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品欣赏     
年年过年,今又过年。小时盼过年,如今怕过年。小时盼过年,因为过年能有一件新衣服穿,能有块把钱压岁钱,能有瓜子花生吃,能随哥哥们到亲戚家去拜年。并且过年放寒假不上课,可以痛痛快快玩上几天。如今过年却不同了.总有一种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之感。这里所说的一年不如一年并非日子艰难,而是感到莫明的惆怅和一种无形的压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宁远 《劳动保护》2005,(10):9-9
落到实处 看完本期“热点追踪”栏目的《淌血的暖儿河》一文后,既悲痛又愤慨。悲痛的是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愤慨的是承德暖儿河矿业有限公司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即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12字开采方针全部被“扩能改造”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作为过年的“压轴戏”——元宵节总在人们热热闹闹欢聚,喜气洋洋团圆的节日气氛里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酒,“好”了许多人的事,也害了不少人。就拿道路交通事故方面来说吧,全国每年有多少个家庭,因为酒后驾车这一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而支离破碎,又有多少条鲜活的生命因为酒后驾车而瞬间消失……  相似文献   

5.
语谓“家家有本难念经”,此“经”固然包罗万象,形态迥异,而诸如洗涮烧煮、赡老育幼之类家务活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即使不算最难念,至少也算是愁煞人的难念“经”之一。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生活形态转换中,除去商品消费和其他消费以外,雇保姆、用小时工式的家庭劳务消费,把繁重琐碎、耗时耗力同时又很专业的家务活儿包出去,请专业人士打理,花钱买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可或缺的日常支出。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05,(3):7-7
浙江宁波读者凌义斌:本期“图文写真”栏目《“10.20”河南大平矿难》一文中,148条生命的逝去让我们又一次痛彻心扉。矿难、矿难、又是矿难!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有必要说:“珍惜生命,关爱矿工”。“10.20”大平矿难又一次以血的代价提醒人们,煤矿生产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爱惜矿工的生命,让每一个矿工都能平安下井,都能平安回家。编辑:“年关、年关,过年如过关”。对于那些特殊处境的人来说年关是道难过的鬼门关。今年这个“年”,成为矿难家属的鬼门关!郑煤…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百姓,历来都把春节当作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作为业主,什么是最好的贺岁礼呢?我认为,若说最好的,它既不是金钱,也不是财物,而是安全。首先,安全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的贺岁礼。人生在世也就那么几十年,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理想。健康需要锻炼,需要合理的饮食起居。安全则要“重视”,需要极强的安全观念及安全知识。业主掌管着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或一个商铺的人、财物大权,他们所承担的风险比一般人更大,一年忙下来,平安就是福气,如果说要给自己送一份贺岁礼的话,我认为,安全是最好的。其次,安全是送给家庭的最好的…  相似文献   

8.
台上.三位“家庭煮夫”手执锅铲又跳又唱:台下,600多名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现场笑声不断。6月5日下午.一场文艺汇演拉开了浦东新区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序幕。惠南、康桥、航头、高桥等7个街镇居民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既紧扣安全主题,又好看易懂.在欢声笑语中普及了安全知识。  相似文献   

9.
绝妙的比喻     
《劳动保护》杂志2003年第2期编辑部文章《新春祈愿》中引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对于一个人来讲,安全健康是‘1’,事业、爱情、家庭、金钱、职位都是‘1’后面的‘0’。一旦没有了‘1’,后面的‘0’都没有了意义。”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安全健康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早就知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这个比喻通俗而又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安全第一”。其实,这个“1”不仅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大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企业没有了“1”,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很可能没了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秋十月,又到旅游旺季。许多家庭都会选择在“十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放松心情。但在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出发之前,个人应对户外旅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提早做好防备,准备一个旅行应急包随身携带,虽然增加了肩上的分量,但却为危急时刻进行自救和互救提供保证,给旅游途中的生命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学着点     
有一家买了抽油烟机,丈夫单位的朋友来帮忙安装。妻子看着别人麻利地又锯又钉,就对丈夫说:“你也学着点。”如果丈夫能多学会一门手艺当然好,可是对一个家庭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学着点”。 有位领导干部的女儿跟一个一般家庭的儿子结了婚,两人感情很好。丈夫原来在家是独子,被父母娇宠惯了,连两个妹妹都要让着他,难免养成了一些毛病。于是妻子总是嫌丈夫缺少教养。经常在亲朋好友面前数落丈夫:“李明最懒了……”“他呀,一点不顾人,他一个人饱全家都饱了……”丈夫被当众奚落心里不痛快回家生闷气,妻子还觉得他“这么小器”。  相似文献   

