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5,(9):54-55
从宋代的"睡仙"谈起 睡觉能成"仙"吗?据古籍记载,陈抟就是一位"睡仙".当然,所谓"仙",是指养生有道之人.陈抟年轻时苦读经书,也曾想跻身仕途,但当时后唐王朝四面楚歌,他夺取功名的希望屡次破灭,于是,他便开始"访道求仙".他隐居于武当山和华山,专政内丹养生法.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发现睡觉也能养生治病,于是就专门研究起睡功来了.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 ,由于睡眠不足而造成的各种事故(车祸、医疗、工伤、机械等事故)已越来越成为社会上的新公害。人不能不睡觉。研究表明 ,一个人连续72~90小时不睡 ,就会萎靡不振、容易激动 ,甚至产生幻觉、幻视、幻听、恐怖等精神失常的现象。但睡了3小时之后 ,这些异常现象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 ,我国古代医学家称 :“睡眠是养生之要务”。莎士比亚把睡眠比做是“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是很恰当的。日本医学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如果人在1天中缺觉4小时 ,反应能力就会下降45 %。据认为 ,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生爆…  相似文献   

3.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7):31-32
猪与马的对话有一天,一头猪到马厩里去看望他的好朋友老马,并且准备留在那里过夜。天黑了,该睡觉了,猪钻进了一个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过了很久,马还站在那儿不动。猪问马为什么还不睡。马回答说,自己这样站着就算已经开始睡觉了。猪觉得很奇怪,就说:"站着怎么能睡呢,这样一点也不安  相似文献   

4.
“一晚睡9个小时,为什么白天还是那么想睡呢?”在某公司上班的小李简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想睡的时候,倒头就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办公室同事都笑称他为“睡神”,不过,他为此耽误了不少工作,也没少挨老板骂。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讲究生活的质量。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中国古代几位著名的养生家的养生之道。 庄子:战国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提出了“依乎天理,固其自然”的养生原则。其中,“保身、全生、尽年”的养生目的,以达“形全精复”的“养神”为途径,以“坐忘”、“离形”为养生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庄子养生思想体系。 华佗:汉末医学家。他毕其全生创编了导引套路五禽戏,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导引术“即把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和谐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健身术”。他把著名的养生…  相似文献   

6.
有人通过对醉酒司机的观察与研究,总结出了酒后驾车的三个危险期:一是兴奋期。表现为“越开车越精神”,容易感情冲动,开“英雄车”、“斗气车”。此时,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严重违章的次数最多。二是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协调性差、反应慢、判断力下降,对情况的处理也是眼到而手不到,手脚不听使唤,是最容易出事故时期。三是昏睡期。表现为困乏、疲倦、极想睡觉,在似睡非睡中驾驶车辆,此时如果再不停车,重大交通事故就会发生了。正因为如此,有人发出“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呐喊。  相似文献   

7.
被人们称为“时代病”的失眠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心身健康。由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发起的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或轻或重的失眠症。根据西方科学家统计,引起失眠的原因超过狠种之多,在这些失眠原因中,心理因素名列第一。为了征服失眠,除了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外,特别在睡前要调整情绪,使精神保持安定。明代庄元巨《叔苴子.内篇》卷一中云:“心不求睡者,不得睡;心求睡者,亦不得睡;唯忘睡者,睡斯美矣。”意思是说,只要不把睡觉当作心事的人,才能睡得香甜。所以,务必要掌握“先睡心,后睡眼”的睡眠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古人对战争规律的总结十分深刻,“战争动员”我国古已有之。古代战争的“交通动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修筑了我国最早的“国道”驰道。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便于兵力输送和后勤补给。据《三国志》记载:“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便是古代“交通动员”的一个生动例子。  相似文献   

9.
据《鹖冠子》记载,扁鹊长兄,治病于未发之前。不失为常治无病之病的良医。古人道:“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在生产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者,应属“圣人”。而弘扬安全文化,当为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事故(小小说)曾茂辉他找到领工员,很痛心地说:“那个事故是我出的。那天,我多睡了一会儿。我知道我已经接了班,不能再睡了,可是……”领工员说:“我知道。年轻人嘛,瞌睡是多些。这个事故你就不要再说了,好不好。”他听领工员这样说,就又找段长。,他觉得这件一...  相似文献   

11.
王海与道德     
你知道闻名天下的中国功夫哪一招最厉害吗?那就是中国以道德优先性原则评价人物的传统:一个人,如果在道德上有可以被人指摘的地方,哪怕他身怀少林、武当的全部功夫,也是形同废人了。不信你看王海,有人指责他“买假索赔”不道格,只这一句话,不但足以把王海打假的全部功劳一笔勾销,而且还可以把他打在耻辱往上由人咋口水。瞧,这就是一两拨千斤的“道德功”!说王海不道驻是因为他索赔,在打假的同时谋了私利,这就是不道德的证据。因为中国的道德是忘我的无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文死谏、武死战”、“好女不嫁二夫”之类。王…  相似文献   

