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原生、次生、衍生和耦合灾害,造成城市灾害复杂化和扩大化,给城市应急管理带来重大挑战.基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特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应急管理基本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当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重点是制定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与协调以及生命线系统恢复三个要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航  吴卫东 《灾害学》2024,(1):188-194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智慧城市仍沿用传统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导致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问题难以得到精准识别和有效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陕西省西安市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以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智慧城市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尚未达到智慧级,未来应该从加强智慧城市应急技术的发展投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智慧应急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优化智慧应急管理的安全防范能力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9,(1)
城镇突发事件通常伴随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具有群发性和连锁性的特征。城市作为人口高度聚集的场所,减少人员伤亡应是灾害应急管理的首要目标。当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短时间内安全地大范围疏散转移高密集人群,合理规划安置点,实施科学的应急救灾策略,是减少灾害(事故)后果严重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就重大突发事件危险识别及大规模人员转移安置技术的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了综述。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单一灾种,考虑多灾种因素的较少,评估及疏散模型的研究也多基于框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方法及应用较少。研究城市多灾种时空耦合的模拟分析技术,并对各种灾害复杂次生衍生和相互耦合下的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综合评估城市灾害风险,辨识和加强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是实现城市安全保障的重大基础需求。  相似文献   

4.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25  
铁永波  唐川  周春花 《灾害学》2006,21(1):8-12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词查法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该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应急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安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城市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显东  沈荣芳 《灾害学》1996,11(1):68-72
初步分析和整理了澳大利亚灾害学者们对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编制的一般认识,然后纲要性地介绍了澳大利亚某城市灾害应急反应的总体规划及项规划,籍以借鉴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灾害的特点和城市灾害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城市减灾集成管理的思想,并按此思想初步分析和设计了一个城市防灾救灾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20世纪末刚刚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简要介绍了灾害应急能力的基本概念、评价意义、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应急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应急能力评价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十年GIS、空间数据库、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3DGI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公共安全以及城市工程等各个方面。同时,3DGIS为防灾减灾以及应急响应和管理,特别是城市区域内的应急处置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工具。通过3DGIS提供的实时环境和分析工具,可以实现灾害事件重现、推演和和灾害管理分析,为减灾和应急处置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主要分析了城市灾害应急系统的结构,研究了基于网络结构的城市逻辑结构及分析方法,以北京师范大学北太平庄校区为例,通过对城市内部复杂结构的抽象,提取城市应急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和信息,利用3DGIS技术建立城市三维环境和城市网络逻辑模型,模拟了城市应急处置过程。同时,通过对以社区为单元的城市应急系统的建设考察了该系统在整个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分析和整理了澳大利亚灾害学者们对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编制的一般认识,然后纲要性地介绍了澳大利亚某城市灾害应急反应的总体规划及分项规划.籍以借鉴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灾害学、城市管理理论为指导,用层次分析法(AHP)为分析决策工具,选定涉及化工城市安全的17个致灾因子,得出了地震灾害、化学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及恐怖袭击是危及化工城市安全的4个关键因子。指出原发性或继发性化学事故以及由此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将是化工城市面临的最大危机,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淮河水污染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云侠 《灾害学》2006,21(1):52-54
淮河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其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商品粮棉、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本文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初步实现阶段性治理目标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现象,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及工业、城市生活、农业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淮河流域污染及反弹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普通混凝土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们对混凝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混凝土材料的发展须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省资源综合考虑,协调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环保、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建筑材料。本文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以及特征,分析了绿色混凝土的分类及目前的应用状况,进而提出了绿色混凝土尚存在的问题。明确地指出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大秋  王东海 《灾害学》1997,12(3):93-96
环境污染事故灾害现已成为环境灾害中不可忽视的灾种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并制约着环境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根据山东省近几年环境污染事故灾害的状况,系统分析了其特点与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指出了目前湖南主要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群众认识、环境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湖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简要介绍了国际上农业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渭河径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宏伟 《灾害学》2006,21(2):99-102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渭河径流逐年减少,污染加重,河道淤积不断发展,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对中下游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洪害,减轻污染,必须保证渭河常年径流稳定.  相似文献   

16.
四川跨世纪经济发展中防灾与环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炳炎 《灾害学》1995,10(1):22-27
本文试从防灾与环保的角度,结合三个跨世纪经济发展地区的实际,论述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恶化,库岸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攀枝花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区的自然灾害与人类不合理活动加剧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后果;川西经济开发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强防灾、环保的一些建议,作为四川跨世纪经济发展避免少走弯路的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崔树军  宋志敏 《灾害学》2000,15(3):67-71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占用土地,“三废”污染、地面变形与沉降、矿井突水等地质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致使地质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着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用环境地质学的观点,论述了我国煤矿区地质环境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地质环境灾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许晓路  申秀英 《灾害学》1994,9(3):58-61
随着东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林相单一、水土流失严重、洪旱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灾害。据此,本文提出保护东阳市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岸地带面临的重大环境变化与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中国海岸地带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面临着相对海面加速上升和热带气旋、风暴潮与低洼地洪涝不断加剧以及海岸环境急剧恶化等一系列重大环境变化与灾害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相对海面上升、热带气旋、风暴潮与洪水灾害以及海岸环境污染的特征、演变趋势及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0.
温州市区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90%以上的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由于市区旧城改造的加快,同一地块会多次施工建筑物,相应桩基的重复使用会造成"地基污染"灾害.该项人类诱发的地质灾害目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