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活性污泥快速吸附污水碳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波  文湘华  赵芳 《环境科学》2011,32(9):2593-2597
为了解不同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碳源的吸附机制,探讨利用活性污泥吸附、 回收污水碳源的可行性,研究了3种活性污泥(富碳、 硝化和反硝化污泥)对城市污水中有机物吸附特征,并采用以Richie速率方程为基础的3种吸附动力学方程对此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数据分析.在吸附过程的前30 min左右,活性污泥以物理吸附为主,可用Lagergren单层吸附模型表述.富碳污泥的吸附量(COD/SS)最大,约60 mg/g,但吸附速率要较反硝化污泥慢;硝化污泥的吸附速率最小,但吸附容量较反硝化污泥大,约35 mg/g.富碳、 硝化和反硝化污泥的拟合参数θ0值分别为0.284、 0.777和0.923,说明富碳污泥表面吸附的有机物通过预处理,清洗得最彻底,即富碳污泥对有机物的结合力度最小,有利于被吸附碳源的释放.采用Langmuir模型拟合可知,在此吸附试验条件,有机物浓度是影响污泥吸附量的关键参数,温度影响非常小.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种类活性污泥对污水碳源的吸附动力学规律,为动力学分析活性污泥的除污机制提供了方法,为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回收污水碳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污水处理的伴生产物污泥的处理现状,提出了使用蚯蚓与土地处理结合的方法处理活性污泥,并对蚯蚓处理污泥中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物质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简要说明了使用蚯蚓处理活性污泥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序批和静态的方法,研究OSA工艺中曝气池和厌氧池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初期吸附特性,并探究两种污泥在不同混合比下污泥特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初期吸附是一个以物理吸附为主,生物吸附为辅的快速吸附过程,前5 min内污泥吸附速率最大,这与传统工艺污泥吸附特性相同。达到吸附平衡时,曝气池污泥吸附量大于厌氧池。活性污泥对颗粒性COD吸附能力高于溶解性COD。两者污泥都是较理想的有机物吸附剂,但曝气池污泥的吸附性能优于厌氧池。混合污泥吸附性能与污泥性质密切相关,污泥粒径越小,表面电荷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PAC-SBR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活性污泥驯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药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且含有难生物降解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等毒性物质.较为适合的处理方法是生化处理。文章研究了PAC-SBR反应器处理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生产废水过程中活性污泥的驯化。活性污泥经1个月3个阶段的驯化后,发现在逐渐提高制药废水投加量的污泥驯化过程中,当投加量为1%时,去除率连续4d基本上稳定在90%以上。出水COD值全部在40mg/L以下。随着制药废水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及出水质量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较高的COD去除率。较长时间稳定的去除率表明,污泥已基本适应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废水特性,活性污泥驯化完成。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的观察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采用曝气池生化处理。有机污染物主要由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是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主力军。提高处理系统的效益,都与改善污泥性状、提高污泥微生物的活性有关。因此,必需经常检查与观察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与活动状况。如污泥的沉降性能差,将影响二沉池中泥水分离的效率。而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如工业废水中有毒成份的突增,进水pH突变,污泥负荷突变,溶氧异常等),也首先会影响到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同常规的化学测定一样,对活性污泥的观察可提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腐殖活性污泥在降解颗粒态和溶解态有机物过程中对污泥的沉降,脱水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组分和含量的影响,采用两组平行运行的腐殖土SBR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腐殖污泥在降解溶解态有机物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性和沉降性能均优于颗粒态的,CST和SVI明显较小。颗粒态有机物在水解的过程中导致腐殖活性污泥分泌大量胞外酶,致使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吸附絮凝预处理中纤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投加量为6~9 g/L,废水pH值为6,吸附絮凝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对废水中SS,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9%,24%和17%左右。该方法为含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污泥热解碳化,并负载传统的混凝剂制成改性污泥基吸附剂(Modified Sludge-Based Adsorbents, MSBAs),用来深度处理超短污泥龄活性污泥工艺出水有机物(COD).同时,以总有机物(TCOD)和溶解性有机物(SCOD)去除率及处理前后各类有机物组分特征变化为指标,评价MSBAs深度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效果及处理后污水中有机物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污泥基吸附剂均有较好的有机物吸附效果,TCOD的去除效率可达到32.6%以上,其中,Fe2(SO43改性制备的污泥基吸附剂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最大,TCOD最大的去除效率为42.5%,其中,SCOD最大的去除效率为44.1%.有机物特征分析结果显示,4种MSBAs对污水中疏水酸性有机物(HPO-A)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处理后污水中有机物芳香构造化程度增加,稳定性增加,污水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可能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活性污泥快速富集污水碳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波  赵芳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11,32(10):2999-3003
通过小试研究了活性污泥对城市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征,分析了富碳污泥在静置沉降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活性污泥能够快速吸附污水中的碳源,约10 min左右即可完成对不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过程较慢(约30 min).富碳污泥在进行静置泥水分离过程中,存在有机物释放过程,在30~100 min的...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在使用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方面有一些重要发展。其中,向活性污泥处理装置中加适量粉状活性碳(PAC),以提高净化处理效率便是上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粉状活性碳—活性污泥(PAC—AS)净化处理方法,其效果超过常规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PAC—AS废水处理系统具有特点: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增强污泥浓缩/脱水性能;增强脱色性能;抑制曝气池起泡;提高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钙预处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润英  陈湛  张伟军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7,38(3):1151-1158
本研究采用过氧化钙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深入分析了调理过程中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絮体结构以及反应动力学的变化特性,探讨了亚铁离子协同过氧化钙处理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CaO_2处理后,污泥的过滤脱水性能先改善后恶化,当投加量(以TSS计)为20 mg·g~(-1)时,污泥的过滤脱水效果达到最佳.同时,污泥絮体结构变得疏松破碎,其上清液有机物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污泥得到了有效裂解.污泥溶解反应过程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15.2mg·L~(-1)·h~(-1).此外,亚铁离子和CaO_2协同处理可以进一步强化污泥中大分子有机物的裂解释放,同时,反应过程中形成铁离子的絮凝作用可以实现污泥絮体结构的重建,从而改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该研究成果为CaO_2及其联用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间歇式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处理中小型规模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正在崭露头角.本文概要介绍了两种活性污泥法的水力性特研究结果.主要是以存在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和磷等为基质,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种处理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有机物负荷及氮、磷的影响;处理活性和污泥的性质;污泥的增殖;硝化活性等.经分析比较,而得到以下结论:(1)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可同时去除 BOD、氮和磷;(2)污泥沉降性能,间歇式比连续式好,且稳定;(3)污泥的生长率及污泥的比增殖速度,间歇式比连续式高;(4)污泥的硝化性,间歇式比连续式低.  相似文献   

