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一样,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并且越来越尖锐。我们的经济还需要继续增长,而资源又十分有限,加强资源管理就成为应对压力增长的必然选择。2005年底颁布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7,28(2):F0003-F0003
《资源调查与环境》系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征稿范围:《资源调查与环境》以刊登基础地质、区域地质调查、资源与环境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兼登其它地学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欢迎专家、学者和地学同行投稿。文稿要求:文稿需打印稿,并附软盘。篇幅一般不…  相似文献   

3.
《资源调查与环境》系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征稿范围:《资源调查与环境》以刊登基础地质、区域地质调查、资源与环境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兼登其它地学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欢迎专家、学者和地学同行投稿。文稿要求:文稿需打印稿,并附软盘。篇幅一般不超过1…  相似文献   

4.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7,28(1):F0003-F0003
《资源调查与环境》系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征稿范围:《资源调查与环境》以刊登基础地质、区域地质调查、资源与环境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兼登其它地学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欢迎专家、学者和地学同行投稿。文稿要求:文稿需打印稿,并附软盘。篇幅一般不超过1…  相似文献   

5.
春天是万物更新的季节。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牵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国土地区司、中国农业部农业区划办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组织的、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同志主持下撰写的《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最近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她不仅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也为新千年自然科学宝库增添新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资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 :资源短缺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21世纪议程》即将出版发行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于今年“6·5”环境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写工作全面展开在孙鸿烈院士的主持下,全面反映资源科学成就的巨著《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编写该书的准备工作是从1994年初开始的。自同年4月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多次召开在京理事会议,讨论了编写《中国资源...  相似文献   

8.
国家“三委”联合下文发布《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联合下文发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于1996年5月13日出台。现就《大纲》内容作如下简介。能源、人口、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专门研充人口与资源关系的资源承载力(或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应运而生,并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为交流和探讨资源承载力研究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促进我国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健康发展,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和《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邀请在京的有关专家,于1988年10月25日座谈资源承载力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资源调查与环境》是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征稿范围:《资源调查与环境》主要刊登地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本刊以刊登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区域地质调查、资源与环境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兼登其它地学分支学  相似文献   

11.
新西兰《资源管理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可持续”思想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被联合国众多决议确立为各国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指导思想,但正式将它写入国家法律,把它明确为国家基本法律原则的,可以说新西兰是第一个。《资源管理法》是新西兰在“可持续资源管理”的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是涵盖土地、大气、水、海岸、地热和污染的综合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的框架法。本文从考察新西兰资源环境状况出发,对《资源管理法》的政治基础、哲理基础、主要内容和实施等情况作一综述和短评。  相似文献   

12.
《资源调查与环境》是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征稿范围:《资源调查与环境》主要刊登地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瑞祥 《环境保护》1998,(7):9-11,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报告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及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三种力量的综合影响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增速将加速放缓,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报告称,在较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碳减排压力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消费比重降  相似文献   

1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0,31(2):F0003-F0003
《资源调查与环境》系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经济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编辑的《海峡两岸经济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一书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199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海峡两岸(含港澳)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青年学者研讨会"优秀论文的结晶,主要内...  相似文献   

17.
《资源调查与环境》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学术期刊,是在原《火山地质与矿产》内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地质研究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等,关注地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资源调查与环境》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学术期刊,是在原《火山地质与矿产》内容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全面报道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地质研究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等,关注地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全文收录,是《中国科学引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整体态势潜力及对策中科院综考会李立贤资源、人口、环境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其核心则是处理农业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剖析我国农业自然资源总体态势是;农业自然资源总量虽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紧缺...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后环境”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而取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城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指出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兼顾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行计划生育。防治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