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北京大望路地铁站,迎面而来的是黑压压、匆匆赶路的人流,扑向耳朵的是鼎沸的嗡嗡声。前胸贴后背,好不容易挤进车厢。车厢里依然是前胸贴后背。只听有人小声嘀咕:"挤成这样,一点尊严都没有了。"一位外企女白领家住通州区,挨着地铁,进城上班坐地铁准时、快捷。但车厢里挤满了人,特别是夏天上班时的拥挤,让她觉得很尴尬。她本来不打算加入大街上拥挤的车流,但为了避开"前胸贴后背"的窘境,还是摇号买了辆汽  相似文献   

2.
在埃及乘车     
陈国英 《安全与健康》2005,(2):40-40,50
埃及首都开罗,地铁有3条路线,车厢分男女专用。我和太太第一次坐地铁的时候,一上车竞发现整整一个车厢居然全是男人,而且个个目不转睛表情叵测地盯着我们。等我们下车了,才看见那列地铁的最后拖着一节看上去分外拥挤的车厢——里面都是女人!原来埃及的。地铁是有女士专用车厢的,而我们刚才显然是“误闯禁区”了!那么,以后就坐公共汽车吧。  相似文献   

3.
在埃及乘车     
埃及首都开罗,地铁有3条路线,车厢分男女专用。我和太太第一次坐地铁的时候,一上车竟发现整整一个车厢居然全是男人,而且个个目不转睛表情叵测地盯着我们。等我们下车了,才看见那列地铁的最后拖着一节看上去分外拥挤的车厢--里面都是女人!原来埃及的地铁是有女士专用车厢的,而我们刚才显然足"误闯禁区"了!那么,以后就坐公共汽车吧。可到了汽车  相似文献   

4.
扶手吊带 一列快速行进的地铁车厢甲,某人客气地弯腰对身旁的一何女士说:“车厢真暗,请允许我为你找扶手吊带吧。”  相似文献   

5.
鲜血手印     
肖彬是我们单位的同事,谁也没想到十分挑剔的她,恋爱对象却是一名普通的司机。那天上班,她的神色很不好,在大家的关心和追问下,她说“我和他吹了”。问原由,带出了几天前的一次车祸故事:  相似文献   

6.
为预防拥挤状态下地铁乘客消极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地铁乘客的积极应激反应能力,用试验法和突变理论,分析地铁乘客应激反应的过程和特点。首先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设计地铁车厢环境;然后测量不同立席密度下,乘客的生理指标;其次将血压(BP)均值和心率(HR)作为尖点突变的控制变量,应激状态作为状态变量,建立地铁乘客应激反应的尖点突变模型;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定性拟合和定量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厢内人群密度的增加,乘客的情绪开始扰动,到达尖点位置时突变,情绪激动;而后乘客慢慢适应人群密度的增加,情绪重新达到稳定;地铁乘客应激反应符合尖点突变模型。  相似文献   

7.
东京:控制车位。在日本东京家用汽车平日停放在车库,人们上下班大多乘地铁。一是只有乘地铁才能准时上班;二是在公司里只有董事长和总经理才有泊车车位。汉城:增加税赋。多年来,韩国汉城不断建路,但也不断堵车,市民对此很有意  相似文献   

8.
本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干起活儿来有股子蛮劲,以致于上班多年来,后背、手指、大腿上都留下了或大或小的“记号”:工友们部说,我是一个拚命三郎。现在想想,我能每天安安全全地上下班,是那些伤痕换来的教训救了我呀!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扶手吊带一列快速行进的地铁车厢里,某人客气地弯腰对身旁的一位女士说:车厢真暗,请允许我为你找扶手吊带吧。不料那位女士冷冷地说:我已经有扶手吊带了。那么,请松开我的领带吧。那人气喘吁吁地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铁已成为大部分市民出行的首选。但万一地铁遇到紧急情况,如车厢内发生火灾、停电等紧急状况,您知道如何应对吗?为此,本期应急逃生栏目特为您汇编一篇地铁应急逃生小常识。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4月23日,上海市地铁1号线宝安公路站,一名女子在列车准备驶离站台,屏蔽门即将关闭时,强行冲上前,并试图把列车车厢门扒开。不过她不仅没能将车厢门扒开上车,反而被卡在了地铁和屏蔽门中间,丝毫不能动弹,而此时列车已经启动,并且正处于加速离站的阶段。若这名女子稍有闪失,则很有可能会发生危险引  相似文献   

12.
1.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造成198人死亡 2003年2月18日上午9时,韩国大邱市地铁一号线刚刚结束上班的高峰,但地铁内的乘客仍络绎不绝.一名身背鼓鼓囊囊背包的男子这时登上了驶向市中心的一号线1079号地铁,当地铁行驶至市中心中央车站时,这位男子在车门打开的瞬间,突然从背包中取出装满易燃液体的罐子,并用打火机点燃,大火瞬间蔓延.  相似文献   

