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用带E·C·D的气相色谱分析粮食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早已作为一种标准方法被广泛采用。但分析方法的前处理过程有所不同,Muma、Burke、Mills等人早期提出的分析方法和现今世界公认的A·O·A·C法将粮食样品用乙腈水溶液提取后,转入非极性溶剂中,经佛罗里硅土柱净化后进样。乙腈对粮食中有机氯农药有很高的提取效率,被用作检验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效率的标准,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用硫酸作为净化剂,已有一些文献报导,stanly等在测定酸稳定有机氯农药残留时,采用浓硫酸,发烟硫酸与硅藻土共同研磨成粉末后,装入层柱内净化。其缺点与其它柱层析净化法一样,操作比较麻烦。Murphy根据上述情况,提出用浓硫酸直接净化法测定鱼体组织中林丹、DDT、艾氏剂、七氯、环氧七氯和一些多氯联苯等残留。最近Veierov等报导了滴加浓硫酸净化法测定奶油中酸稳定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由于用浓硫酸直接净化法操作简单,效果也好。我们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测定的硫干扰消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境监测中,海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常用索氏提取——浓硫酸纯化——气相色谱法。该法灵敏度高,准确,选择性也较好,但对含有元素硫的沉积物样品,因受硫的干扰而无法测定。国外有人用金属汞和四丁基铵盐离子来消除元素硫的干扰,但大量的金属汞不仅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而且污染环境。国内有文章提到用铜粉来消除河流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测定中硫的干扰。我们在海岸带污染调查工作中,对海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采用铜粉振荡脱硫,以消除元素硫的干扰,经方法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剩余污泥氮磷营养盐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取污泥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分别采用热碱法、超声波法和加碱超声波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比较了3种方法对污泥中无机氮(IN)和磷酸盐(PO34--P)的提取效果以及污泥减量效果.结果表明,热碱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pH=13、T=100℃、t=9 h;超声波法的适宜提取条...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提取反相HPLC测定环境中PAH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环己烷为提取剂,用超声波提取大气颗粒物和海洋底泥中11种多环芳烃(PAH)的实验条件。提取液经氮气吹干后转入甲醇溶液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作定比洗脱,串联使用紫外和萤光检测系统。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在0.08~0.76纳克(11种PAH),纳克级的PAH回收率为78.3~111.2%,变异系数为2.9~29.2。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提取法具有采样量小、试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简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方式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差异及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陕西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瓜果类、叶菜类蔬菜样品,研究了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情况,并分析了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露地种植蔬菜与设施种植蔬菜相比,无论是农药残留检出率还是超标率都略高,两者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42.0%、36.5%,超标率分别为12.0%、8.2%;叶菜类蔬菜与瓜果类蔬菜相比,无论是农药残留检出率还是超标率都较高,两者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52.6%、29.6%,超标率分别为17.3%、5.4%;设施种植的瓜果类蔬菜和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基本接近,而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瓜果类蔬菜,露地种植的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远高于瓜果类蔬菜;设施种植蔬菜与露地种植蔬菜相比,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残留检出率更高;瓜果类蔬菜与叶菜类蔬菜相比,毒死蜱、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残留检出率更高;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施用浓度较高,施用农药后要间隔一定时间后再上市销售,并应采用更科学的施药方式,以减少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和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要开发并积极倡导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另一方面则要开发能够高效、快速降解残留农药的物质,同时还要进行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并降低环境中农药的残留危害。  相似文献   

