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批准的一项国际示范计划,它是国际岩石圈计划(ILP)对“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重要贡献。GSHAP建议把IDNDR的许多策略和优先项目具体化。该计划将在全球和区域  相似文献   

2.
国际减灾教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秀  刘兰  温家洪 《灾害学》2011,26(2):120-124
减灾教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防灾减灾始于学校",利用知识和教育培养抗灾意识。通过对国际重要会议的决议及联合国历次减灾大会进展报告中有关国际减灾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了历年来国际减灾意识培训的进展轨迹,分析了减灾意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 2009年的减灾术语版本是国际减灾战略组织与专家及实际工作者在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议生进行范围广泛的减灾回顾和磋商讨论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公布减灾术语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普遍理解和使用减少灾害风险的概念,并协助政府、从业人员和市民为减少灾害而努力。2009年的减灾术语版本是国际减灾战略组织与专家及实际工作者在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议上进行范围广泛的减灾回顾和磋商讨论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紧接着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之后,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4年5月27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议,讨论“国际减灾十年”下一步的工作以及科技委在实现减灾大会目标中应起的作用。并讨论了即将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联合国大会提交的中期评估报告。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探讨“国际减灾十年”后半期科技  相似文献   

6.
今年10月9日是国际减灾日(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 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山区的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国际社会对山区生命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联合国特将2002年定为“国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再一次提醒国内外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和国际合作在灾害防治和抗灾救助中的巨大作用。从当前国际减灾救援所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总结中国减灾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以及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减灾国际合作所发挥的作用,论述了在中国加强国际减灾合作的必要性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期为灾区的恢复重建和科学总结抗震救灾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1998,(2)
1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开展的有关活动(1)国际互联网网络会议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将通过国际互联网召开第三次互联网网络会议,主题是"防灾与媒体"。如何参加该网络会议及其会议的日程安排等材料将随后公布。(2)摄影比赛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将组织世界范围内的摄影比赛。欢迎将有关自然灾害、防灾、媒体和通讯等相关内容的摄影佳作在1998年9月15日前寄到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将利用这些照片在日内瓦举办摄影展,获奖作品将在《制止灾害》杂志上发表。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还将对评出的一、二、三等优秀作品发奖。21998年们月刊日有关国…  相似文献   

9.
科学界如何在减灾教育中发挥作用——科学协会在减灾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HermamTh.Versfappen(国际科联,国际减灾十年特别委员会主席)1990年10月,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召开的全会上,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成立了ID-NDR特别委员会。这一决...  相似文献   

10.
日本第3届国际防灾会议于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千叶召开。这次会议是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总部、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日本千叶县联合举办的。来自联合国、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交流减轻自然灾害的新思想、新经济,特别是关于防御台风、飓风和旋风方面的对策,讨论多灾国家之间的减灾知识合作问题。六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主席Bruce先生作了题为国际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召开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第三次科技委会议提出,1992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号召联合国各机构、各国国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1月1~4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1993年名古屋国际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为了21世纪大城市地区灾害管理”。这次会议由日本“国际减灾十年”推进本部、爱知县、名古屋市、日本“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世界银行、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等主办,并得到日本红十字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灾害学》1999,(1)
1998~1999年计划有以下三个目标:1.评估前10a减灾工作的进展;2.为了提出与21世纪危险有关的项目,确定自然灾害的趋势;3.通过确定重大规划的功能和重要部门的职责,为国际上的和学科间承担的防灾任务制定未来的工作方针。计划围绕5个课题制定,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通过它的支持者推进制定政策和协调活动;一灾害、易损性和危险性评估;一防灾与可持续发展;一有效的早期预警;一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政策承诺;一分享知识和技术的转让。为了实现该计划,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门行动,如城市地震评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减灾工作的进展和“九五”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及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以来减灾工作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减灾工作的意义。在对我国灾情、灾害规律及减灾能力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九五”减灾提出了战略性的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2005年1月17日-22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的基本内容,并着重论述了当前国际减灾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向,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作了系统的论证,提出了我国减灾领域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从世界减灾大会的各项议程和各类论坛可以看出,未来世界减灾的战略可以概括如下:加强减灾能力建设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社区减灾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未来10年减灾目标的关键任务;建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经济与社会体系,必须把减灾与区域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求除害与兴利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接受一定风险水平的安全社区体系;重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城镇化等自然与人文过程引发或孕育的新的灾害风险;建立满足区域减灾目标需要的预警系统,加强减灾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减灾资源.针对国际减灾发展趋向,提出了中国减灾战略调整的建议,即实施"区域减灾"、"综合减灾"、"科教减灾"、"提高区域减灾能力"和"加强减灾科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创意”一词常出现在与艺术有关的活动与作品中。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创新,比如减灾也离不开创意。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是“国际减灾日”。把这天作为“国际减灾日”本身就是一个创意。它让全世界在这一天都能想到世界上还有减灾这回事,起到每年都给繁忙的人们提个醒的作用:“忙着搞建设和过日子时,别忘了防灾减灾这码事”。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地震局、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起的,是我国响应“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活动,也是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和目的要求,以及我国国情和灾情的实际,中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大体上应包括4个阶段: (1)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减灾意识为主的阶段(1989~1991). (2)政府领导下制定减灾预案为主的阶段(1991~1992). (3)工程性与非工程性减灾措施全面实施的阶段(1992~1995). (4)灾害管理法制建设阶段(1996~)。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为了宣传联合国制定的今年国际减灾日“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的主题,决定在今年减灾日向全世界出版、发行主题为减轻儿童灾害的彩色纪念专刊《认识自然灾害——为您和您的朋友准备的游戏和辅导材料》。并在中国印制中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1994,(1)
国家减灾委着手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减轻自然灾害报告》1993年11月,国家减灾委为了迎接1994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要求,负责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减轻自然灾害报告》,作为中国政府向大会提供的正式文件和国际减灾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