12.
我们班的张志远,远近闻名人称“张大胆儿”。您说这事不能这么干,他非独出心裁添点彩儿。规程不准登炭车,他偏跨在帮上来显眼儿。若是有人升井登炭车,他就踩着绞车绳飞上马路沿儿。常在木栏里边把觉睡,还说“这里肃静又不用带铺盖卷 儿”。同志们批评帮助他,谁说他跟谁翻白眼儿:“规章就是那紧箍咒,咱不当孙猴子受它管儿!”张大胆儿越来胆越大,不断翻新花花点儿。八米炮线他敢放炮,同志们说“这样违章作业实在太危险。”他却说“在返一趟道太远,争分夺秒抢时间,这样咱可多打一喳眼儿,多放炮、多出煤、多得奖金,受表扬上报纸那有多露脸儿。改…  相似文献   

13.
山东济宁发电厂燃料车间去年10月11日发生过这么一起事故:输煤工金鹏违章在龙门吊轨道上睡觉.被龙门吊辗成重伤。两个多月时间,医疗费就花了4,000多元,加上其他开支共花费上万元。 据调查。在事故发生前,曾有三人看见金鹏在轨道上睡觉,但没有一人去制止或向领导反映。为什么呢?原来是许多人不爱管这种“闲事”,认为管“闲事”弄不好不仅不受欢迎,往往还要受到讽刺打击,说什么“不是头,不是尾的,你管得着吗”;“拿钱不多,管事不少”;“逞什么能,想领赏啊”;如此等等。管“闲事”落不是,久而久之,违章现象也就无人管了。 厂党委针对造成这次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人在长期用煤实践中,很早就认识到了煤气中毒现象,至迟在魏晋就有了明确记载。曹操在邺都(今河北临漳)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冰井台内储存大批煤炭,后来晋代文学家陆云见到这件事,就给他哥哥陆机写信,信中讲道“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燃)烟中入,”当时称煤为石墨,“燃烟中入”,意即煤炭燃烧放出的烟气,使人中毒,这是我国关于煤气中毒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15.
主人的姿态     
山东大汉自有豪爽的气概,山东的工人自有主人的姿态。 那是去年的仲秋,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的装置都已经过检修,投入紧张的运行,去迎接安全达标的考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厂领导个个着急,万一要出点事故捅个漏子咋办?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小梁山爆炸事故不就是由于职工睡岗而发生的嘛! 于是,一系列从严管理的制度在烯烃厂应运而生了。什么“操作岗位劳动纪律规定”啦,“岗检制度”啦。“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罚规定”啦,应有尽有。厂里和分厂一 车间还增加查岗次数,光厂值班领导每个班次就查四次。这还不算,“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呐!”为了防止工人睡…  相似文献   

16.
不少上班族在周一上班的时候,都感觉非常的劳累,明明休息了一个周末,但是感觉却比上班时精神更差.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俗称的"假期综合征".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有哪些呢?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假期里最常见的不良习惯. 1.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 不少上班族平日里上班都需要一早起床,赶着去上班,睡眠的时间并不充足,所以一到周末和假期的时候,总是充分利用时间大睡特睡,甚至很多人都是中午才起床.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准时上床睡觉,大部分的人是晚上玩电脑、唱K,一直到凌晨都不愿意睡觉.  相似文献   

17.
父亲被摩托车撞伤了。撞伤父亲的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他疲倦着一张脸,眼睛迟钝而呆滞。见到我,他愧疚地说:“昨晚孩子生病,我一夜没睡,眼睛老打架,没想到果真出事了。”说完就重重地叹了口气。  相似文献   

18.
至善之美     
父亲被摩托车撞伤了。撞伤父亲的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他疲倦着一张脸,眼睛迟钝而呆滞。见到我,他愧疚地说:“昨晚孩子生病,我一夜没睡,眼睛老打架,没想到果真出事了。”说完就重重地叹了口气。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有一位名作家打的去参加书店为他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上车后不久,名作家发现忘了带钱包,他想这几天电视台正在热播根据他的中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引得满城争说,想这“的哥”也应该看过,或许他的大名声能为他解去窘迫。于是他说:“朋友,我是作家某某,我现在正赶去书店与读者见面,很抱歉,出门急了,钱包忘在家里,你看……”“的哥”应道: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劳动保护的记载。综观这些记载,皆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生产劳动中无数次血的教训的总结。 矿字古文作■,说文解字说“铜铁朴石也”“周礼有■人”。■字表示矿井支护。■人就是矿工。据对湖北铜绿山的古矿冶遗地考证,我国在西周至西汉采矿和炼铜业已相当发达。在井巷开拓、巷道支护、矿石运输、通风、排水等方面都采用了安全措施。如为防止矿井冒顶片帮,采用框架式的支护技术;利用地势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采用自然通风技术等。 唐初炼丹家孙思邈,对火药的性质和危险做了研究。他对木炭、硝石、硫黄加工混合制药作过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