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部地质研究通常与地球物理相联系。实际上,地球物理方法所确定的仅仅是地球内部的不均匀层及壳幔界面的几何形状和地球物理参数。解释壳幔成分、各个不同层面物质的物理状态、性质及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应是变质地质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深部地质研究应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研究的统一过程。近十年来,深部地质研究迅猛发展。全球地学断面(GGT)测量和深部大陆科学钻探构成当前深部地质研究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代表了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变质地质学是研究变质作用发生发展过程、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各种地质作用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深部变质作用是地壳与地幔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反映了地球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层次中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物质运动规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大陆科学深钻和高精度地震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不同深度圈层中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状态,产生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变质作用及其结果。这就使我们利用变质地质学方法研究深部地质成为可能。通过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等学科和方法的结合,深部地质学将成为变质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世界上超深钻探的最大深度只不过十几公里,所获得的资料很有限。因此,为了获得大量地球深部物质状态的资料,除了地球物理探测外,通过高温超高压实验来模拟深部的物质演化过程,探讨地幔矿物稳定存在的条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地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并有可能揭示出周围物质世界中的一些奥秘和发现一些更新的现象。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很希望获得关于地球深部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很少,主要是根据地震和对假定存在于地球深部的某些矿物的电导及其它性质的测量而作出的推论。过去在实验室里建立下地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尤其是压力要达到300—1500千巴)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用冲击波技术也只能在瞬间建立这种条件。因此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地球深部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的认识。金刚石窗口压腔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为地球深部的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 深部地球化学主要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当前则侧重于研究各种幔源物质和地幔物质的相平衡与相转化以及它们处于地壳浅部环境下所发生的退变和与水介质等相互作用的规律。深部地球化学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对于阐明地球的化学分异、大陆的演化、成矿物质的来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则是深部实验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5.
<正> 1981年3月24—25日,在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召开了地壳和地幔地球化学作用研究的实验工作者的例行学术讨论会。 会议除讨论了有关热液系统、岩浆系统、同质多相、类质同相和高参数条件下固相反应等的实验研究及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论题以外,还讨论了有关深部作用物理-化学模拟研究方面的实验资料的提供问题。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在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地球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地球各种动力运动的能源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与地球的起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地球的构造运动有关。可是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说明是远不能今人满意的,其原因:一方面是关于地球深部的直接资料掌握的太少;另一方面是关于地球起源与发展历史的资料也太少,因此只能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作出理论的估计。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水与其标准状态相比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如强烈的氧化作用、很强的溶,解性能,以及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可控制其密度在蒸汽相到液体相的密度之间等。水在约400℃的超临界温度下,几乎所有的氢键都裂解了,超临界水的这一性质很可能是超临界水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主要原因。超临界水的存在,不仅对地球物理场的性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地质构造演化、地球化学动力学、成矿作用,以及深部地质灾害(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成因探讨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水及其它流体的存在,很可能成为地球与其它类地行星之间有着不同演化历史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在高温超高压下水与地球深部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了解地球深部及整个地球演化过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此书是新近问世的同位素地质学领域内综述性专著之一。作者根据大量的文献和分析资料(截止于1971年)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应用锶同位素研究地球各岩类、陨石、月球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演化历史、形成年代等方面的现状和各学派的一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系统的介绍。可供从事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生产、教学、科研人员参考。对于研究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板块构造、深部地质、地球及陨石、月球演化等问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4月24—2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召开了一次“地球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研讨会”。 本次讨论会共有44名科学家与会、除全体会议外,还召开了地球化学、岩石学、矿物物理和岩石物理4个分组会,每个分组均产生了自己的文件。指导委员会根据这4个小组的文件和研讨会的讨论起草了这份题为“地球物质研究”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 1 引言在地球的环境界面上,发生着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和输送。研究和认识环境界面的地球化学过程,对揭示环境演化、评价环境质量、认识成矿机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地球环境的界面及其附近,发生着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和输送。研究和认识环境界面的地球化学过程对揭示环境演化、评价环境净化和认识成矿机理均具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磁场是地球上基本的物理场之一,地球物质的运动和磁场的演化休戚相关。作为研究地磁场特征及演化的古地磁学,近十多年来渗透到地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中,迅速地推动地学的发展。并且,这一渗透在诸如空间物理、天体演化及生物进化等重大理论领域中,也逐渐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绵延千里巍峨壮观的山脉,是地球的奇景,又是观察地球深部物质的窗户;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矿产资源,并暗示着地球发展的脚步。一百多年来,它吸引着大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去认识它的奥秘,在不同的时代,基于不同的地球观,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造山假说,都曾对地球动力学增添过光  相似文献   

14.
目前,研究世界大洋(包括洋、海、河口)化学污染的生态学后果和研究防止化学污染对地球生态学影响的措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苏联的研究表明: ——石油和有机氯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污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具有全球性; ——这些物质在大洋中改变了海洋表面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正> 岩浆作用是地球岩石圈物质演化的主导过程。计算表明,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火山作用甚至能以现代的喷发速度把相当于地壳体积的大量物质带到地表。岩浆作用在原始地壳形成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正如人们根据有关月岩岩石学的资料所推测的那样,在那时,地球的整个外壳发生过熔融和分异作用。与月球相比,地球无比巨大的能量决定了地球物质迅速的、深部的和长期的分异作用。因此,在类地行星物质演化的更晚期阶段,在前寒武系建造中,存在着某些与月岩(“灰色片麻岩等”)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地学大剖面测量一直是研究深部地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地震测深和反射法的解释所取得的成果至今仍然是了解地球深部构造的主要信息。在我国东南部地区也积累了大量的地震剖面测量资料,例如马鞍山-常熟-启东爆炸地震,江西水平大爆破和汕头-长乐人工地震测深工作,并且已被引用作为研究中国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地壳分层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湖北省应城市盐化工业区进行了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矿山生态地球化学预警、预测,结果表明:在采卤区主要是土壤盐化,Cl在黄棕壤地区往土壤深部富集,在底土层达到最高;开采区已形成重度盐化土壤区6.5 km<'2>、盐类物质重度污染水体区44.6 km<'2>;在盐化工业区和城区除土壤盐化外,还存在Cd、Hg、Pb等重金...  相似文献   

18.
<正> 固体核径迹方法已经在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考古学、核物理、地球物理、天体物理、安全剂量防护学、铀矿普查与勘探等领域里得到普遍应用。原始的固体核径迹(潜伏径迹)是固体物质中的一个很微小的辐射损伤区,只是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但对于某一给定的绝缘固体物质,通过选择适当的蚀刻剂,控制最佳的蚀刻条件,就可以把辐射  相似文献   

19.
<正> 评价自然界中化学元素的分布,是地质工作者时常使用的一种研究矿化作用的方法。分析化学元素的分布可以反映出自然过程的形成条件。化学元素分布的物理解释最初是由戈尔德施密特于1937年作出的,他强调指出,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是受物理状态控制的。鉴于戈尔德施密特在地球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离子半径、晶体的晶格间距(lattice distance)、电荷以  相似文献   

20.
2月 2 5日下午 ,我校成立地球系统与矿产资源工程实验室成立会议 ,校党委书记张锦高、副校长王焰新以及科技处、人事处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中心成立会议 ,丁振国副书记主持了会议。新成立的地球系统与矿产资源工程实验室是在现有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开放研究实验室”、“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岩石圈构造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非传统矿产资源开放研究实验室”和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新成立的地球系统与矿产资源工程实验室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