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污染源水质COD在线仪器比对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几种现场应用较多的水质COD在线监测分析与实验室分析方法在原理、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针对比对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在样品采集、仪器原理选择、仪器定期校正等方面做好水质COD在线监测比对实验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某化肥有限公司污水COD在线监测仪为例,用在线监测数据与实验室重铬酸钾法测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的比对分析方法进行探讨.通过比对,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用在线监测仪测定COD,可节约时间,有利于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3.
COD连续在线监测仪的测定方法与标准方法分析结果比对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废水中COD的连续在线监测,不同原理监测仪器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分析方法之间存在差异[1-3],而且各种废水成分复杂多样,现场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通过比对测量,可以确定连续在线监测数据与标准分析方法测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参数,确保数据的可靠溯源.南京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采用的COD连续在线监测仪的品种较多,为此,进行了COD连续在线监测仪的仪器测量结果与人工监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氰化物在线监测仪比对分析为例,对污染源在线监测仪的比对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DL 2001 COD水质在线监测仪现场验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佛山市南海区从2004年开始筹建了重点污染源(废水)在线管理系统,2005年该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在开展水质在线监测仪的验收监测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行研制的COD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仪测定水中COD,并得到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分析仪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质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方法原理、主要类型、主要技术性能以及主要仪器型号等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将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向样品加入适量硝酸根,除去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再将预先分离的颗粒物合并到水样中,混匀后测定,经过这样处理,既去除了水样中的Cl,以保留了水样中原来的组份,保证了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对南京市某典型企业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将在线监测结果和便携式仪器监测、手工监测结果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线性误差与量程漂移可以满足现阶段管理要求,实际样品比对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采样分析仪器,监测结果差距较大,便携式分析仪结果相对误差较小(为3. 72%),手工监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为48. 3%)。建议加强污染源废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污染源非甲烷总烃CEMS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不同类型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方法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目前国内外仪器型号等进行了叙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拉曼光谱对采样后的滤筒进行分析,发现废气中的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是造成成都市部分企业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颗粒物比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对含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废气进行颗粒物浓度比对监测时,参比方法(重量法)测定的颗粒物浓度是一定标干采样体积下废气中固体微粒和硫酸铵-硫酸氢铵...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和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站的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数据,对春季中国北方的沙尘暴过程对江苏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分析发现,沙尘暴所含的沙尘粒子在冷空气的引导下可能进入江苏,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北方沙尘暴所携带的沙尘粒子是春季江苏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预报空气质量异常偏高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内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备品配件价格、交通运输以及人工成本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原有的网络体系运行经费却增长缓慢,如何规划和利用已有资源挖潜增效,保障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正常有效运行,已成为环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利用和挖掘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数据,规划和提升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装备能力,逐步转变运行维护模式等措施可以提升运维效率和控制成本不断上升,不失为化解当前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为填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大气颗粒物滤膜介质质控样品空白,保障颗粒物组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大气颗粒物中常见的铅、砷2种元素为代表,研究制备了大气颗粒物滤膜质控样品,利用实验室比对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共119家实验室开展实际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滤膜介质中2种元素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较好,符合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参加比对实验室铅、砷测试结果的精密度与标准方法一致,统计得出的稳健均值与样品制备浓度接近,表明研制的滤膜样品应用效果较佳。该滤膜制备成本经济、可操作性强,可考虑将其作为日常监测中颗粒物金属元素分析的质控样品使用。实验室比对评价结果显示,铅、砷的满意率分别为86.6%、80.7%,可见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大气颗粒物中铅、砷2种元素检测技术水平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5.
固定源排气中可凝结颗粒物排放与测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可凝结颗粒物的定义及国内外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并就可凝结颗粒物的量级及危害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可凝结颗粒物应为被忽略的固定源颗粒状污染物,揭示出我国现存颗粒物采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线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同步监测了武汉市PM_(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浓度,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T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种方法对TC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r=0.970 9)。离线分析法得到的OC浓度普遍高于在线分析法,前者为后者的1.12倍,造成OC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采样系统的差异。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相关性较低(r=0.763 0),且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为13.14%)也不如其对TC和O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分别为3.42%和5.95%),造成EC结果差异的原因较复杂。离线分析法测得的OC/EC值明显高于在线分析法,鉴于OC/EC值在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规范OC/EC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分析仪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质化学需氧量 ( COD)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方法原理、主要类型、主要技术性能以及主要仪器型号等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4城市空气颗粒物元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因子分析在研究空气颗粒物来源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应用最大方差旋转因子分析法对中国4城市空气中粗、细颗粒物元素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粗、细颗粒物因子大致可分为土壤源因子和工业污染源因子两大类。粗颗粒物主要来自土壤源,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并指出土壤源因子对粗颗粒物的贡献大于对细颗粒物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