7.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问题,分析了不同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特征以及不同品种蔬菜、不同类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特征,讨论了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土壤中农药的结合残留问题。有人认为,结合态农药残留物不仅不可提取,而且生物活性也较低,是一种减少污染的有效办法。也有认为,结合态农药残留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土壤生物吸收和释放,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环境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对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种类、降解酶和降解机制及降解酶基因克隆和构建工程菌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和开发微生物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蔬菜和果树上喷施农药,造成水果和蔬菜上含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施药不当会超过农药残留允许标准。因此,除了严格掌握合理施药外,还必须探讨排除和减少水果、蔬菜上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这是与人民健康休戚相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灵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超声系列实验,对超声法从剩余污泥中提取微生物絮凝剂(MBF)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剩余污泥中提取的MBF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絮凝活性。提高污泥浓度有利于提取出较高絮凝活性的MBF。由于超声波的破解作用,超声频率或功率过高均不利于MBF的提取。在20 kHz的超声频率下,连续超声比脉冲为1、4或8 s超声时的提取效果均要好。经过工艺优化,采用20 kHz、120 W的超声波对剩余污泥(19.4 g/L)连续超声30 s,所提取的MBF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接近70%。结果表明,超声法可用于从剩余污泥中直接提取MBF,在降低MBF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多壁碳纳米管自制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用乙酸乙酯洗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检测,建立了环境水样中7种三唑类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05~10.00mg/L线性范围内,方法检出限为0.000 9~0.047 7mg/L;农药的加标水平在0.25~1.00mg/L时,加标回收率为72.28%~106.60%,相对标准偏差为1.12%~9.73%。该方法操作简单,定性、定量准确,是对水样中三唑类农药残留液相色谱分析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液一液分配是一种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它利用分配系数的差异使溶质选择性地进入一相,而干扰杂质留在另一相,从而分离了溶质和杂质。液—液分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进行,有多种溶剂可供利用,不改变溶质的性质等优点。它已成为环境分析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它易于实现自动化,现代农药残留自动分析采用液—液分配方法的很多。 本文将介绍液—液分配的理论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南方平原地区农药污染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南方热带亚热带平原地区农田生态环境特征,以广东省佛山市农田环境为例,从卫生毒理学和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加权污染指数法在农药污染农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植物对农药的吸收系数和土壤中农药的流失系数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系数的方法。根据南方平原生态环境特点确定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允许量”;并认为农药标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地带性,不宜制定单一的标准,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土壤农药标准应严于北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期使用有机氯农药做为杀虫剂,另一方面工厂排放污水中的有机氯农药,致使土壤,水系,大气,生物都存在不同程度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环境中残留的农药,一方面可以经过生物的富集转移到食物中,影响人类健康。另一方面生物对农药也有一定自净能力。定量估计浮游植物的繁殖情况,对研究它们参与水域自净,  相似文献   

16.
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索了采用固相萃取对样品进行提取富集,以及配备氮磷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CGC)法分析水中有机磷农药痕量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敌敌畏、内吸磷、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对硫磷等6种农药在20min内有较好的分离;3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添加,其回收率范围为52.1%~93.7%,最低检出限范围为1.11~5.21ng/L;同时利用该方法分析太湖梅梁湾水源地和长江沿岸水厂取水口水质,6种有机磷农药均有一定程度检出,但仍未超出集中水源地供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土壤中结合态农药的研究动向,叙述了土壤中农药的结合残留量、环境意义及结合残留的分析测试技术,尤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结合残留的技术作了介绍,并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机氯农药对家畜的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饲料。由于饲料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饲养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家畜本身生理特性的不同,导至其体内有机氯农药残留水  相似文献   

19.
Au@Ag致密单层膜的组装及对农药残留的SERS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物溶液组装法构筑致密Au@Ag核壳单层膜结构,用作SERS基底检测有机磷农药,具有高灵敏性和重现性。Au@Ag核壳纳米立方体首先通过种子生长法合成,然后用功能化的配体聚乙二醇巯基(m PEG-SH)进行修饰获得有序的致密单层膜结构。该结构的形成归因于适量m PEG-SH的加入可以精确调节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基底表面的纳米粒子重新排列。这种有序的单层膜结构用作SERS基底具有稳定和高重现的SERS信号,用于检测乙基对氧磷农药残留时检测限低至10~(-8)mol·L~(-1)(2.75μg·m L~(-1))。该聚合物组装方法为构建高灵敏和高重现性的SERS基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为SERS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简介本法对生物样品采用柱提取操作,使抽提,过滤和干燥合并于一个步骤,然后用石油醚—乙腈溶剂液—液分配法净化[2.3],最后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乐果、马拉硫磷、乙基对硫磷三种混合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当取样量为10克时,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1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