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流固耦合的极限平衡法为基础,运用了泰勒级数法,对一铺膜防渗锰渣库在不同堆积高度的可靠度和失稳概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参照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对于岩土边坡的失稳概率评价标准,对锰渣库在运行过程中的边坡失稳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铺膜防渗的电解锰渣坝,当沿用常规不防渗尾矿坝设计时,边坡失稳概率过高,应通过增加导渗体数量、降低边坡坡度、放缓渣库上升速度等设计优化措施,降低锰渣库边坡失稳风险;对于影响渣库边坡稳定的重要参数,如抗剪强度、渗透系数、界面抗剪强度等,有必要通过高质量的取样和审慎的试验获得可靠的试验数据,以降低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预期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具有洗涤功能的隔膜压滤机对电解锰渣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解锰渣中大部分的锰属于酸溶锰,容易被浸出,当利用阳极液浸出时间达到120 min时,酸溶性锰基本溶出。锰渣经过水洗可大幅降低其中的锰和硫酸铵含量,当水洗时间达到11 min时,洗涤水中的锰和硫酸铵浓度趋于稳定。采用p H值为11的碱液对锰渣进行洗涤,当洗涤时间达到5 min时,碱洗渣浸出毒性测试的浸出液中p H值、锰和氨氮的值均小于标准限值(GB 8978—1996),碱洗渣属于一类工业固废。  相似文献   

3.
我国炼铁高炉炉渣,大都采用“水冲渣沟”处理,如果高炉出渣过快,或遇高炉跑大流,部分铁水进入渣沟遇水时,极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高温炉渣或铁水(一般在1000℃左右)遇水时,水瞬间汽化、体积迅速膨胀而形成物理爆炸。威远钢铁厂炼铁高炉以前采用这种“水冲渣沟”处理炉渣,曾多次发生爆炸事故。有一次爆炸事故,气浪将渣沟上重1t的铁桥冲起20多米高,一块重25kg的铁块被抛出  相似文献   

4.
<正>万泰锰业锰渣库泄漏事件发生后,贵州、湖南两省科学应对,从迅速断源、强化监测、拦截降污、调水稀释等方面入手,确保了最短时间、最高质量处置受污染水体。此次事件属于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的突发性环境事件,事件的妥善成功处置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案例背景2012年11月7日下午,因受连日降水影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泰锰业有限公司锰渣库底部导洪管破裂,锰渣随溪水直排下溪河,汇入锦江后进入湖南省怀化市境内。锰渣泄漏地点距离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解锰渣产量大且渣中水溶性锰严重超标的问题,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对电解锰渣进行处理,研究了水泥掺量对破碎固化体(颗粒粒径d<5 mm)浸出毒性的影响,模拟了酸雨对固化体表面浸出率和破碎固化体浸出毒性的影响,并采用XRD分析了电解锰渣固化前后的矿物组成.结果表明,水泥质量分数为15%~45%的破碎固化体中锰的浸出质量浓度低于国家标准(2 mg/L);水泥质量分数为45%的固化体在pH>3.0的酸雨中的早期表面浸出率数量级仅为10-5 g/(cm2·d),后期则检测不到;水泥质量分数为25%~45%的破碎固化体在pH=1.0的酸性环境中的锰浸出浓度均不超标.电解锰渣水泥固化前后的矿物组成结果显示,电解锰渣水泥固化后的锰浸出率减小是由于其中的水溶性锰被水泥水化产物包容吸附,且固化后水溶性Mn2+转化为不溶、低毒性的MnO2也有利于消除锰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电解锰渣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碳酸锰矿经酸浸、中和、压滤工序后产生的废渣。重金属锰是电解锰渣中的主要污染物,在渣中主要以可溶化合物MnSO_4·H_2O,(NH_4)_2Mn(SO_4)_2·6H_2O等形式存在。采用碳酸盐碳化处理电解锰渣,研究渣中可溶性锰固定、硫酸钙转化的矿物学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Na_2CO_3能够有效固定渣中的锰离子形成MnCO_3矿物。反应时间90 min,Na_2CO_3与渣质量比为0.05时,Na_2CO_3对锰的固定率达到99.9%,渣浆中锰离子质量浓度下降至5.7 mg/L。反应机制主要是渣中MnSO_4·H_2O,(NH_4)_2Mn(SO_4)_2·6H_2O与碳酸盐反应形成球状MnCO_3矿物;当Na_2CO_3与渣质量比大于0.4时,渣中柱状、条状CaSO_4·2H_2O转化为CaCO_3。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加气混凝土砌块吸附污水中磷的特性,利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碎渣为吸附剂吸附人造含磷污水中的磷.结果表明,碎渣对污水中磷的吸附特性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每g碎渣最多可吸附0.535 g磷.  相似文献   

