浓度的50%以下.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凤眼莲根与叶组织、悬浮叶肉细胞以及根与叶组织匀浆对含酚污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这些系统均具去除水中酚的明显作用,说明凤眼莲本身确有降解酚的效果。去除的酚是被组织或匀浆边吸收边降解的。用表面消毒杀死组织表面的微生物后,对叶的组织或匀浆除酚能力的影响很小,却使根组织的降酚过程明显减慢,证实了根际微生物在该系统起一定作用。黑暗条件下叶组织仍有降酚作用,只是速度比光照下稍减慢,说明光照在凤眼莲对酚水的净化中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水生高等植物对水中悬浮固体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含不同浓度悬浮物的水流,在流经由长江中下游典型水生植物风车草、石菖蒲、菱、金鱼藻、轮叶黑藻、亚洲苦草所构建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时悬浮固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群落及群落中每种水生高等植物对悬浮固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体中悬浮固体的浓度,但不同种类的水生高等植物对悬浮固体浓度降低的效果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量水体中悬浮物的提取,提出了一泵三瓶滤网覆盖抽滤法,该方法是在传统滤膜抽滤法的基础上,在滤膜的下面,增设了一张尼龙滤网,滤网的大小刚好覆盖布氏漏斗的抽滤小孔,并采用一台真空泵带动三个抽滤瓶。实践证明,一泵三瓶滤网覆盖抽滤法的抽滤速度是传统抽滤方法的7倍多,并且能够减少在抽滤过程中由于抽滤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悬浮物的质量损失。因此,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抽滤的效率,缩短抽滤的时间,加快实验的进程,对大范围内的水体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杭州西湖冬、春季水体光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7年冬、春季对杭州西湖主要湖区的水下光合有效辐射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光学角度讨论西湖的水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选用美国LI-COR公司的水下光量子仪(LI-COR 192SA)分层测定光合有效辐射(PAR),同时测定透明度,叶绿素a,悬浮物(SS),总氮和总磷等理化因子. 通过对不同深度处水下辐照度进行指数回归得到光学衰减系数(Kd). 结果表明,西湖水质和水体光学条件冬季优于春季,ρ(叶绿素a)和ρ(SS)低,透明度和真光层深度高. 水下光合辐射的垂直分布呈指数衰减. 从总体上来看,Kd冬季小于春季,外西湖高于其他湖区,并且由南至北逐渐升高. 冬、春季Kd分别为0.49~2.25和0.59~3.45 m-1. Kd与ρ(叶绿素a)和ρ(SS)呈正相关.浮游植物和悬浮物是影响西湖水下光照的重要因素. 降低浮游植物和悬浮物含量是改善西湖水体光学条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Aquifer recharge,which uses urban stormwater,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while clogging problems in infiltration systems remain the key restricting factor in broadening its practice.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gging process is still very poor.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surface physical clogging processes,with the primary aim of developing a model for predicting suspended solid clogging processes before aquifer recharge projects start.The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the cl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uspended solid sizes in recharge water by using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fine quartz sand colum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aller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in recharge water,the farther the distance of movement and the larger the scope of clogging in porous media.Clogging extents in fine sand were 1 cm,for suspended particle size ranging from 0.075 to 0.0385 mm,and 2 cm,for particles less than 0.0385 mm.In addition,clogging development occurred more rapidly for smaller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It took 48,42,and 36 hr respectively,for large-,medium-,and small-sized particles to reach pre-determined clogging standards.An empirical formula and iteration model for the surface clogging evolution process were derived.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stormwater recharge into fine sand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del could reflect the real laws of the surface clogg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7.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3种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星辉  张曦  杨志峰  张平 《环境科学》2006,27(1):115-120
研究了、苯并(a)芘、苯并(ghi)3种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规律,探讨了黄河泥沙和黄土2种颗粒物对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水体不含任何颗粒物时,多环芳烃的光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反应动力学常数随污染物初始浓度的降低而增加;3种多环芳烃的光降解速率与分子的吸收光谱相关.②黄土通过对光强的阻碍作用和其中所含腐殖质的光敏化作用影响多环芳烃的光化学降解,这2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不同浓度黄土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黄土浓度为0.1g/L或5g/L时促进了和苯并(a)芘的光降解;黄土浓度为5g/L时促进了苯并(ghi)的降解.当水体含有黄土时,多环芳烃的光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规律.③对多环芳烃光化学降解起主要作用的是黄土中存在的溶解性腐殖质,非溶解性腐殖质的作用不大.④由于黄河泥沙在河水中长期存在,泥沙中的溶解性腐殖质都已溶于水中,泥沙主要通过对光强的阻碍作用影响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光降解,使光降解速率随泥沙浓度的增加呈幂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8.
环厦门海域水色变化的多光谱多时相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涵秋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209-1218
采用基于影像光谱信息建立的水质遥感模型对环厦门海域1989~2003年间的水色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水体及其所含物质的物理光学性质分析,水质遥感模型的建立可以不依赖于和卫星同步的水质采样数据建立水质遥感.这使得遥感对水色分析的应用更容易,而且还可以利用大量卫星存档数据来进行水质的历史变化分析.使用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创建的模型研究了离水信号和水中物质(悬浮物和浮游植物)的关系.提出了一套可用于Landsat TM/ETM 和SPOT 5影像的水专题处理流程,并用于揭示所研究海域中悬浮物和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利用基于影像光谱的水质遥感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揭示长时间范围内水色的时空变化.总的看来,环厦门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所研究的时期内,有显著的增加,叶绿素的浓度在局部也有明显的升高.最明显的是,高悬浮物浓度的海域面积所占的比例从1989年的0.2%上升到2003年的10.2%.综合分析表明,九龙江河口所带来的巨量悬浮物是该海域最主要的陆源排海物和污染源,过度的水产养殖是另一个主要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降雨径流中悬浮颗粒特性及其全过程削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表面尤其是交通活动频繁的城市道路表面,能够通过汽车尾气排放、轮胎和路面磨损以及油脂的渗漏等累积大量的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其中悬浮固体颗粒在城市路面降水径流污染物中占很高的比重。文章分析径流中悬浮颗粒的特性,详细分析了它与其它污染物的关系和它在水中的去除特性,以及径流冲刷对其形成的规律,为径流污染全过程控制提供参考,对径流污染的工程控制和非工程管理都能提供帮助。认为悬浮颗粒全过程削减对径流污染物的全过程控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径流污染物全过程削减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