13.
贵嫂     
“我离婚了。”贵嫂对我说。眼直勾勾的 ,好像在宣判自己的死刑。20多年来 ,她服侍的丈夫是个双目失明的痴呆人 ,我心里涌出无限的苦涩。突然她紧紧地抱着我 ,单薄的身子像一片叶子簌簌地发抖 ,游戏般地耳语 :“别人会怎么说我?”我抚摸着她瘦骨伶仃的小手 ,肯定地对她说 :“不管别人 ,我支持你。”———20多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一 ,贵哥给怀孕的贵嫂下好了鸡蛋面 ,准备上班去。这天是修防空洞 ,可以提前回来带她到医院作产前检查。他刚出门 ,贵嫂就发现他忘了带安全帽 ,腆着个大肚子追到楼梯口把帽子递给他。他做着鬼脸 ,一下子将…  相似文献   

14.
好书记     
走进衡阳探矿机械厂电镀车间打磨抛光班,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排尘风机在运转,每台打磨抛光机旁都安装了吸尘管道,操作地点干净无尘。 提起这件事,人们都夸这个厂的党委书记杨保元。杨书记长期病休后,一上班就深入车间班组,看到打磨抛光工人劳动条件差,粉尘飞扬,感到很不安。于是,在现场就把有关部门的同志找来商量,抽调技术人员和工人安装了除尘装置,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工人说。“书记到场,环境变样。” (张启寅) 袁美英前几年刚调到上海日用化学制罐厂一车间任党支部书记时,车间里劳动条件很差,60多台冲床没有安全装置。在她到车间前不久,…  相似文献   

15.
谭肸 《劳动保护》2006,(12):87-87
经历过中毒事故的人,常常会心有余悸,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的“余悸”却演变成心身症或心身性反应。2004年10月,某市一家玻璃厂发生了二硫化碳泄漏事故,年轻女工小陈急性中毒,当时她四肢抽搐、剧烈呕吐、不省人事。急送医院抢救,2个月后小陈痊愈出院了。但回厂上班后,她一进车间闻到二硫化碳气味就呕吐,持续几个月无法工作,只好调离玻璃生产车间。像小陈这样,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遭受重大中毒事故后,事故的阴影积聚心头,久久不散,严重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临床医学称为“心身症或心身性反应。”俗话说,一朝被蛇…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预防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地铁拥挤踩踏事故,确定事故易发的脆弱性区域,揭示地铁拥挤踩踏事故孕育、发生、扩大的演化发展阶段,深入分析人群波浪效应、信息传递失真、空间阻碍导致的人流对冲等特征,探析预防控制地铁拥挤踩踏事故的关键阶段。基于预警系统工作原理,按照警源警情分析、警兆识别、警报设计与排警的工作机制,构建地铁拥挤踩踏事故智能化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孕育阶段是预防控制地铁拥挤踩踏事故的关键阶段;智能化预警监控系统能够明确预警等级,显示不同人群状态及密度下的风险等级,具备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预警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有一类被人忽视的车:残疾人代步车、无证无牌小三轮、私人改装的拖式人力车。更被人们忽视而成为一种熟视无睹的现象是:用这“三车”接送小学初年级学生。以城郊小学为例。每当放学时,校门口总有10多辆小三轮停在那里等待。放了学的学生一背起书包就跑过来,争先恐后地钻进车厢。“司机”清点人数后,便上路了。一辆小三轮一般坐四个,有  相似文献   

18.
祸从赌起     
赌博和安全的关系,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然而,以往有的人在上班前,不好好休息,参与赌博,上班的时候,没精打采,迷迷糊糊,违章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教训是深刻的。赌博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剥削思想残余。赌场里哄、赖、吓、骗,各种手段无奇不有,都想“巧取”对方的钱财,藏着杀机。俗话说赌场如“战场”。  相似文献   

19.
自责     
我戴着“安全第一”的袖标在大冲车间里走着。作为一个安全员,我每天都要到各车间转一转,看是否有人违章作业。当我经过晓金开的那台大冲床时,她停下车,神秘地冲我招招手,我走了过去。 晓金是我们车间的才女,能歌善舞,还画一笔好画。她看我走近了,就用棉纱擦擦手,从衣袋里掏出张照片:“哎,你看看,怎么样?”她口气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夸耀和满意。照片上是个美发小伙子,两只眼睛明亮而深沉,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挺帅的。”我称赞道。“什么时候认识的。”“认识一个多月了。他是美院教国画的老师。”说着,她把照片放回口袋里,又开动了冲床。…  相似文献   

20.
用心团圆     
春节前夕 ,我去火车站送别一位与我一样远离家乡在泉州工作的同学。在站台上候车的短暂时刻 ,她满眼憧憬 ,一脸幸福的样子。她看着我的眼睛说 :“我明天就能与父母兄妹团圆了。在此 ,我衷心祝福你好好过个身在泉州 ,心与父母团圆的特别节日 !”———身在泉州 ,用心团圆。想到此 ,泪水差点迷离了我的双眼。记得毕业刚上班时 ,我便对父母说 :“放假期间若能在泉州兼职 ,春节时我就不回来了。”“不回来了 ?“那不行 ,你一定要回来啊。”慈爱的母亲闻听顿时惊忧参半 ,皱起了眉头。要知道 ,父母一直是最疼爱我的 ,春节时 ,他们疼爱的女儿不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