8.
炼铁生产中的粉尘产生于高炉原料系统、出铁场、煤气系统及喷煤制粉输粉系统。现就炼铁生产除尘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阐述如下。1 高炉煤气干法净化 高炉煤气中的含尘浓度由40~100g/m~3降至使用要求的5~6mg/m~3,要经过一系列的除尘净化过程。高炉煤气除尘净化的传统工艺为湿法除尘。然而湿法除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煤气洗涤水中含有氰化物及其他有机物,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氰化物要用化学药物或引入水渣池,用冲渣水稀释后进行闭路循环,但冲渣过程中,微量氰化物会随蒸气扩散到大气中而污染大气。此外,湿法除尘使煤气的物理有效能(温度与压力)未得以充分利用。若采用干法除尘,就可提高高炉炉  相似文献   

9.
将锅炉冲渣废水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充分利用灰渣中碱性物质后,补充投加少量碱性药剂,采用双碱法脱硫,脱硫效率达到55%,脱硫成本低廉,表明以锅炉冲渣水为水源进行湿法除尘脱硫,既经济又可达到稳定脱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轰隆、轰隆……,湖南省龙山县茅坪火电厂新安装的一台AED20—25型锅炉带着汽轮机和发动机欢快地运行着。这套发电机组从去年10月21日开始72小时试运行以来,一切都比较正常。 10月23日晚8点40分,负责安装这台锅炉的湖南省机电工程局第一工程处党支部书记老董来到锅炉观察孔前,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堵渣了!炉渣已堵到炉排以上。司炉班长当即开放循环水泵(备用水源)冲渣。其它几个司炉在观察孔用铁棍捅炉渣。工程处的两位师傅陈顺华、戴迪平主动地带着工具到冲渣沟(暗沟)掏炉渣。堵渣虽很快地排除了,但不幸的是,陈顺华和炉渣一起被冲出了暗沟,…  相似文献   

11.
2 200 m3高炉INBA渣处理系统由于工艺流程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带泡沫渣的粒化水经溢流口大量外排,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附近的河道造成了污染.通过一系列的改造,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毛景平 《安全》2014,35(2):49-50,53
液态渣铁是指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处于高温熔融状态的铁水和铁渣,存在高温、爆炸等重大安全风险,容易引发恶性事故。近几年,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发生高温液态金属事故,造成多起群死群伤事故。因此在分析多起事故经验的同时,提出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微孔陶瓷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着重介绍了采用此装置处理锅炉冲渣水中悬浮物的工艺过程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电石渣投加方式、聚丙烯酰胺种类以及加药顺序对洗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而且是先投聚丙烯酰胺的效果明显好于先投电石渣;电石渣的投加方式和聚丙烯酰胺的种类对处理效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浮选+氰化浸出"工艺回收锑锍渣中金的试验研究,确锍渣中金的综合回收率可达80%-85%,既减少了污染,又回收了有价资源,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中水作为试验水源,通过分析试验结果,研究了泥渣回流对慢速脱碳处理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泥渣回流能够有效提高慢速脱碳处理效率,在泥渣回流比为10%时,相比无泥渣回流,总碱度去除率提高10%,硬度去除率提高17%,COD去除率提高11%,处理后水样浊度为0.76NTU,硬度为3.36mmol/L,碱度为1.55 mmol/L,总磷为0.07 mg/L,COD为20 mg/L。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山东恒通化工公司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现状,针对电石渣脱硫工艺进行了试验与分析,论证了电石渣应用于流化床锅炉脱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锌及硫酸锌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使用量也不断增加。目前,锌的主要来源是将闪锌矿(ZnS)在反焰炉中煅烧成氧化锌后,与焦炭在冶炼炉中炼成锌或用硫酸浸出成硫酸锌后用电解法沉积锌。我们利用锌熔点低的特点,经反复试验得到了从废锌渣中提炼锌、生产硫酸锌的工艺,合理利用了废锌渣。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菌渣厌氧消化性能,采用碱解法、高压均质法、碱/高压均质法及高压均质/碱等4种方法对土霉素菌渣进行处理,通过考察菌渣细胞形态和COD溶出率,研究适宜土霉素菌渣溶胞处理的方法及其运行条件,并通过生化产甲烷潜力(BMP)试验考察菌渣可生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菌渣细胞结构均被破坏;联合作用时,高压均质和碱2种方法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且高压均质/碱法效果最好;高压均质/碱协同作用时,碱投加量对菌渣溶胞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高压均质压力和高压均质次数。最佳处理条件为Na OH投加量0. 09 g/g TS,高压均质压力120 MPa,高压均质次数3次,此时,菌渣COD溶出率达到75. 03%。BMP试验结果显示,处理后土霉素菌渣的厌氧产甲烷能力较原菌渣提高了3. 26倍。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出现,国外建成了一批4000~5000米~3的高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型高炉出铁场的除尘已成为生产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措施,这是因为:1.高炉出铁场的烟尘,一般是从铁口、渣口、铁沟、渣沟、撇渣器和摆动流嘴等部位产生的。这些部位都处于操作人员呼吸带以下,即出铁场平台面上,所产生的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