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现阶段以至未来一段时期内,被动污水灌溉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现状,在第二次污水灌溉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补充信息等方式明确了我国131个典型污灌区的分布情况及总体污灌面积的变化情况,并就污水灌溉对耕地、农产品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建设、科学研究、法律法规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及尽快启动全国第三次污灌调查等5个方面对污灌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种节水灌溉新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灌溉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由于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增产以及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因而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提出了一种节水灌溉新装置,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下渗等实验,从蒸发和减少深层渗漏两个方面对其节水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装置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渗灌——设施园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渗灌具有降低室内湿度、改善土壤环境、节约灌溉用水、减少肥料用量、省工省时、价格适中等优点,是目前设施园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详细介绍了渗灌系统的结构,渗灌管的种类以及使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民勤县石羊河下游湖区的苦咸水灌溉,以及不同淡水储灌定额对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苦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土壤盐分的年内变化和不同灌溉水质下土壤盐分的变化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阐述工业废水灌溉引起农田土壤污染状况,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作了调查和对比评价的同时,着重讨论了土壤铬(Cr)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东部地区铬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本地深层土壤基准值;并依此为对比标准,综合农田土壤耕作层、心土层、底土层和土壤母质层等土体剖面各层次中的分布特点,作对比评价;对土壤污染源进行了平面和垂向分析追踪;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农田土壤铬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耕地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专家于最近几年提出一种“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统”,称之为“非尔脱”高效、持续性污水灌溉新技术,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污水进行农作物灌溉,通过灌溉土地处理后,再用地下暗管将其汇集和排出。  相似文献   

7.
珍惜土地,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0.18ha,下降到1995年的0.08ha,特别是近10年,我国耕地呈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因此,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就必须弄清楚影响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原因根据分析,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由于经济利益的引诱,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将耕地变为非耕地,耕地面积减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8.
孙泺  李然  李克锋  刘盛贇 《四川环境》2011,30(6):99-103
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农业灌溉项目的兴建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农业灌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本文根据世行贷款项目——中国四川武都农业灌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和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世界银行及我国在农业灌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面的特点和要求,其中世界银行在有些方面,如评价等级、公众参与等与国内环评要求基本一致,而有些方面,如回顾性评价、替代方案分析、累积性影响分析、环境管理计划、移民安置行动计划、病虫害管理计划等在国内环境影响评价中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或与世界银行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我国环评工作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造纸尾水灌溉海涂苇田的盆栽实验和苇地田间实验,考察了造纸尾水对芦苇生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用造纸尾水灌溉苇田,不仅可以提高芦苇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良土壤,此方法对周围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耕地健康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依据PSR理论模型构建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评价了该县耕地健康状况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湘阴县耕地健康综合指数为0.488,耕地健康等级为中度亚健康;耕地健康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依次分别为0.597、0.526和0.418;轮作休耕、种植绿肥、单位播种面积有机肥施用量、粮食单产、耕作层厚度、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灌溉保证率是制约湘阴县耕地健康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1.
正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化率超过80%,但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38%,农业用水供需失衡、灌溉效率与效益不高、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水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东北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虽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尚不能适应"适度规模化、全程机械化、高度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求。现阶段偏重于田块尺度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虽  相似文献   

12.
柳岩  程郁 《绿叶》2016,(4):25-33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粮食产量的75%及粮食增产的90%(2007年、2009年除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地位。但是,水资源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约束却日益严峻:一方面,粮食生产面临水资源刚性约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土资源不匹配现象突出;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不仅农田灌溉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而且灌溉工程老化,机制落后。因此,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迫在眉睫。为突破这一瓶颈,要着力建立完善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统筹强化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与创新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技术,建立健全农田、水源、灌排的综合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鹤壁市作为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示范区,肩负着保证粮食安全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担。运用IDRISI软件的CA-Markov方法,通过对2003年、2013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处理,得到鹤壁市2023年的土地利用模拟预测图。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鹤壁市耕地数量小幅下降,但仍具有面积优势,平均减少动态度仅0.93%;耕地重心30年间均在浚县内,未来浚县将成为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核心区域;到2023年,耕地在内部挖潜与占补平衡的作用下日益集中连片,且灌溉水平提高,注重绿色化发展,高标准粮田建设水平提升;未来耕地质量退化减少,占补质量趋于均衡,有利于高标准粮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白银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基地,由于水资源缺乏,城郊农民长期截流东大沟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灌溉,导致白银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白银市污水灌溉区与沿黄灌区农田土壤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了白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特征,以此为依据,探讨运用科学污水灌溉,达到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咸水灌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地处内陆,属典型温带、暖温带荒漠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很少;而地面水资源又较贫乏,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主要河流水量减少。而绿洲农业灌溉用水量却大幅增加,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水供求矛盾已日趋突出,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就适合新疆实情的节水农业技术咸水灌溉做了详细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用灌溉水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溉水中的盐分,易在土壤中积累,在多次灌溉淋洗后,盐分便积聚在作物根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危害作物。文章从盐浓度、特殊离子毒性及异常的pH值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防治灌溉水污染农作物措施,这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面积农作物污染的调查处理将具有较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属典型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这决定了在新疆任何生产与生活活动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兼顾生态用水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新兴节水灌溉技术痕量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痕量灌溉技术在新疆不同土质与不同工程参数下的水分运移分布规律。同时结合保水剂的使用,研究痕量灌溉技术在与保水剂联合使用条件下的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土质主要影响湿润体的大小及形状,土质由粘土向沙土过渡,湿润体表现出水平长度减少而垂直向下长度增加的趋势,不同土质中的含水率由土壤物理结构与测点距灌水中心距离决定;2埋深因素主要影响湿润体垂直长度,对含水率变化影响不明显;3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湿润体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今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数日的厚重雾霾久久挥之不去。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合肥,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绵延不散的雾霾中,"执子之手,却看不见你","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贺振  贺俊平  张卫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10-1111,1120
分析了河南省近30年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耕地的数量变化,并对目前耕地利用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是“水”     
我是"水"。我在湖泊中静静仰卧,四周的水鸟起来迎接我,他们透过我来捕鱼,我透明的身子映着他们玲珑的身影;我在小溪中涓涓流淌,鱼儿跟我打招呼,看着他们自由自在的游泳,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我从井中抽出灌溉庄稼,黄澄澄的的玉米向我点头致谢;我从自然水管中流出,为人们解渴,洗去一切灰尘……我为地球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