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镡志伟  柳红卫 《安全》2013,34(2):44-46
正目前,特种作业范围共11个作业类别、51个工种。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方可上岗。1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复审以及用人单位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1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1)未取得培训资质从事培训工作。在我国目前培训机构数量偏少,存在未具备资质的单位或机构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  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与发证工作 ,防止人员伤亡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 ,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国家经贸委《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以及新时期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 ,现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与发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 (以下简称国家局 )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类电工安全读本(修订本) 21.10电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统编) 13.50电工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复审) 4.30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统编)  相似文献   

4.
郎应祥 《劳动保护》1991,(12):17-18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厂特种作业人员在职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可能造成人身事故的主要方面。为此,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面貌。 我们采取的特种管理措施着重三个方面。 一、坚持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操作。 我们对特种作业人员,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考核管理规则》及有关规定。全厂的兆位电气作业人员、8位锅炉司炉工、5位电梯工、15位金属焊接工、12位机动车驾驶员。以及压力容器检验员、锅炉房管理员、危险品仓库保管员、溶解乙炔气管理员等,都经过上级有关部门培训,…  相似文献   

5.
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搞好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全面了解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帮助安全监察人员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要点,本刊自2007年第10期起举办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讲座,聘请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专家系统地讲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就要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与特种设备安全密切相关,其操作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要求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又是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了胜利采油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工作现状,查找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如展虽20年有余,但是区域性或跨地区培训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发证管理机制等必须进一步规范,使我国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嗔 正成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珠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将安全木桶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提出了"安全准入"的思路,从安全规程考试、安全行为模拟测试、在岗安全表现、安全技能实际表现4个方面阐述了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技能评价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以形成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一线作业人员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可靠性山东省滨州地区检测站李青春,成跃东随着特种设备的急剧增加和广泛使用,生产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保证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稳定社会、生产秩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生产过程中,人(特种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周远生 《安全》2003,24(5):28-29
根据国家经贸委13号令(199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关于换发特种作业人员IC卡操作证的通告》,根据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杜奔新 《安全》1994,(5):39-40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及其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根据GB5306—8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明确规定,特种作业主要包括:电工;金属焊接(气割)作业;锅炉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厂内)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等十一种。  相似文献   

15.
伍培  易佳向  党萧  胡海  尹高红 《安全》2019,40(7):43-46
职业能力倾向对长期从事职业活动的安全性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人员访谈法调查了建筑施工现场145名特种作业人员,并咨询建筑特种作业领域相关专家35名,最终确认了对建筑施工行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职业能力倾向最重要的5个影响因素(准确性、注意力、判断力、快速反应能力、稳定性),它们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业能力倾向的控制和支配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多因素涌现作用形成的车间人员安全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EMATEL法的人员安全能力建模方法。首先,在现有人员安全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人员安全能力及涌现的概念,并由此分析车间作业人员安全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人员安全能力因素集;然后,借助问卷调查和DEMATEL法确定人员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从而分析车间作业人员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最后,通过一个实证分析说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并建立人员安全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用于构建涌现条件下的人员安全能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安全》2010,31(7):43-45
2010年5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并附特种作业目录(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10年7月1日实施。1999年7月12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8.
为系统地评价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安全行为水平,综合运用集对分析和D-S证据理论,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的因素,构建包括作业人员安全素养、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作业技术等4个一级指标及16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安全行为等级划分为4级;其次,采用集对分析处理二级指标的不确定性,产生基本信度分配函数(BPA);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一级指标的BPA,产生最终安全等级隶属度;最后,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和信任准则,确定地下洞室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等级。以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工程为例,确定该工程中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等级为z2级,即一般安全,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9.
特种设备安全工程是安全管理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是企业管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安全工程主要包括承压设备与起重设备安全管理领域所涉及到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检修、监测、事故调查及人员培训教育方面的内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密切相关,提高设备本质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制定起重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防范措施,降低人为事故发生可能性,结合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不同策略选择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方、监管方及作业方的得益变化,建立各方期望效益函数;依据复制动态方程,构建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方策略选择演化趋势及均衡点,剖析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致因,并分别从各方角度制定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不仅与自身风险、成本有关,且受管理方、监管方决策影响;管理方增加安全投入,提升作业人员事故损失承担比例;监管方选择合理监管方式严格监管作业行为;作业人员进行行为决策时权衡风险、成本、收益及各方决策,将有效减少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