12.
由福州市文明办、市体育局、老体协联合举办的“2008年福州市十万老年人健步行暨文明过年宣传系列活动”,于1月8日上午在福州江滨公园举行。 启动仪式结束后,只见一列列身着节目盛装的老人队伍从主会场北江滨创业园出发,沿着江滨道路进行长达3公里的健步活动。整个会场人山人海,一派沸腾景象。  相似文献   

13.
赵静蕊 《劳动保护》2006,(1):104-104
北京市政府在1993年出台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使“爆竹声中辞旧岁”的悠久传统变成了广大北京市民记忆中的往事。然而13年后的今天,“禁改限”的规定又使爆竹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身边。过年时燃放鞭炮虽然可以增加“年味”,但是,一起起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的伤害事件却也在警示着我们,燃放鞭炮千万不要忘了安全,莫让烟花爆竹成为节日“杀手”!那么,如何才能在享受烟花爆竹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不受到伤害呢?只要您掌握了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防范伤害事件的发生。1.到指定网点购买合格商品(1)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因为我国对…  相似文献   

14.
回家过大年     
<正>过年,有些人往往又加一个"大"字,称之为"过大年"。也许"过大年"是相对于"过小年"来说的,但我更愿意相信这里所说的"大"是超过一般、非常重要的意思,意味着过年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但天下再大的事情,也是由若干个细微的、琐碎的、零散的事情组成的,过年的许多细枝末节往往会留给我们深刻的记忆和感受。老话这样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在孩童时代对过年充满着兴奋和惊喜,每到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戏看,有糖果吃,还有压岁钱。初一崽,初二郎,初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萍乡市今年发生几次特大爆炸事故和广东省江门市“6.30”特大爆炸事故,造成多少无辜生命灰飞烟灭,给多少幸福家庭带来灾难,事故的惨痛教训是深刻的。如今事故已经过去,但其悲惨场面仍记忆忧新、令人不堪回首。这些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是鞭炮。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各种新闻媒体又陆续报道了多起鞭炮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又毁灭了多少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安全生产工作与家庭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每天上班前,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说上一句温馨祝福的话语,检查一下家庭生活设施,提示一下勿忘安全等.都会对一天的安全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在创建“平安家庭”、“和谐家庭”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平安企业”、“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7.
水娃出走     
又放了一碴炮,巷道向前延伸了两米,喜得水娃合不拢嘴,“嗯!这月少说拿两千。 装矸子的水娃,突然大声吼:“二柱,水!水!水!”二柱继续打炮眼,没听见。“透水了!透水了!”水娃嚷了一嗓子又一嗓子。二柱这才撂下风锤,俯首一看,脸吓白了,腿也颤了……  相似文献   

18.
年糕坊里的赔偿案浙江省衢县法院钱俊皓元月11日,浙江省衢县湖南镇一家年糕加工坊里,机声隆隆,热气腾腾,喜气洋洋。人们正忙碌着赶制年糕,准备过年。下午3时许,突然从年糕坊里传出一声凄惨的嚎叫声,片刻,一名右手掌不见五指又血肉模糊的青年,被三四个人急急送...  相似文献   

19.
曾经的“三同”活动,有如一股春风,如今,又有一股“服务三农”的春风,吹进南日岛,吹开了警民“连心花”。  相似文献   

20.
从传媒中得知,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又隐瞒不报的广西南丹矿,有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依笔者所见,它就是该矿必然发生特大事故的“理论根据”。“安全为了生产”,这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有了劳动保护的初步意识后提出来的流行口号,当时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个口号的实质是“生产第一”,它把生产当作了“目的”,安全仅仅是手段而已。好比把“过河”作为“目的”,为了“过河”,“架桥”、“撑船”、“泅渡”都是可以的嘛,甚至“不惜牺牲冒着枪林弹雨用木排抢渡”又未尝不可?这是把生产当作打仗了!随着生产发展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