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山东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观测结果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东省十七个主要城市2003年大气降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酸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酸雨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鲁北平原、鲁中南的莱芜地区,胶东半岛地区频率较高。从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初步分析得出,风速越小时,地面风对酸雨的贡献就相对增大;冬季接地逆温的存在为酸雨形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文章并从气象角度对酸雨成因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并为四川乐山市大气降水pH值使用该理论建立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5.
唐雅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2):34-35
降水酸性与降水成分关联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唐雅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13)降水酸性与降水中多种离子成份具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多因素的,且未必是线性的,因此用过去常用的统计回归分析则难以分析处理。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可以... 相似文献
6.
降水中与pH值有关的离子优选和pH值的PPR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投影寻踪回归(PPR)分析技术的SMART算法得到因子的权重序列,可实现对降水中与酸性pH值有关的离子的优选。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优选出的离子作为特征因子,建立pH值的投影寻踪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回归分析与灰色系统耦合用于水环境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耦合应用于武汉市东湖水体污染预测的方法和技术。首先根据多年污染因子浓度监测资料分别建立了COD、BOD、TN、TP与人口、经济和捕鱼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之后根据人口、经济和鱼产量的历史资料,用GM(1,1)模型拟合,再反推得到预测值;最后,将人口、经济和鱼产量的预测值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污染物浓度的未来值。这样将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联系起来更能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到21 世纪,东湖水体的TN、TP、COD、BOD 的浓度将分别是1982 年的2.58、3.70、2.45 和7.89 倍;比1992年分别增长33.5% 、68.18% 、68.28% 和229.24% ,将处于超富营养状态,如不及时治理,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PSM(1)灰色模型的建模思想,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某地大气降水酸度预测,其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很好,表明GPSM(1)模型预测大气降水酸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分析,说明目前市大气属煤烟-沙尘型污染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随着国民经济能耗的增加有发展的趋势,其它污染物仍稳定在目前水平,或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灰色GIM(1)模型的非时序直接建模法原理,对纺织厂织造车间的环境噪声分别建立了等间隔和不等间隔的非时序预测模型。实测研究表明GIM(1)模型优于常规GM(1,1)模型,且所需建模数据大为减少,预测精度更高(达99.99%),从而拓宽了灰色预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地表水COD浓度灰色预测的GPPM(1)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表水中COD浓度的时序数据,建立了GPPM(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PPM(1)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常规灰色GM(1,1)模型,它为环境系统的拟合,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GM(1,1)模型在大气环境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GM(1,1)模型经差分形式化及令定写成直线方程形式。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原方程的参数辨识可借助线性回归方法来实现。从而使GM(1,1)模型的应用更显普及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灰色系统模型GM(1,1)参数优化估计的一种新方法--加速遗传算法,分析了该算法控制参数的优化特性,总结了这些参数的简便设置技术,并给出了它的几个应用实例,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环境工程优化计算中。 相似文献
17.
18.
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联用技术,采用了双柱交替正向富集和反向洗脱的在线离子交换流路系统。在采样频率为30次/h下,灵敏度比普通火焰原子吸收法提高12倍,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镍的监测,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这类环境系统中,既有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单调系统,也有前期单调递增后期单调递减的非单调系统。本文研究提出的GTPM(1)步长指数变换建模方法,对于前增后减的非单调系统是非常有效的。应用实例表明,此方法不仅为一控制开辟新途径,也进一步拓宽了灰色预测方法在环境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