13.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根本途径就是把水中的有机物最终以污泥的形式从水中分离出去,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黄霞  俞毓馨  王蕾 《环境科学》1993,14(1):41-48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优点是:①能在生物处理装置内维持高浓度的生物量,提高处理负荷,减少处理装置容积;②污泥产量低,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剩余污泥产量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4—1/5;③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④抗有毒物毒性能力强,在废水处理中显示出极大潜力。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好氧活性污泥法对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效果明显,使用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A/O-O法处理焦化废水,将运行温度控制在25~30℃内,可使污泥处于最佳活性。同时严格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系统pH值、预处理、营养物添加、污泥指数、氧的供给等参数,生化处理运行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活性污泥、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的活性污泥的处理是个棘手问题。国外处理流程大致是:沉降、过滤、脱水、干燥、燃烧。这种流程投资多,处理费用高,回收能量不多。用厌气消化法处理,虽可回收部分能量,减少污泥量,但污泥处理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活性污泥具有一定的发热值。可充分利用它  相似文献   

17.
好氧及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分别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及厌氧污泥进行了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好氧及厌氧降解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及未固定的污泥,固定化活性及厌氧污泥对废水处理力。结果表明,固定化污泥的容积负荷是未固定的污泥的1.3-2.1倍,在试验条例上,固定化厌氧污泥与自由厌氧污泥的容积负荷比(2.13)明显高于固定化活性污泥下自由活性污泥的比值(1.30-1.54)。综合污泥负荷及单位污泥产气量,说明固定化  相似文献   

18.
活性污泥法系统是最普通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机械设备来加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加速废水中有机废物的稳定或分解。废水生物处理的优化,传统的作法是以机械设备为中心进行的。但很快就发现这是不全面的。除机械设备的问题外,活性污泥法系统还碰到过许多问题,诸如污泥生成量大,对各种冲击负荷颇敏感,污泥的沉降性能差,生成令人讨厌的有机物,要求水温不能太低或过高,等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外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提出一种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法。以剩余污泥、粉煤灰等固体废物为原料,制备新型活性污泥填料,设计制作新型活性污泥填料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NASF-MBBR),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结果表明,新型活性污泥填料上微生物量的增加速率比普通填料上微生物量的增加速率快,生物膜的更新周期短。NASF-MBBR中填料的最佳填充率为30%左右,此时COD、NH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8%、90.3%、68.6%。NASF-MBBR稳定运行时,对实际城市生活污水中COD、NH_4~+-N、TP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0%、66.7%、47.1%以上,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71%、53.1%左右,处理效果良好。填料表面生物膜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加入提高了填料表面生物膜的脱氢酶活性,提高了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实现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化;若推广应用将减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压力。  相似文献   

20.
一般活性污泥法均需要较大的曝气槽,而且每隔一定时期就需排除剩余污泥,所以废水处理的运转费中还要加上处理剩余污泥的费用。最近,日本坦克诺公司已实际应用一种完全不排出剩余污泥的“完全氧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法。它的原理是,该氧化系统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到相当程度以后,曝气槽内的微生物开始自己消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